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161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包括岩屑萃取器,岩屑萃取器的岩屑出口通过湿料刮板与蒸脱机的入口相连,蒸脱机的出口与岩屑出料刮板的入口相连;岩屑萃取器的浓混出口通过浓混合油泵与旋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旋液分离器的顶流出口与混合油暂存罐的入口相连,混合油暂存罐的出油口通过一蒸喂料泵与第一蒸发器的进料口相连,第一蒸发器的出油口与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汽提塔的进油口相连,汽提塔的底部出口通过汽提泵与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回收油输出管相连。本系统不但可以真正实现油基岩屑的无害化处理,还可以回收油剂作为新油基泥浆的配制原料。制原料。制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基岩屑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页岩气的大规模勘探开发,多分支井和水平钻井越来越多,油基泥浆在各类钻井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油基泥浆钻井有多种工艺,同时采用的油类也有多种,常用的油类包括柴油、原油、动物油、植物油、合成油、矿物油等。采出的含油钻屑中还含有水、黏土、各种化学处理剂、钻井液加重材料等成分。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含油岩屑,已经成为油田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目前已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包括填埋法、回注法、热解析法、机械法+生物处理法等。其中,填埋法分为直接填埋、冷冻填埋等。直接填埋是填埋前先将含油钻屑通过沉降分离、机械脱液等处理后将液相、固相成分分别处理,液相成分达到标准后直接排放,剩下的固相部分在坑池中通过自然风干,然后固化,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填埋。在寒冷的地方,可以将油基泥浆废弃物永久地注入冻土层。
[0004]回注法目前主要应用在海上钻井平台,通过固控设备将待处理的油基泥浆废弃物输送到浆化设备,浆化设备可以对油基泥浆废弃物进行研磨、剪切和筛选,减小钻屑的粒度,达到回注的要求,然后通过高压泵注入到特定的安全地层。
[0005]热解析法是通过加热将含油钻屑温度升高到钻屑中液相(水和油)的蒸馏温度,钻屑中的水和油在高温下变成气态而挥发出来,混合蒸汽进入冷凝系统后,在冷凝系统凝结成液体,实现了液相的油水分离。
[0006]机械法+生物处理法首先通过振动筛、甩干机、离心机等设备将油基泥浆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油可回收在利用。然后采用污泥生物反应器选择、培养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将含油钻屑中的油类物质降解,实现无害化处理。
[0007]综合以上的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填埋法和回注法并没有将岩屑中油类和化学处理剂分离出来,对环境污染太大;热解析法可以分离大部分轻相物质,但能耗太大,且解析后的固相中还有较多不易挥发的油基,如何安全处理仍然是个问题;机械法+生物处理法,占地太大,降解时间太长,很难实现快速稳定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基岩屑处理耗能大、占地大、处理不彻底的问题,提供一种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不但可以真正实现油基岩屑的无害化处理,还可以回收油剂作为新油基泥浆的配制原料。
[0009]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包括岩屑萃取器,所述岩屑萃取器的岩屑出口通过湿料刮板与蒸脱机的入口相连,蒸脱机的出口与岩屑出料刮板的入口相连;所述岩屑萃取器的浓混出口通过浓混合油泵与旋液分离器的入口相
连,旋液分离器的顶流出口与混合油暂存罐的入口相连,所述混合油暂存罐的出油口通过一蒸喂料泵与第一蒸发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油口与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所述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汽提塔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汽提塔的底部出口通过汽提泵与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回收油输出管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还与矿物油冷却器的热侧入口相连,矿物油冷却器的热侧出口与尾气吸收塔的上部入口相连,尾气吸收塔的底部排口通过吸收塔泵与所述矿物油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相连,矿物油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所述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脱机的气相口与蒸脱气相捕集器的进气口相连,蒸脱气相捕集器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壳程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壳程排液口与分水箱的入口相连,所述分水箱的溶剂出口通过新鲜溶剂泵与新鲜溶剂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所述新鲜溶剂加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所述岩屑萃取器的新溶入口相连。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油暂存罐的气相口与尾气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尾气冷凝器的上部排气口与所述尾气吸收塔的下部入口相连,所述尾气吸收塔的底部排口与所述分水箱的入口相连。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脱气相捕集器的底部排口与废水蒸煮罐的顶部入口相连,所述废水蒸煮罐的下部出水口与废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废水泵的出口管路与所述蒸脱气相捕集器的上部喷淋口相连。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蒸发器及汽提塔的顶部排气口分别与真空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真空冷凝器的排气口与蒸汽喷射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蒸汽喷射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壳程进气口相连,所述真空冷凝器的排液口与所述分水箱的入口相连。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水箱的出水口与废水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相连,废水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所述废水蒸煮罐的上部进水口相连,所述废水蒸煮罐的底部排水口与所述废水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所述废水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废水排放管相连。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能耗小,处理条件温和,萃取温度在35

60℃,油蒸发脱溶温度小于105℃,萃取完油的尾屑脱溶温度小于105℃;
[0017]2、岩屑中油类提取彻底,处理后的岩屑残油可以达到0.45%以下,达到直接铺垫井场和井场道路的标准;
[0018]3、提取出的油类经过除杂和脱溶后,杂质可控制在0.5%以下,可作为钻井液的原料油循环利用;萃取所用的溶剂可实现自身的完全循环利用;
[0019]4.系统的占地面积小,可以设计成撬装式,安装使用便捷灵活,可跟随钻井灵活转运。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
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1]图1为本技术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的流程图;
[0022]图中:EX.岩屑萃取器;DT.蒸脱机;C1.汽提塔;C2.尾气吸收塔;T1.原料暂存罐;T2.混合油暂存罐;T3.废水蒸煮罐;T4.分水箱;T5.蒸脱气相捕集器;S1.原料输送刮板;S2.湿料刮板;S3.岩屑出料刮板;E1.新鲜溶剂加热器;E2.第一蒸发器;E3.混合油加热器;E4.真空冷凝器;E5.尾气冷凝器;E6.矿物油换热器;E7.矿物油冷却器;E8.废水换热器;P1.浓混合油泵;P2.一蒸喂料泵;P3.汽提泵;P4.吸收塔泵;P5.新鲜溶剂泵;P6.除水泵;P7.废水泵;EJ1.蒸汽喷射泵;CY.旋液分离器;FN1.尾气风机;V1.气动闸板阀;G1.油基岩屑溜管;G2.回收油输出管;G3.废水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技术的以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2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包括岩屑萃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屑萃取器的岩屑出口通过湿料刮板与蒸脱机的入口相连,蒸脱机的出口与岩屑出料刮板的入口相连;所述岩屑萃取器的浓混出口通过浓混合油泵与旋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旋液分离器的顶流出口与混合油暂存罐的入口相连,所述混合油暂存罐的出油口通过一蒸喂料泵与第一蒸发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油口与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所述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汽提塔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汽提塔的底部出口通过汽提泵与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回收油输出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还与矿物油冷却器的热侧入口相连,矿物油冷却器的热侧出口与尾气吸收塔的上部入口相连,尾气吸收塔的底部排口通过吸收塔泵与所述矿物油换热器的冷侧入口相连,矿物油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所述混合油加热器的管程入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基岩屑萃取提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脱机的气相口与蒸脱气相捕集器的进气口相连,蒸脱气相捕集器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壳程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壳程排液口与分水箱的入口相连,所述分水箱的溶剂出口通过新鲜溶剂泵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小荣操盛章梁椿松陶永金尹越峰蒋世金杨瑞鹏孙璠郭红磷
申请(专利权)人:迈安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