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屈菜分株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732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千屈菜分株快速繁殖方法,步骤是:A、选择时间和秧苗:每年5-8月,选择株高60cm以上,90cm以下;B、平整苗床和施肥:选择土层深度,肥沃褐土,按照株距、行距挖栽培穴,在栽培穴和栽培沟内回填营养肥;C、千屈菜移栽:将千屈菜根状茎植入施肥后的栽培穴内,栽植时千屈菜地上茎与苗床呈夹角,地上茎弯贴至栽培沟内,埋深,在千屈菜的顶端,使顶芽外露在土壤上面;D、水位管理:栽植完成后对千屈菜进行灌溉和水位管理;E、病虫害防治;F、第二年压条管理。方法易行,操作简便,能节省秧苗,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生的千屈菜品质好、产量高,成活率高达98%。成活率高达9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千屈菜分株快速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湿地生态修复
,更具体涉及一种千屈菜分株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挺水草本宿根植物,根茎横卧于地下,粗壮;茎直立,多分枝,高30

100厘米,全株青绿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绒毛,枝通常具4棱。叶对生或三叶轮生,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4

6(

10)厘米,宽8

15毫米,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心形,有时略抱茎,全缘,无柄。聚伞花序,簇生,花梗及花序梗甚短,花枝似一大型穗状花序。蒴果扁圆形。
[0003]千屈菜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药用、园林观赏、食用和水体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价值。千屈菜生于河岸、湖畔、溪沟边和潮湿草地,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传统医药学认为,全草可入药,具有抗菌消炎、降血压、降血糖、解痉挛、止血等功效,可治疗肠炎、痢疾、溃疡、血崩等症,有抗菌等功用。千屈菜也是一种优良的观赏地被植物,株丛整齐,耸立而清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千屈菜分株快速繁殖方法,其步骤是:A、选择时间和秧苗:在每年5-8月,选择株高60cm以上,90cm以下,一个主茎无侧枝的千屈菜为秧苗,连同根状茎整株挖出;B、平整苗床和施肥:选择土层深度30cm以上,40cm以下的肥沃褐土,按照株距0.5

1.0m,行距0.8

1.5m挖栽培穴,栽培穴的长宽深均为15cm,栽培穴与栽培穴之间挖栽培沟,栽培沟的宽度为5

10cm,深度为8

15cm,在栽培穴和栽培沟内回填营养肥;C、千屈菜移栽:将千屈菜根状茎植入施肥后的栽培穴内,栽植时千屈菜地上茎与苗床的夹角为0

45度,地上茎弯贴至栽培沟内,每隔1

2个叶节用压埋土埋住地上茎5

10厘米,埋土的部位位于叶节之处,埋深5

10厘米,在千屈菜的顶端,使5

10厘米长的顶芽外露在土壤上面;D、水位管理:栽植完成后对千屈菜进行灌溉和水位管理,开花前水位20cm以下,干湿交替进行,灌水后20cm自然落干,搁田2

4日后再次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爱文廖立冰袁涵朱秋平陈陆丹胡骞刘送平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