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876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可调节收集水体样本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在收集水体样本时驱散水面垃圾的采集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驱动采集机构工作并且保证收集的水体样本足量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收集水体样本的位置,避免一些取样区域的河堤过于陡峭,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收集水体样本,另外可以在采集水体样本时将垃圾驱散,避免垃圾影响水体样本的检查结果。影响水体样本的检查结果。影响水体样本的检查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样装置
,具体为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常利用植物富集氮磷养分来净化水体,有植物的湿地总磷去除率为60%~65%,远高于无植物湿地的去除率(约为45%)。蕨类植物作为一类特殊的高等植物类群,对生长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严格选择性,其叶片含磷量普遍高于被调查中的其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些可作为亚热带酸性土壤磷库指示植物。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的吸收和水体磷素的拦截对东南丘陵地区酸性土壤环境下磷素拦截和面源污染防控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由此在试验区域内种植优选蕨类植物,后期采集水体样本进行试验。然而,目前采集水体样本时,河水中经常漂浮一些垃圾,而工作人员一般直接使用采集瓶收集,导致采集到的水体样本混杂,垃圾较多,无法得到理想的试验样本,影响后续试验结果,且采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河堤过于陡峭,造成工作人员难以采集水体样本,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一种取样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可调节收集水体样本位置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在收集水体样本时驱散水面垃圾的采集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驱动采集机构工作并且保证收集的水体样本足量的驱动机构。
[0005]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
[0006]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两个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表面,且所述支撑架为U字形。
[0007]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且所述滑板两端分别沿着支撑架滑动,所述滑板远离第一液压杆输出端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横截面为L型。
[0008]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板的底部,所述带动杆远离推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动座。
[0009]可选的,所述带动座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限制板,所述带动杆靠近带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在带动座的内部转动,所述限制板的内部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带动环、第二带动环,所述第二带动环固定套在旋转杆的外侧。
[0010]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螺纹杆、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安装在工作台的表
面,且所述螺纹杆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表面,且所述螺纹杆远离工作台的一端与推板、限制板贯穿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带动环套在螺纹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带动环与螺纹杆螺旋连接,所述第一带动环上安装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位于限制板的内部,且所述同步带的另一端与第二带动环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旋转杆贯穿带动座的一端底部。
[0012]可选的,所述采集机构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驱散叶,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连接座靠近第一外壳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与卡槽插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靠近第一外壳的外侧与第一外壳的内壁活动密封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远离连接座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表面贯穿转动安装有采集瓶,所述采集瓶位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的内部,所述采集瓶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石,所述第二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二磁石与第一磁石活动吸附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需要采集水体样本时,可以启动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可以带动滑板沿着支撑架移动,调节采集的高度,然后启动滑板上的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输出端可以带动推板移动,可以调节采集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收集水体样本的位置,避免一些取样区域的河堤过于陡峭,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收集水体样本。
[0016]2、推板移动时,推板会带动带动杆移动,带动杆带动带动座移动,带动座可以带动旋转杆以及限制板移动,限制板带动第一带动环移动,由于第一带动环与螺纹杆螺旋连接,由此在限制板带动第一带动环沿着螺纹杆移动时,第一带动环转动,此时第一带动环带动同步带工作,同步带带动第二带动环转动,第二带动环带动旋转杆转动,旋转杆可以带动连接座转动,连接座可以带动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旋转,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带动驱散叶转动,驱散叶可以将水面的垃圾驱散,可以在采集水体样本时将垃圾驱散,避免垃圾影响水体样本的检查结果。
[0017]3、另外过滤板同样可以过滤掉一部分的垃圾,水体样本通过第二磁石进入到第一外壳以及第二外壳的内部后,水体样本将通过浮力使采集瓶旋转,采集瓶通过安装轴在夹持架上旋转,采集瓶底部的第二磁石将于第一磁石吸附,由此保持采集瓶倾斜一定角度,方便采集水体样本,待采集到一定量的水体样本后,水体样本的重量将带动采集瓶旋转,使第二磁石与第一磁石取消吸附连接,由此可以避免采集到的水体样本不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其二;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一;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二;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三;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其四。
[0025]图中:1、工作台;2、支撑架;3、调节机构;31、第一液压杆;32、滑板;33、第二液压杆;34、推板;4、驱动机构;41、带动杆;42、带动座;43、螺纹杆;44、连接座;45、限制板;46、第一带动环;47、第二带动环;48、同步带;49、旋转杆;410、移动板;5、采集机构;51、第一外壳;52、第二外壳;53、夹持架;54、安装轴;55、驱散叶;56、第一磁石;57、采集瓶;58、第二磁石;59、卡扣;510、卡槽;511、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可调节收集水体样本位置的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上设置有在收集水体样本时驱散水面垃圾的采集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3)上设置有驱动采集机构(5)工作并且保证收集的水体样本足量的驱动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为两个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表面,且所述支撑架(2)为U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液压杆(31),所述第一液压杆(3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表面,且所述第一液压杆(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滑板(32),所述滑板(32)位于两个支撑架(2)之间,且所述滑板(32)两端分别沿着支撑架(2)滑动,所述滑板(32)远离第一液压杆(31)输出端的一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杆(33),所述第二液压杆(3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4),所述推板(34)的横截面为L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带动杆(41),所述带动杆(4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板(34)的底部,所述带动杆(41)远离推板(3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带动座(4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养分防治效果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座(42)的内部嵌入式安装有限制板(45),所述带动杆(41)靠近带动座(4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杆(49),所述旋转杆(49)在带动座(42)的内部转动,所述限制板(45)的内部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带动环(46)、第二带动环(47),所述第二带动环(47)固定套在旋转杆(49)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研究蕨类植物对土壤磷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红利詹选怀张洋李丹丹张丽周赛霞彭焱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