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75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步骤是(1)狸藻种子的采集与保存:每年收集成熟的狸藻种子,将狸藻种子置于有水的种子瓶中,低温冷藏;(2)狸藻种子活力测定:取出已低温处理的狸藻种子,室温放置,用TTC试剂处理狸藻种子,染色避光保存;(3)不同条件下狸藻种子萌发:将已室温放置的剩余狸藻种子取出,用于萌发,以胚芽萌出长度统计狸藻种子萌发率;(4)不同条件下狸藻萌发幼苗的存活率:将每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挑出,分别置于新培养皿中,幼苗培养条件与其种子萌发条件一致,培养后统计幼苗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容易操作、管理方便、成活率高等优势,有效提高了狸藻种子的生态及科研的利用效率。了狸藻种子的生态及科研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种
,更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繁殖是湖泊沉水植物种群分布和丰富度格局变化的关键,繁殖成功是植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佐证1。在自然条件下,沉水植被的种群重建及生态系统恢复主要依赖其发达的无性繁殖系统,但有性繁殖对于水生植物的作用绝非次要的。有性繁殖是新基因形成和新基因型产生的主要手段,同时,有性繁殖也被认为在物种的长期延续、远距离扩散以及极端事件过后的群落恢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4。在淡水沉水植物的有性繁殖过程中,种子萌发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过程之一,有性繁殖形成的种子极有可能是沉水植物遭遇极端干扰毁坏后种群恢复的基础5。现已发现,某些沉水植物(如菹草(Potamogetoncrispus)、微齿眼子菜(Potanogetonmaackianus)等),其有性繁殖产生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其群落的维持和扩增被迫依靠无性繁殖体。已有一些促进水角、莼菜等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方法。狸藻作为沉水植物中的食虫植物,尚未有关于其种子萌发的相关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提高有性繁殖产生的狸藻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从而提高了植株成活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1)狸藻种子的采集与保存
[0006]于2022年5

9月间断收集成熟的狸藻种子,地理坐标为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鄱阳湖植物园水生湿生植物资源圃。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室内阴干,随后将狸藻种子置于有水的种子瓶中,低温冷藏处理30天,温度范围:0

4℃。
[0007](2)狸藻种子活力测定
[0008]从冰箱中取出已处理的狸藻种子,室温放置24h,随机选取50粒狸藻种子。配制0.5%浓度TTC染液,用0.5% TTC试剂处理狸藻种子,染色48h,同时避光保存。随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进行染色计数,计算狸藻种子活力。计算公式(种子活力=染色种子数/总种子数)。
[0009](3)不同条件下狸藻种子的萌发
[0010]将前述已处理后放置室温的剩余狸藻种子取出,随机挑选用于萌发的狸藻种子,随机分7组,每组种子分别放置于直径为0.9cm培养皿中,加入1ml无菌水。设置萌发条件范围为:10

45℃(每跨越5℃范围一个萌发条件),光周期12:12h,温变随光周期变化,白天比黑夜高5℃,光强3000lux,进行三个重复。以胚芽萌出0.2cm长度,视为有效萌发。每天统计萌发数,实验周期28天。最后统计狸藻种子萌发率,计算公式(萌发率=萌发种子数/总种子数)。
[0011](4)不同条件下狸藻萌发幼苗的存活率
[0012]将每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挑出,分别置于新的培养皿中,幼苗培养条件与其种子萌发条件相一致,培养20天后统计幼苗成活率。计算公式(成活率=幼苗存活数/总的萌发种子数)。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狸藻种子活力检测结果为:统计发现,TTC染色后获得的狸藻种子活力为68%。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条件下狸藻种子的萌发率检测结果表明,步骤(3)中优选的萌发条件为15℃

35℃、光周期12:12h、温变随光周期变化、白天比黑夜高5℃、光强3000lux,开始萌发时间:第3天

第18天,优选的萌发率为:20.00%

67.33%。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条件下狸藻种子的萌发率检测结果表明,步骤(3)中优选的萌发条件为:20

35℃、光周期12:12h、温变随光周期变化、白天比黑夜高5℃、光强3000lux;存活率达100%。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3)中萌发条件为:30

35℃、光周期12:12h、温变随光周期变化、白天比黑夜高5℃、光强3000lux时,幼苗生长速率最快,活种子在此时的萌发率达99.01%。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水生植物种子的后熟及休眠作用是阻碍育种、育苗工作成功的关键,本专利技术通过先将狸藻种子进行低温湿润处理30天,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萌发和幼苗培养,有效解决了水生植物种子休眠和后熟作用的技术瓶颈,主要解决了水生植物狸藻在自然生境下萌发率低等技术问题,通过本技术措施,狸藻种子萌发率高67.33%,活种子萌发率高达99.01%,且萌发时间短,萌发时间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效、成本低、易操作、管理方便、成活率高等优势,有效提高了狸藻种子的生态及科研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0]图1为狸藻种子萌发方法流程图;
[0021]图2为狸藻种子活力的TTC染色图;
[0022]图3为狸藻种子萌发率的曲线图;
[0023]图4为狸藻种子萌发白化苗;
[0024]图5为狸藻幼苗生长过程;
[0025]图6为T3、T4、T5培养条件下狸藻幼苗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6,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1、实施例1:
[0028]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狸藻种子的采集与保存:
[0030]笔者于2022年5

9月间断收集成熟的狸藻种子,地理坐标为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鄱阳湖植物园水生湿生植物资源圃。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室内阴干,随后将狸藻种子置于有水的种子瓶中,低温冷藏处理30天,温度范围:0

4℃。
[0031](2)狸藻种子活力测定:
[0032]从冰箱中取出已处理的狸藻种子,室温放置24h,随机选取50粒狸藻种子。配制0.5%浓度TTC染液,用0.5% TTC试剂处理狸藻种子,染色48h,同时避光保存。随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进行染色计数,计算狸藻种子活力。计算公式(种子活力=染色种子数/总种子数)。
[0033](3)狸藻种子的萌发:
[0034]将前述已处理后放置室温的剩余狸藻种子取出,总计种子数大于1100粒,随机挑选用于萌发的狸藻种子,挑选150粒种子每组,每组分三个重复,共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狸藻种子萌发及幼苗存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狸藻种子的采集与保存:每年5

9月间断收集成熟的狸藻种子,室内阴干,随后将狸藻种子置于有水的种子瓶中,低温冷藏处理30天,温度范围0

4℃;(2)狸藻种子活力测定:取出已低温处理的狸藻种子,室温放置24h,随机选取数粒狸藻种子,配制0.5%浓度TTC染液,用0.5%TTC试剂处理狸藻种子,染色48h,同时避光保存,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进行染色计数,计算狸藻种子活力;(3)不同条件下狸藻种子的萌发:将已室温放置24h的剩余狸藻种子取出,用于萌发,随机分组,每组种子分别放置于直径为0.9cm培养皿中,加入1ml无菌水;设置萌发条件范围为:10

45℃,光周期12:12h,温变随光周期变化,白天比黑夜高5℃,光强3000lux,进行三个重复,以胚芽萌出0.2cm长度,视为有效萌发,每天统计萌发数,周期28天,最后统计狸藻种子萌发率;(4)不同条件下狸藻萌发幼苗的存活率:将每组每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陆丹钟爱文廖立冰朱秋平胡骞周南方刘送平徐磊梁同军李丹丹刘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