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海拔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
,涉及一种高海拔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从三峡水电站建成运行以来,掀起了水电建设的高潮,但是对于水电工程引起的生态问题的修复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的水电开发区域的生态修复技术多集中于低海拔地区和干热河谷弃渣区和库区消落带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对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研究较多的是三峡库区,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建立基于3S技术的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监测预警系统,并划分功能区、优化土地利用政策、调整农村产业合理利用消落带区域,采用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和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进行边坡稳固,植被恢复采取不同高程恢复不同植被类型,并采用乔、灌、草、藤的合理搭配进行植被恢复,同时采用边坡绿化技术治理面源污染问题。
[0003]我国对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研究多集中于低海拔地区的干热河谷的渣场植被恢复技术。由于多数水电站处于低海拔区域,温度充足,通过植物自然演替植被可以得到一定恢复。我国学者张信宝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适应于藏东南不同海拔梯度的干暖河谷植被恢复、亚高山植被恢复和高寒草甸恢复,具体包括以下操作:1)海拔在2000~3000m的干暖河谷,采用人工草地建设和经果林建设进行植被恢复;其中:人工草地建设是:将待修复的区域进行平整并铺设农用薄膜进行防渗处理,然后覆该厚度20~30cm的土层并添加牛羊粪肥进行土壤改良,以燕麦和/或紫花苜蓿为草种、以深种浅出的方式进行沟播;播种后及时灌溉;经果林建设是:通过挖掘种植穴并在底部铺设农用薄膜进行防渗,然后覆盖厚度为40~50cm的土壤,并添加牛粪肥进行土壤改良,再覆盖30~40cm土壤,最后用农用塑料薄膜进行铺盖;定植前将树苗根部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或用泥浆蘸根,种植时在根部播撒生根粉;将苗木在整好的坑中部打窝定植,定植时边回土边踏实,覆土后在种植穴播撒苜蓿,然后覆膜;种植后修建土垄,高出地平面10
‑
20cm;栽后灌水并进行田间管理;2)海拔在3400~4000m的亚高山区域采用乔木、灌丛和亚高山草甸进行植被恢复;其中亚高山草甸区域需覆盖厚度30~50cm的表层客土,选择垂穗披碱草、老芒麦和/或紫花苜蓿草种单播或混播;撒播时采用深种浅出,播种深度3~5cm;当天播种当天压实,播种后覆盖地膜,再覆盖5~10cm粒径的砾石,砾石面积比例占表土40%,出苗后揭开地膜并及时浇水,保留砾石;乔木/灌丛采用移植或栽植,保持待移栽的灌木苗、乔木苗根系湿润,然后将根系蘸上泥浆或保水剂后装入植苗桶,植苗桶内注入浸过苗根的水,提桶植苗栽培;栽后平整栽植穴表面,覆盖表土厚度为20~25cm;栽培结束一周内,对苗木进行扶踩;3)海拔在4000m以上的高山区域为高寒草甸,采用草皮移植或建植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其中:草皮移植是通过草皮剥离、堆存养护、回植实现植被恢复;建植是以老芒麦和披碱草作为植被恢复草种,采用人工建植草地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草皮移植时,原草皮切割区域最长边不大于50cm、最短边不小于25cm,草皮转运堆放时预留一定空间;草皮回植时,先回填有机土层上并在10cm下放置砾石,并保证回植平顺,使草皮根部与土壤无缝衔接;草皮回植后,草隙用腐殖土填塞密实,将草皮轻轻拍实;草皮回植后及时恢复其原有的生长环境;人工建植草地时,将表层土壤剥离后,采用块状整地方式整地,开沟并留出行距15cm~20cm,草种单播或混播,沟播时深种浅出;播后及时压实,播种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草叶枯黄后将草皮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暖河谷人工草地建设具体包括以下操作:1)整地:将渣场平整后铺设厚度0.05~0.07mm的农用薄膜进行防渗处理;2)覆土:在薄膜覆土,土层覆盖厚度为20~30cm;3)土壤改良:以1000~1300kg/ 亩的添加量添加牛羊粪肥进行土壤改良;4)人工草地种植:采用深种浅出的沟播方式,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90%;
沟播时挖沟深10~15cm,宽10~15cm,选择燕麦与苜蓿混播,两者质量比为0.8~1:1~1.2;5)在播种后进行平地,然后进行灌溉;在燕麦三叶期、五至六叶期、拔节后期至开花期和乳熟期进行灌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暖河谷经果林建植具体包括以下操作:1)整地:在平整过的渣场,挖掘种植穴80cm
×
80cm
×
80cm,行距3m
×
3m;2)种植穴整理:将厚度0.05mm 农用薄膜铺设在种植穴底部进行防渗,覆盖40~50cm 土壤;添加牛粪肥4~5kg/穴进行土壤改良,再覆盖30~40cm 土壤;最后用厚度0.05~0.07mm 的薄膜进行铺盖;3)经果林种植:种植期选择在2~3 月份,选择树径3cm~4cm 核桃苗种植;树苗定植以前将苗木的伤根及烂根剪除,将树根用100mg.kg
‑1ABT生根粉溶液浸泡1 天,或者用泥浆蘸根;种植时在根部播撒生根粉;然后在整好的坑中部打窝定植,定植时边回土边踏实,要做到苗正、舒展根系;覆土后在种植穴播撒苜蓿,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固氮效应,然后覆膜,保水;然后修建土垄,高出地平面20cm;4)管理施肥:在发芽前、落花后、7 月上旬果实硬核期和土地封冻前分四次施肥;以厩肥、绿肥配合复合肥混合施用,成年树每株需厩肥或绿肥100~200kg;灌溉:在冬春季要进行灌溉,每两周灌溉一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水电开发区域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高山草甸的植被恢复包括以下操作:A整地:春季播种前在草地规划区域覆表层客土,厚度30~50cm;覆土后翻地、耙细、拖平;然后施入复合肥,并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再耙平耙细、打畦、筑埂;B播种:播种期为5月1日~5月30日,开沟条播,行距20~30cm;单播或混播垂穗披碱草、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吉,曹学兴,迟福东,陈凡,王小丹,李金洁,秦鑫,梅增荣,洪江涛,吴建波,鄢燕,孙荣,孔维林,周云,胡存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