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016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能够降低向移动体的外部发送移动体的拍摄图像时的通信成本。通信系统具备:外部通信部,其在与位于移动体的外部的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经由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通信中继部,其在与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经由第2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并对经由第1通信网络及第2通信网络进行的、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通信控制部,其执行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和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在拍摄图像发送处理中,利用外部通信部向外部通信装置发送由摄像头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在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中,利用通信中继部执行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执行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执行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提出了如下系统:搭载于移动体的行车记录仪具备与移动体的外部的图像收集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从而向图像收集装置发送由行车记录仪拍摄到的拍摄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系统中,除了将拍摄图像用于事故检测以外,还将拍摄图像用于定点观测、走失者搜索、火灾现场的状况确认等用途。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776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7]如上所述,为了收集由行车记录仪等具备摄像头的通信系统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并将该拍摄图像用于各种用途,需要增加通信系统的拍摄时机,从而将更多的拍摄图像发送到图像收集装置。因此,期望抑制在从通信系统发送拍摄图像时利用者负担的通信成本,使得通信成本不会对拍摄图像的发送造成障碍。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向移动体的外部发送移动体的拍摄图像时的通信成本的通信系统。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方式,可以举出一种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具备:摄像头;外部通信部,其在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经由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通信中继部,其在与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经由第2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并对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及所述第2通信网络进行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通信控制部,其执行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和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在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中,利用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在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中,利用所述通信中继部执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
[0011]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速度识别部,该速度识别部识别使用所述通信系统的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来决定执行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和基于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的通信中的哪一方。
[0012]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速度识别部,该速度识别部识别使用所述通信系统的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来决定分配给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的通信量与分配给基于所述移动体通
信中继处理的通信的通信量的比例。
[0013]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越快,所述通信控制部越减少分配给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的通信量的比例。
[0014]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速度识别部通过取得由所述移动体所具备的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
[0015]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电波强度识别部,该电波强度识别部识别所述外部通信部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的通信中的电波强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电波强度来决定执行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和基于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的通信中的哪一方。
[0016]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电波强度识别部,该电波强度识别部识别所述外部通信部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的通信中的电波强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电波强度来决定分配给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的通信量与分配给基于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的通信的通信量的比例。
[0017]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电波强度越弱,所述通信控制部越减少分配给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的通信量的比例。
[0018]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部通信部通过分组通信在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部对将通过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的数据和通过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发送的数据合并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化,并利用所述外部通信部通过所述分组通信将分组化后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通信装置,由此执行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和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
[0019]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部通信部通过分组通信在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决定的所述比例,对将通过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的数据和通过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发送的数据合并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化,并利用所述外部通信部通过所述分组通信将分组化后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通信装置,由此执行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和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
[0020]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部通信部通过分组通信在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基于电波强度决定的所述比例,对将通过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的数据和通过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发送的数据合并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化,并利用所述外部通信部通过所述分组通信将分组化后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外部通信装置,由此执行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和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
[0021]也可以由行车记录仪构成上述通信系统,该行车记录仪安装于移动体来进行使用且具备所述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移动体的周边和内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上述通信系统,具备通信中继部,利用外部通信部在一个通信系统中一并执行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和拍摄图像向外部通信装置的发送。由此,能够减少针对拍摄图像等信息数据的通信控制用数据的开销量,从而能够降低向移动体的外部发送移动体的拍摄图像时的通信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行车记录仪的使用方式的说明图。
[0025]图2是行车记录仪的结构图。
[0026]图3是拍摄图像的发送及车内Wi

Fi通信的流程图。
[0027]图4是与行驶速度和电波强度相应的通信量的比例的设定表。
[0028]图5是在建立了作为Wi

Fi热点的路由器与行车记录仪之间的通信的期间可发送的数据量的说明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行车记录仪;10:处理器;11:拍摄控制部;12:速度识别部;13:电波强度识别部;14:通信控制部;15:计时部;20:存储器;30:NAD;31:天线;32:前置摄像头;33:后置摄像头;34:GNSS传感器;35:加速度传感器;36:开关;37:显示器;51、52:移动通信终端;100:车辆(移动体);300:蜂窝通信基站;310:作为Wi

Fi热点的路由器;500:广域网;510:图像管理服务器;520:信息提供服务器;U1、U2:利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具备:摄像头;外部通信部,其在与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经由第1通信网络进行通信;通信中继部,其在与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经由第2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并对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及所述第2通信网络进行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通信控制部,其执行拍摄图像发送处理和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在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中,利用所述外部通信部向所述外部通信装置发送由所述摄像头拍摄到的拍摄图像,在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中,利用所述通信中继部执行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具备速度识别部,该速度识别部识别使用所述通信系统的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来决定执行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和基于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的通信中的哪一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具备速度识别部,该速度识别部识别使用所述通信系统的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来决定分配给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的通信量与分配给基于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的通信的通信量的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越快,所述通信控制部越减少分配给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的通信量的比例。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速度识别部通过取得由所述移动体所具备的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的信息来识别所述移动体的移动速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具备电波强度识别部,该电波强度识别部识别所述外部通信部经由所述第1通信网络进行的通信中的电波强度,所述通信控制部根据所述电波强度来决定执行基于所述拍摄图像发送处理的所述拍摄图像的发送、和基于所述移动体通信中继处理的通信中的哪一方。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具备电波强度识别部,该电波强度识别部识别所述外部通信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那霸隆介京光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