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627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半导体测量技术领域,包括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单片机外围电路、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和大电流切换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MOS半导体管作为测试大电流变换的载体,克服了原来一些电路在测试大电流切换时,电流不稳定、变换速度慢和容易发热的缺点,通过电脑和单片机的通讯电路控制,能精确稳定的实现大电流测试时的循环切换。大电流测试时的循环切换。大电流测试时的循环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及其实现方法,属于半导体测量
,尤其是半导体瞬态热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半导体行业的逐渐兴起,半导体行业对测试和老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测试和老化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直流大电流的切换,电流高达上千安培,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用大电流固态继电器来切换电流;第二种方法是用大功率的MOS半导体管来实现,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缺点,难以满足目前半导体行业对测试和老化的需求,第一种方法的缺点,一是切换时间达几十MS,甚至上百MS,从而导致切换速度较慢,二是,大电流继电器的成本较高,特别是固态继电器价格昂贵,用第二种方法缺点,虽然切换速度较快,但不能满足大电流的切换需求,目前市场上大功率MOS半导体管,最大电流最多达到几百安培,还有就是当电流较大时,MOS半导体管本身的发热功率就会很大,导致性能参数下降,甚至损坏,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专利技术出了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及实现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的缺点。
[0003]例如在2019年10月25日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CN209545550U,一种高速大电流热切换开关电路,包括隔离电路、栅极控制电路和电流热切电路;隔离电路与栅极控制电路电连接;栅极控制电路与电流热切电路电连接,所述的隔离电路包括电源滤波电容C1、隔离DC

DC转换器U1、输出滤波电容C2和输出滤波电容C3,输入电压VCC与隔离DC
/>DC转换器U1的正向电压输入端连接,电源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VCC连接,电源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隔离DC

DC转换器U1的负向输入端接地,隔离DC

DC转换器U1的正向输出端和栅极控制电路的正向控制电压端相连,隔离DC

DC转换器U1的负向输出端和栅极控制电路的负向控制电压端相连,上述电路虽然解决了,电流在切换时速度慢,切换不稳定的问题,但仍具有以下缺点:上述电路只能限定在20A以下的电流电路中频繁切换,而要对20A以上甚至更大电流之间的切换就不再适应,因此在所谓的大电流切换中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及实现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具有切换速度快(可达nS级),切换电流大(上千安培),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单片机外围电路、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和大电流切换电路,所述大电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MOS半导体管组合、第二MOS半导体管组合和第三MOS半导体管组合,上位机电脑通过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和单片机相互通讯,上位机电脑经485通讯给单片机发送大电流切换指令,单片机通
过单片机外围电路,经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来实现控制第一MOS半导体管组合、第二MOS半导体管组合和第三MOS半导体管组合的通断,来实现大电流切换。
[0006]进一步,所述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包括芯片U11,芯片U11的型号为ADM2587E,芯片U11的5脚和6脚连接电阻R18的1脚,电阻R18的2脚连接芯片U7的41脚,芯片U11的4脚连接电阻R13的1脚,电阻R13的2脚连接芯片U7的43脚,芯片U11的7脚连接电阻R14的1脚,电阻R14的2脚连接芯片U7的42脚,芯片U11的2脚和8脚连接电源3.3V、电容C36一端、电容C41一端和电容C37一端,电容C36另一端、电容C41另一端和电容C37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1的1脚、3脚、9脚和10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1的11脚、14脚、20脚和16脚连接地线,芯片U11的12脚和19脚连接电容C38一端、电容C40一端和电容C39一端,电容C38另一端、电容C40另一端和电容C39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1的15脚连接芯片U11的17脚和电阻R20的2脚,电阻20的1脚连接电阻R21的2脚、端子J3的1脚和二极管D12的2脚,二极管D12的1脚连接地线,电阻R21的1脚连接端子J3的2脚、电阻R19的1脚和二极管D11的2脚,二极管D11的1脚连接地线,电阻R19的2脚连接芯片U11的13脚和18脚,端子J3的3脚连接地线。
[0007]进一步,所述单片机外围电路包括芯片U7,芯片U7的型号为STM32F103RCT6,芯片U7的46脚连接端子J2的2脚,芯片U7的49脚连接端子J2的3脚,端子J2的1脚连接电源3.3V,端子J2的4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28脚连接电阻R12的2脚,电阻R12的1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55脚连接二极管D10的1脚,二极管D10的2脚连接电阻R11的2脚,电阻R11的1脚连接电源3.3V,芯片U7的56脚连接二极管D10的3脚,二极管D10的4脚连接电阻R60的2脚,电阻R60的1脚连接电源3.3V,芯片U7的31脚、47脚、63脚和18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19脚、64脚、48脚、32脚和1脚连接电源3.3V,芯片U7的60脚连接电阻R17的1脚,电阻R17的2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5脚连接电阻R104的1脚、晶振Y1的1脚和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6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104的2脚连接芯片U7的6脚,晶振Y1的3脚连接芯片U7的6脚和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5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
[0008]进一步,所述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3,芯片U13的型号为TLP250,芯片U13的2脚连接电容C46一端、电容C47一端和电源3.3V,电容C46另一端和电容C47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3的3脚连接电阻R29的1脚,电阻R29的2脚连接三极管Q12的3脚,三极管Q12的1脚连接电阻R30的2脚,电阻30的1脚连接芯片U7的37脚,三极管Q12的2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3的5脚连接电阻二极管D13的2脚、电容C49一端和电阻R62的2脚,二极管D13的1脚和电容C49另一端连接电阻R62的1脚,二极管D13的1脚和电容C49另一端还连接电阻R31的1脚,电阻R31的2脚连接电容C48一端,电容C48另一端连接电阻R62的2脚,芯片U13的8脚还连接电源12VOUT1,芯片U13的6脚与7脚连接电阻R32的1脚、电阻R33的1脚和电阻R34的1脚。
[0009]进一步,所述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还包括芯片U14,芯片U14的型号为TLP250,芯片U14的2脚连接电容C50一端、电容C51一端和电源3.3V,电容C50另一端和电容C51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4的3脚连接电阻R35的1脚,电阻R35的2脚连接三极管Q10的3脚,三极管Q10的1脚连接电阻R36的2脚,电阻R36的1脚连接芯片U7的38脚,三极管Q10的2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4的5脚连接电阻二极管D14的2脚、电容C53一端和电阻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单片机外围电路、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和大电流切换电路,所述大电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MOS半导体管组合、第二MOS半导体管组合和第三MOS半导体管组合,上位机电脑通过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和单片机相互通讯,上位机电脑经485通讯给单片机发送大电流切换指令,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外围电路,经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来实现控制第一MOS半导体管组合、第二MOS半导体管组合和第三MOS半导体管组合的通断,来实现大电流切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脑与单片机通讯电路包括芯片U11,芯片U11的型号为ADM2587E,芯片U11的5脚和6脚连接电阻R18的1脚,电阻R18的2脚连接芯片U7的41脚,芯片U11的4脚连接电阻R13的1脚,电阻R13的2脚连接芯片U7的43脚,芯片U11的7脚连接电阻R14的1脚,电阻R14的2脚连接芯片U7的42脚,芯片U11的2脚和8脚连接电源3.3V、电容C36一端、电容C41一端和电容C37一端,电容C36另一端、电容C41另一端和电容C37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1的1脚、3脚、9脚和10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1的11脚、14脚、20脚和16脚连接地线,芯片U11的12脚和19脚连接电容C38一端、电容C40一端和电容C39一端,电容C38另一端、电容C40另一端和电容C39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1的15脚连接芯片U11的17脚和电阻R20的2脚,电阻20的1脚连接电阻R21的2脚、端子J3的1脚和二极管D12的2脚,二极管D12的1脚连接地线,电阻R21的1脚连接端子J3的2脚、电阻R19的1脚和二极管D11的2脚,二极管D11的1脚连接地线,电阻R19的2脚连接芯片U11的13脚和18脚,端子J3的3脚连接地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外围电路包括芯片U7,芯片U7的型号为STM32F103RCT6,芯片U7的46脚连接端子J2的2脚,芯片U7的49脚连接端子J2的3脚,端子J2的1脚连接电源3.3V,端子J2的4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28脚连接电阻R12的2脚,电阻R12的1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55脚连接二极管D10的1脚,二极管D10的2脚连接电阻R11的2脚,电阻R11的1脚连接电源3.3V,芯片U7的56脚连接二极管D10的3脚,二极管D10的4脚连接电阻R60的2脚,电阻R60的1脚连接电源3.3V,芯片U7的31脚、47脚、63脚和18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19脚、64脚、48脚、32脚和1脚连接电源3.3V,芯片U7的60脚连接电阻R17的1脚,电阻R17的2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7的5脚连接电阻R104的1脚、晶振Y1的1脚和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6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电阻R104的2脚连接芯片U7的6脚,晶振Y1的3脚连接芯片U7的6脚和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5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包括芯片U13,芯片U13的型号为TLP250,芯片U13的2脚连接电容C46一端、电容C47一端和电源3.3V,电容C46另一端和电容C47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3的3脚连接电阻R29的1脚,电阻R29的2脚连接三极管Q12的3脚,三极管Q12的1脚连接电阻R30的2脚,电阻30的1脚连接芯片U7的37脚,三极管Q12的2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3的5脚连接电阻二极管D13的2脚、电容C49一端和电阻R62的2脚,二极管D13的1脚和电容C49另一端连接电阻R62的1脚,二极管D13的1脚和电容C49另一端还连接电阻R31的1脚,电阻R31的2脚连接电容C48一端,电容C48另一端连接电阻R62的2脚,芯片U13的8脚还连接电源12VOUT1,芯片U13的6脚与7脚连接电阻R32的1脚、电阻R33的1脚和电阻R34的1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还包括芯片U14,芯片U14的型号为TLP250,芯片U14的2脚连接电容C50一端、电容C51一
端和电源3.3V,电容C50另一端和电容C51另一端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4的3脚连接电阻R35的1脚,电阻R35的2脚连接三极管Q10的3脚,三极管Q10的1脚连接电阻R36的2脚,电阻R36的1脚连接芯片U7的38脚,三极管Q10的2脚连接电源负极,芯片U14的5脚连接电阻二极管D14的2脚、电容C53一端和电阻R63的2脚,二极管D14的1脚和电容C53另一端连接电阻R63的1脚,二极管D14的1脚和电容C49另一端还连接电阻R37的1脚,电阻R31的2脚连接电容C52一端,电容C52另一端连接电阻R63的2脚,芯片U14的8脚还连接电源12VOUT2,芯片U14的6脚与7脚连接电阻R38的2脚、电阻R39的2脚和电阻R40的2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大电流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半导体管控制电路还包括芯片U15,芯片U15的型号为TLP250,芯片U15的2脚连接电容C54一端、电容C55一端和电源3.3V,电容C54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亚非王林昌
申请(专利权)人:鲁欧智造山东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