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18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脉冲信号接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耦电路与脉冲处理电路,光耦电路包括光耦,脉冲处理电路连接于光耦的输入侧,脉冲处理电路连接于脉冲正端和脉冲负端,脉冲处理电路包括限流电路A、限流电路B与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限流电路A与限流电路B之间相互电连接,限流电路A与限流电路B均串联在光耦的输入侧与脉冲正端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变换兼容电路即可接入,无需外部更换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且能够兼容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脉冲信号接收
,尤其涉及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自动化控制需求日益剧增,相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也越来越多,同时兼容性也要求越来越高。上层控制板卡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同的厂商执行不同的控制信号电压标准。以此相应的对伺服电机驱动器的脉冲+方向信号接收端提出既要解决信号接收的完整,增强抗干扰能力同时也要兼容不同厂商的信号输入类型以及电压执行标准。
[0003]如说明书附图2、3所示,目前现有技术中,在现在的市场上大部分的驱动器依然还是需要拆分开不同的接收电路以及接线端子头以满足不同的电压执行标准以及不同型号输入类型而且接收电路的脉宽频率不高。
[0004]对此,本申请特提出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容3.3V

24V的集电极单端或差分信号接收电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变换兼容电路即可接入,无需外部更换端口,本专利技术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且能够兼容3.3

24V的集电极单端或差分信号,不管外部脉冲是否高于3.3V都可以保证光耦的正常导通,不需要外部接限流电阻,且不需要额外增加端口。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耦电路与脉冲处理电路,光耦电路包括光耦,脉冲处理电路连接于光耦的输入侧,脉冲处理电路连接于脉冲正端和脉冲负端;
[0007]所述脉冲处理电路包括限流电路A、限流电路B与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限流电路A与限流电路B之间相互电连接,所述限流电路A与限流电路B均串联在光耦的输入侧与脉冲正端之间,限流电路包括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限流电路A与所述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相互串联连接;
[0008]所述限流电路A中连接有分压三极管,分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于光耦输入侧的输出端;
[0009]所述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包括固态单刀双闸继电器、MCU与N型三极管,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MCU的输出端相互电连接,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固态单刀双闸继电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0]所述分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二极管组,二极管组的输入端连接与所述分压三极管之间相互电连接,二极管组包括有第一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与分压三极管的发射集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分压三极管的公共端通过第二二极管连接于
所述脉冲负端。
[0011]进一步,所述二极管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分压三极管的基极,二极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分压三极管的发射极一侧相互电连接,二极管组与所述脉冲负端相互电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脉冲正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于第二电阻和光耦输入侧输入端的公共端。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二极管与分压三极管的公共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光耦输入侧的输入端。
[0014]进一步,所述光耦输入侧的输入正端与分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互电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分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五电阻。
[0016]进一步,所述光耦输出侧的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于供电端,同时通过第五电阻连接于脉冲信号端,光耦输出侧的输出端连接于接地端。
[0017]进一步,所述光耦采用高速光耦,具体型号为FODM453R2V。
[0018]进一步,所述MCU采用STM32控制芯片。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电路原理简单易懂,且兼容3.3V至24V电压的集电极单端或差分信号脉冲信号,无论外部脉冲电压值是否高于3.3V都可以保证光耦的正常导通且不损坏电路器件。不需要再额外接入限流电阻或者更改接入端口。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与图3均为目前现有技术中驱动器的接收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
[0025]1、正端引脚;
ꢀꢀꢀꢀꢀꢀꢀꢀꢀꢀꢀꢀꢀꢀ
2、限流电路A;
ꢀꢀꢀꢀꢀꢀꢀ
3、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
[0026]4、限流电路B;
ꢀꢀꢀꢀꢀꢀꢀꢀꢀꢀꢀꢀꢀ
5、输出引脚;
ꢀꢀꢀꢀꢀꢀꢀꢀ
6、电源引脚;
[0027]U1、固态单刀双闸继电器;
ꢀꢀꢀ
U2、光耦;
ꢀꢀꢀꢀꢀꢀꢀꢀꢀꢀꢀ
3.3V~24V

PUL+、脉冲正端;
[0028]3.3V~24V

PUL、脉冲负端;
ꢀꢀ
Q1、分压三极管;
ꢀꢀꢀꢀꢀ
Q2、N型三极管;
[0029]D1、第一二极管;
ꢀꢀꢀꢀꢀꢀꢀꢀꢀ
D2、第二二极管;
ꢀꢀꢀꢀꢀ
R1、第一电阻;
[0030]R2、第二电阻;
ꢀꢀꢀꢀꢀꢀꢀꢀꢀꢀꢀ
R3、第三电阻;
ꢀꢀꢀꢀꢀꢀꢀ
R4、第四电阻;
[0031]R5、第五电阻;
ꢀꢀꢀꢀꢀꢀꢀꢀꢀꢀꢀ
MCU、控制芯片;
ꢀꢀꢀꢀꢀꢀ
PULSE、脉冲信号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耦电路与脉冲处理电路,光耦电路包括光耦(U2),脉冲处理电路连接于光耦(U2)的输入侧,脉冲处理电路连接于脉冲正端(3.3V~24V

PUL+)和脉冲负端(3.3V~24V

PUL);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处理电路包括限流电路A(2)、限流电路B(4)与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3),限流电路A(2)与限流电路B(4)之间相互电连接,所述限流电路A(2)与限流电路B(4)均串联在光耦(U2)的输入侧与脉冲正端(3.3V~24V

PUL+)之间,限流电路包括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限流电路A(2)与所述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3)相互串联连接;所述限流电路A(2)中连接有分压三极管(Q1),分压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光耦(U2)输入侧的输出端;所述接入信号电压切换电路(3)包括固态单刀双闸继电器(U1)、MCU与N型三极管(Q2),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与MCU的输出端相互电连接,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固态单刀双闸继电器(U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分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二极管组,二极管组的输入端连接与所述分压三极管(Q1)之间相互电连接,二极管组包括有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与分压三极管(Q1)的发射集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分压三极管(Q1)的公共端通过第二二极管(D2)连接于所述脉冲负端(3.3V~24V

PU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兼容3.3V~24V集电极单端或差分脉冲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组的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林王远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伺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