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624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及方法,该转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座、中间校正平台和定位片,定位座用于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连接,电极组件位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上,定位片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连接;中间校正平台配设有三维调节装置,三维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定位座和定位片的相对方位,以使电极组件的平面度满足使用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异常的电极定位片上设置转换头,并通过三维调节装置调节电极组件的三维方位,使电极组件的平面度满足使用要求,其无需报废电极,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电极浪费情况,而且无需更换新的电极定位片进行手动校正,有效避免了手动校正电极出现的工作效率下降、电极精度下降以及机床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高精密模具和零件制造中,常常会用到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指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由于电极定位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例如:人为碰撞导致定位片变形,正常磨损等情况),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重复装夹其定位精度会降低,并且难以被人发现。若将异常的电极定位片安装到电火花加工机床上,电极的X、Y和Z方向的面会出现不平或者摆动等情况,这种情况对高精密零件加工是不利的。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这个电极上的电极定位片不能再使用了,需要更换新的电极定位片。工作人员一般是将电极加工完成后,并将电极装在电火花加工机床上才会电极平面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此时才会发现电极定位片的异常。
[0003]对于电极定位片异常问题,一般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直接把这支电极和电极定位片报废,重新找一个正常的电极定位片,再重新加工一只电极;该方法主要针对于简单的电极,并且加工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的电极;二、更换新的电极定位片,手动校正电极,手动校正电极需要花很长时间,因为电极定位片是由四个螺钉固定在电极座上面,不能精确定位,手动校正的时候不能将四颗螺钉直接拧紧了,否者校正不了,只有稍微拧紧一点然后校正,再拧紧一点再校正,反复多次可以将电极基本校正;该方法主要针对于加工时间比较长的,达到2个小时以上加工时间的电极,其操作较繁琐,有可能电极校正的时间比加工的时间还长,而且手动校正的电极通常没有在机床上直接加工出来的电极精度高,影响产品加工精度;此外,手动校正是将电极挂在机床主轴上进行校正,长期在主轴上校正敲打,对机床主轴精度会产生很大影响,主轴的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在生产中每天都有大量电极加工出来,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使用量也很大,正常磨损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电极定位片使用寿命不断的降低,电极定位片异常问题基本上每天都有发生。采用第一种方法会造成电极的浪费,一些无法手动校正的电极只能采用该方法处理,一只电极的加工费用少则上百多则几千,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采用第二种方法会影响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电极精度以及缩短机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座、中间校正平台和定位片,所述定位座用于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连接,电极组件位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上,所述定位片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连接;所述中间校正平台配设有三维调节装置,所述三维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定位座和定位片的相对方位,以使电极组件的平面度满足使用要求。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三维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和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极组件在竖直面的平面度,所述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极组件在水平面的平面度。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中间校正平台包括第一校正座和第二校正座,所述第一校正座与定位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校正座与定位片可拆卸连接,第二校正座与第一校正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驱使第二校正座和第一校正座相对转动,以调节电极组件在竖直面的平面度;所述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校正座与定位座之间的倾斜度,以调节电极组件在水平面的平面度。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蜗杆和涡轮,所述调节蜗杆与第二校正座转动连接,所述涡轮安装在第一校正座上,调节蜗杆用于驱动涡轮转动,使得第二校正座和第一校正座相对转动。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调节蜗杆的一端设有驱动头,所述驱动头延伸至第二校正座表面。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包括若干伸缩调节件,所述伸缩调节件活动安装在第一校正座与定位座之间,伸缩调节件通过伸缩活动调节第一校正座与定位座之间的倾斜度。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伸缩调节件包括倾斜设置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与第一校正座螺纹连接,且调节螺钉的末端与定位座表面抵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第一校正座呈多边形,第一校正座的每个顶角部均设有调节螺钉组,每个调节螺钉组具有两个调节螺钉。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设计结构,所述定位片为3R定位片,所述3R定位片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3R夹具连接。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方法,采用上述的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所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拉钉将定位座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连接,电极组件位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上;步骤B,通过三维调节装置调节定位座和定位片的相对方位,以使电极组件的平面度满足使用要求;步骤C,将定位片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夹具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异常的电极定位片上设置转换头,并通过三维调节装置调节电极组件的三维方位,使电极组件的平面度满足使用要求,然后重新夹装到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其无需报废电极,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电极定位片精度问题导致电极报废而出现的电极浪费情况,而且无需更换新的电极定位片进行手动校正电极,有效避免了手动校正电极出现的工作效率下降、电极精度下降以及机床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的爆炸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异常的电极定位片和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的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1

定位座;2

定位片;3

电极定位片;4

电极组件;5

第一校正座;6

第二校正座;7

调节蜗杆;8

涡轮;9

驱动头;10

调节螺钉;11

电极;12

电极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座1、中间校正平台和定位片2,所述定位座1用于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3连接,电极组件4位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3上,所述定位片2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连接。所述定位片2采用3R定位片,所述3R定位片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3R夹具连接。工作人员一般是将电极组件4加工完成并固定在异常的电极定位片3上,然后将异常的电极定位片3安装在电火花加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座(1)、中间校正平台和定位片(2),所述定位座(1)用于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3)连接,电极组件(4)位于异常的电极定位片(3)上,所述定位片(2)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连接;所述中间校正平台配设有三维调节装置,所述三维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定位座(1)和定位片(2)的相对方位,以使电极组件(4)的平面度满足使用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和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极组件(4)在竖直面的平面度,所述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电极组件(4)在水平面的平面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校正平台包括第一校正座(5)和第二校正座(6),所述第一校正座(5)与定位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校正座(6)与定位片(2)可拆卸连接,第二校正座(6)与第一校正座(5)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驱使第二校正座(6)和第一校正座(5)相对转动,以调节电极组件(4)在竖直面的平面度;所述第二平面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校正座(5)与定位座(1)之间的倾斜度,以调节电极组件(4)在水平面的平面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定位片校正转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蜗杆(7)和涡轮(8),所述调节蜗杆(7)与第二校正座(6)转动连接,所述涡轮(8)安装在第一校正座(5)上,调节蜗杆(7)用于驱动涡轮(8)转动,使得第二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育冯春万有军曾连全邓仕平席振寰郭芝忠林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