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移动终端的真空腔均热板及其加工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真空腔均热板及其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真空腔均热板(Vapor Chamber,VC)是通过平面金属或非金属壳体形成密封空间,在密封空间内控制生成毛细结构,并注入微量液体(例如,在特制的铜管中注入了专用冷却液),再抽真空,使内部腔体达到真空态,从而使液体在一端受热后即可汽化,液体汽化后蒸汽携带热量向腔体另一端跑动,从而使局部热量被传导出去。
[0003]真空腔散热板可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一般为平面结构,而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预留给真空腔均热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且难以预留平面空间;平面结构的真空腔散热板给移动终端堆叠设计形成局限性,平面结构的真空腔散热板在应用到手机等移动终端时,会降低移动终端的空间利用率,不适用于对空间要求较高的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真空腔均热板及其加工模具。
[0005]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真空腔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吸液芯(20)、多个支撑柱(30)和多个长条状的骨位条(40);所述外壳(10)包括第一盖板(101)和第二盖板(102);所述第一盖板(101)与所述第二盖板(102)密封连接,并在所述第一盖板(101)与所述第二盖板(102)之间形成密封腔;所述吸液芯(20)设置在密封腔内;所述骨位条(40)抵接于所述第一盖板(101)与所述第二盖板(102)之间,多个所述骨位条(40)设置在所述密封腔的第一区域内,且多个所述骨位条(40)沿目标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所述目标方向垂直于所述骨位条(4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区域为从所述外壳(10)的第一侧壁(103)到所述外壳(10)的第二侧壁(104)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侧壁(103)、所述第二侧壁(104)为在所述目标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所述支撑柱(30)抵接于所述第一盖板(101)与所述第二盖板(102)之间,且多个所述支撑柱(30)分布在所述密封腔的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二区域为不同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腔均热板,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第一侧壁(103)最近的骨位条(40)的长度以及距离所述第二侧壁(104)最近的骨位条(40)的长度大于位于同一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其他骨位条(40)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腔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是从相同的第一侧壁(103)到相同的第二侧壁(104)之间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腔均热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柱(30)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区域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腔均热板,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区域中距离所述第一侧壁(103)最近的骨位条(40)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区域中距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正来,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威铂驰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