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84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座椅底座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横向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转动器,转动器与支撑板转动连接;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架体,靠背架体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端部横向设有连接器,连接器与转动器固定连接;连接柱、连接器和转动器上均横向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椅底座两侧的转动器的传动连接;调节支撑装置用来模拟汽车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简化靠背调节装置结构、使装置安装、拆卸操作简单,便于装置维修的有益效果。置维修的有益效果。置维修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技术的发展,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常规工具,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而随着汽车基本的出行功能的满足,汽车消费群体逐渐看中汽车的其他附加功能,例如汽车的内饰、驾驶舒适度等,因此,汽车的配件也逐渐更新换代。其中,座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由最开始的硬质座椅,到现在的皮质软座椅,再由之前的手动调节到现在的电动调节,而在此基础上,各大汽车厂商又逐渐开发了新的功能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例如座椅的靠背也增加了角度调整装置,从而为不同用户提供最舒适的座椅靠背,最大程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0003]现在常规的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一般均是利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靠背绕与底座的连接点进行旋转,或者利用液压装置带动传动结构传动,从而调节靠背的角度,但是现有的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给调节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调节装置更多的还是一体式固定连接的方式,因此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调节装置的维修难度,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拆卸的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以简化整体装置结构,提高调节支撑装置安装或者拆卸时的便捷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底座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横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包括同轴的转动部、连接部和传动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传动部和转动部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架体,所述靠背架体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横向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轴和与连接轴垂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转动器的转动部平行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连接器和转动器上均横向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椅底座两侧的转动器的传动部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用来模拟汽车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
[000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带动传动杆旋转,从而带动其转动器旋转,然后因为座椅靠背的连接柱与转动器连接,故在转动器的带动下座椅靠背完成角度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座椅靠背的调节,不仅精简了整个装置的结构,极大程度提高座椅靠背以及本装置在安装或者拆卸时的便捷性,同时也降低了座椅靠背调节支撑装置的制造、安装难度,也减轻了座椅靠背整体的重量,使其调节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本方案的靠背调节支撑装置,是应用在展车等非实车
上的模拟模型,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还原、模拟出实车上座椅的功能,例如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从而便于在车辆展出时在展车上快速安装本装置,使展车的座椅具备实车的靠背调节功能,同时本装置能够在展车上快速完成安装和拆卸,既能满足靠背调节功能的体现,又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展车各部件的安装难度和工作量。
[000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传动杆传动连接。
[000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传动杆为啮齿杆,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组件啮合连接。
[000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
[00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转动器的传动部的第二通孔为与啮齿杆啮合的啮齿孔。
[00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片上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00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动力装置旁还设有支撑架。
[00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柱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块。
[00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座椅靠背的上端为网状部,所述网状部与连接柱的夹角的范围为120

150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转动器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连接器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座椅底座1、座椅靠背2、支撑板3、转动器4、传动部401、连接部402、转动部403、连接柱5、连接器6、连接轴601、连接片602、第二通孔7、传动杆8、动力装置9、电机901、传动齿轮902、限位板10、限位槽11、限位块12、卡槽13、卡块14、支撑架15、网状部16。
[0021]实施例一:
[0022]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底座1和座椅靠背2,座椅底座1右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为弧形,且支撑板3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有转动器4,如附图2所示,转动器4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传动部401、连接部402和转动部403,连接部402位于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传动部401和转动部403分别位于支撑板3的左右两侧;
[0023]如附图3所示,座椅靠背2包括靠背架体,靠背架体下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柱5,连接柱5的下端部为圆形,且下端部横向安装有连接器6,连接器6包括连接轴601和与连接轴601垂直的连接片602,连接片602与转动器4的转动部403平行,且连接片602与转动部403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柱5、连接器6和转动器4上均横向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7,且第二通孔7内安装有啮齿状的传动杆8,同时,转动器4的传动部401的第二通孔7为与啮齿状的传动杆8啮合的啮齿孔,则传动杆8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通孔7与座椅底座1两侧的转动器4的传动部401传动连接;
[0024]具体的,连接柱5的下端横向开有卡槽13,连接轴601的端部安装有与卡槽13匹配的卡块14,通过卡块14与卡槽13的卡接配合,使连接轴601与连接柱5固定连接。
[0025]如附图4所示,连接柱5上还安装有动力装置9,动力装置9包括电机901和传动组件,电机901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902,齿轮与传动组件的第一个传动齿轮902啮合连接,传动组件的最后一个传动齿轮902与传动杆8啮合连接;动力装置9旁边还安装有支撑架15,用来起到支撑座椅填充物的作用,从而保护动力装置9不被用户挤压造成损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底座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横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包括同轴的传动部、连接部和转动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传动部和转动部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架体,所述靠背架体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横向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轴和与连接轴垂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转动器的转动部平行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连接器和转动器上均横向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椅底座两侧的转动器的传动部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用来模拟汽车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所述传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腾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