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581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属于车载配电技术领域,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功率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电源反极性保护、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监控、正向电流保护、反向电流保护等保护功能,且具有大电流冲击负载下快速限流能力和短路故障下的快速分断能力,为车载低压大电流负载提供更精确的过流保护,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承受多次过流或者短路冲击,还能够在故障消失后自恢复,实现免维护;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流或短路关断时间非常短,使得线束不必长时间承受很大的电流,可以有效减小线束横截面积,从而减轻线束重量降低成本。束重量降低成本。束重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配电
,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车载配电模块,整车通过各插线式或PCB板式电器盒完成用电器的电源分配和回路保护工作,内部使用继电器和可熔断保险丝组合的控制方式,负载供电回路通过控制继电器线圈端电压来实现电源的供给或切断,常电需求的负载通过传统保险丝直接连接蓄电池正极。这种方案对应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和控制逻辑相对简单,存在供电安全性低、故障诊断困难、供电回路复杂等问题,另外用电器的供电系统未对供电状态和用电信息进行任何监测和控制,当蓄电池或其他整车供电系统供电不足或工作电器过多时,导致部分重要的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无法实现供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0003]随着车辆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发展,车载配电系统为了应对更复杂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控制逻辑,必须做到状态精准识别、故障响应迅速、正反向电流限流保护,实现配电盒技术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传统的保险丝和继电器正逐步被E

fuse、E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功率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功率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入端,功率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到大电流负载的输入端,功率电路的第三端连接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功率电路的第四端连接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功率电路的第五端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流采样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到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电流采样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功率电路包括第一防浪涌单元、功率单元和第二防浪涌单元,第一防浪涌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和电容C1,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入端,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电阻R1和电容C1并联在稳压二极管D1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功率单元包括瞬态抑制二极TVS1、瞬态抑制二极TVS2、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MOS管Q5、MOS管Q6、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和电阻R13;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串联在第一防浪涌单元和第二防浪涌单元之间;MOS管Q1的漏极、MOS管Q3的漏极和MOS管Q5的漏极均连接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MOS管Q1的源极连接到MOS管Q2的源极,MOS管Q1的源极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出端,MOS管Q1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2连接到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0连接到驱动电路,MOS管Q3的源极连接到MOS管Q4的源极,MOS管Q3的源极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出端,MOS管Q3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4连接到MOS管Q3的栅极,MOS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9连接到驱动电路,MOS管Q5的源极连接到MOS管Q6的源极,MOS管Q5的源极连接到外部电源的输出端,MOS管Q5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6连接到MOS管Q5的栅极,MOS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8连接到驱动电路;MOS管Q2的漏极、MOS管Q4的漏极和MOS管Q6的漏极均连接到第二防浪涌单元,MOS管Q2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3连接到MOS管Q2的栅极,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11连接到驱动电路,MOS管Q4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5连接到MOS管Q4的栅极,MOS管Q4的栅极通过电阻R12连接到驱动电路,MOS管Q6的源极还通过电阻R7连接到MOS管Q6的栅极,MOS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13连接到驱动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浪涌单元包括电阻R14、电容C2、二极管D3和稳压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到大电流负载的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4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到大电流负载的输入端,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电阻R14和电容C2并联在稳压二极管D4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电流负载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流采样电路包括采样芯片U1、MOS管Q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容C3、电阻R18和电容C4,采样芯片U1的第一引脚MOS管Q7的漏极,MOS管Q7的栅极通过电阻R15连接到驱动电路,MOS管Q7的源极连接到MOS管Q1的源极,MOS管Q7的源极通过电阻R16连接到MOS管Q7的栅极,采样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还通过电阻R17连接到MOS管Q1的漏极,采样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到MOS管Q1的
漏极,采样芯片U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并联后通过电容C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春秦涛李兆杰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