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内壁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的对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静音轮胎的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如何将静音轮胎内壁的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进行准确对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确定,预示着传统燃油乘用车将逐步退出市场,而以电动汽车为首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在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无发动机,汽车自身噪音较小,而传统的轮胎由于胎噪较大,已无法满足于新能源汽车对于静音环境的需求。近些年,国内外轮胎生产企业致力于静音轮胎的研究开发,已有部分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配置静音轮胎。但在制造轮胎时,如何将具有降低轮胎噪音的静音材料,如吸音棉等制作在轮胎内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0003]西博自动化公司2017年8月29日公开的CN107107501A号中国专利文献中揭示的吸音棉贴合工艺为:先将轮胎定中并固定,然后轮胎内壁涂胶,再通过利用大于轮胎旋转速度的直线驱动速度驱动抗噪声条带,使条带压缩,故所述条带的长度变成小于所述条带的标称长度,从而在所述条带的两个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内壁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的对接方法,所述吸音棉的长度大于所述轮胎的内圆周长度,所述对接方法包括:提供轮胎,所述轮胎内壁涂覆一层粘性胶料;提供贴合组件,所述贴合组件自吸音棉的料头为起始端将吸音棉贴合至轮胎内壁的粘性胶料上,且将所述吸音棉的第一料尾与所述吸音棉的料头搭接;提供裁切装置,通过所述裁切装置将超出所述内圆周长度的吸音棉的第一料尾裁断;提供第一压合装置,通过第一压合装置将所述吸音棉裁断后的与所述料头相连的第二料尾压合至轮胎内壁的粘性胶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内壁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检测装置,在裁切第一料尾工序之前,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确定所述裁切装置的裁切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内壁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角度为所述裁切装置与所述吸音棉搭接在料头上方的第一料尾垂直裁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内壁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棉经裁切后形成的第二料尾与料头之间预留
‑
5毫米至20毫米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内壁条带状的吸音棉的料头与料尾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二检测装置,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刘永,田晨,周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