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00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涉及雨具技术领域,包括分别安装固定至汽车的车身和车门的门框外侧面的收缩仓和固定架,以及通过卷簧与收缩仓安装连接的幕布;幕布的前幕布和后幕布分别通过以展平状贴合自身前端边沿或后端边沿连接固定的卷簧转动安装至收缩仓内,其外沿通过连接结构与固定架可拆卸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保证了车门打开时,幕布整体展开为与车身及车门间的扇环型区域高度适应的类扇环型片状结构,实现较好的遮挡效果,又使利用卷簧弹力实现幕布回收时,前幕布和后幕布正回缩成卷的部分以接近于长方形的片状结构非共轴地分别向自身安装的卷簧的轴线处顺畅地回缩卷设,解决了整体式的扇形幕布无法回缩成卷的问题。幕布无法回缩成卷的问题。幕布无法回缩成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


[0001]本技术涉及雨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驾驶员上下车过程中遮挡雨水的车门雨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由动力驱动的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广泛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及其他特殊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03]汽车具有密封性较好的车身结构,具备一定的遮挡风、雨、雪的能力,能较大地改善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的出行体验。但在暴雨、大雪天气,驾驶员即使撑伞到达汽车停放位置,也无法避免上下车过程中被雨雪淋湿,不利于驾驶员的身体健康;此外,驾驶员上下车的过程中车门呈打开状态,雨雪易在无防护的情况下进入车身内,不利于车内环境的保持及汽车乘用舒适性的保障。
[0004]于汽车的车门处增设车门雨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现有的车门雨篷多为折叠式的伸缩结构,虽具备遮挡雨雪的功能,但其展开时有下坠的危险,且收回时易发生无法归位的问题,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均不够理想。
[0005]通过现有技术检索,存在以下已知的技术方案:
[0006]现有技术1:
[0007]申请号:CN201220107847.6,申请日:2012.03.21,公开(公告)日:2013.01.23,该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折叠式开门伸缩雨棚,伸缩雨棚为有多个折边的环扇形,该环扇形的一条直边固定在车门的上边沿,另一条直边连接在车身顶部的收纳盒中,伸缩雨棚的外面直边通过两条钢线穿引在扇片中经由弹簧拉力连接在收纳盒内,使其在开门时将雨篷拉展开来,关上门的同时就可将雨篷受入盒中,使用上不受下雨天开车门的淋雨困扰又美观大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车门和车顶之间设置的环扇形伸缩雨棚可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下雨天打开车门时不会淋到雨;雨棚上有多个折边,车门开闭时伸缩自如,像一把折叠扇子一样能开能合,不影响车门开闭及行车安全。
[0008]但该现有技术的雨篷为折叠式结构,回收时过程中雨篷有下坠的风险,使用稳定性不够理想。
[0009]现有技术2
[0010]申请号:CN201911095691.7,申请日:2019.11.11,公开(公告)日:2020.01.10,该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开门遮雨功能的汽车,包括汽车室内顶棚、车门和汽车控制单元以及设在汽车上的雨量传感器,还包括电磁铁和用于收纳折叠式伸缩雨篷的收纳盒,电磁铁和雨量传感器均与汽车控制单元相连,电磁铁设在车门上边沿,收纳盒设在汽车室内顶棚上,收纳盒外侧设有开口,折叠式伸缩雨篷的内边设在收纳盒中,折叠式伸缩雨篷的外边上连有与电磁铁相对的开启板,收纳盒的开口与开启板相对应,开启板内设有钢片。有效避免被雨水淋湿身体或是淋湿车内。
[0011]但该现有技术的雨篷也为折叠式结构,难以保证雨篷回收时能准确进入收纳盒。
[0012]通过以上的检索发现,以上技术方案没有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
[0014]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5]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包括分别安装固定至汽车的车身和车门的门框外侧面的收缩仓和固定架,以及通过卷簧与所述收缩仓安装连接的幕布;
[0016]所述收缩仓呈内部具有腔体的长条状中空结构,位于车门上方,对应所述固定架的位置设置,其上开设朝向所述固定架的开口;所述固定架呈长条结构;
[0017]所述幕布的穿过开口设置,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其内沿位于腔体内,外沿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架可拆卸安装连接;
[0018]所述幕布包括位于收缩仓内前部的前幕布和位于收缩仓内后部的后幕布;两对卷簧沿所述收缩仓的长度向依次设置且转动安装至腔体内,每对所述卷簧均共轴线设置,位于所述收缩仓内前部的一对卷簧用于安装前幕布,且该对卷簧的轴线适应车门上沿前部的弯曲弧度设置,位于所述收缩仓内后部的一对卷簧用于安装后幕布,且该对卷簧的轴线适应车门上沿后部的弯曲弧度设置,所述卷簧以展平状贴合前幕布或后幕布的前端边沿或后端边沿与前幕布或后幕布连接固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前幕布和后幕布的中部及后部设有可沿内外向伸缩的松紧带结构;车门关闭时,所述幕布呈内侧卷设于卷簧上的长方形片状结构,且所述前幕布和后幕布均分别呈内侧卷设于卷簧上的长方形片状结构;车门打开后,所述幕布呈以车门的转轴为圆心的类扇环型片状结构,所述前幕布和后幕布分别呈非同心的扇环型片状结构,且所述前幕布形成的扇环型片状结构的曲率半径大于后幕布形成的扇环型片状结构的曲率半径。
[0020]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带结构包括沿内外向设置的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由前幕布或后幕布的前端向后端、以及内侧向外侧均渐密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卷簧通过轴转动安装至腔体内,所述轴包括位于收缩仓内前部的前轴和位于收缩仓内后部的后轴,所述前轴和后轴固设于腔体内,连接固定至所述收缩仓的内侧壁,两对所述卷簧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或后轴转动安装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前轴和后轴均前低后高设置,且所述前轴的后端位于后轴的前端下方;所述后幕布的前端边沿通长设有下垂贴合至前幕布顶部的增重橡胶带。
[002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前轴或后轴连接固定,外圈与对应的所述卷簧的内端部连接固定。
[0024]进一步的,所述卷簧的长度与前幕布或后幕布内沿至外沿的宽度一致,且所述卷簧的外端与前幕布或后幕布的外沿连接固定。
[0025]进一步的,各所述卷簧的长度由前至后依次递增。
[002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各挂钩和各卡扣槽,各所述挂钩连接固定至幕布的外延处,所述固定架上对应各挂钩的位置相应开设各卡扣槽,各所述挂钩和卡扣槽一一对应卡合挂接,将幕布的外延与固定架限位连接。
[0027]进一步的,所述卷簧以展平状沿前幕布或后幕布的前端边沿或后端边沿缝设固定
至前幕布或后幕布内。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的幕布为包括前幕布和后幕布的两段式结构,且前幕布和后幕布分别通过卷簧卷设至前轴和后轴上,既保证了车门打开时,幕布整体展开为与车身及车门间的扇环型区域高度适应的类扇环型片状结构,实现较好的遮挡效果,又使利用卷簧弹力实现幕布回收时,前幕布和后幕布非共轴地分别向自身安装的卷簧的轴线处卷设,解决了整体式的扇形幕布无法卷设的问题;
[0030]2、本技术于前幕布和后幕布的中部及后部由前至后、由内至外渐密设置松紧带,幕布展开的过程中,各松紧带沿内外向延展,使幕布整体由长方形片状结构展开为与车门及车身间的扇环形区域相适应的类扇环形片状结构,幕布回缩的过程中,各松紧带沿内外向收缩,使前幕布和后幕布正回缩成卷的部分更接近于长方形片状结构,确保幕布的顺畅回缩;
[0031]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固定至汽车的车身和车门的门框外侧面的收缩仓(1)和固定架(6),以及通过卷簧(10)与所述收缩仓(1)安装连接的幕布(2);所述收缩仓(1)呈内部具有腔体的长条状中空结构,位于车门上方,对应所述固定架(6)的位置设置,其上开设朝向所述固定架(6)的开口;所述固定架(6)呈长条结构;所述幕布(2)的穿过开口设置,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其内沿位于腔体内,外沿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架(6)可拆卸安装连接;所述幕布(2)包括位于收缩仓(1)内前部的前幕布(21)和位于收缩仓(1)内后部的后幕布(22);两对卷簧(10)沿所述收缩仓(1)的长度向依次设置且转动安装至腔体内,每对所述卷簧(10)均共轴线设置,位于所述收缩仓(1)内前部的一对卷簧(10)用于安装前幕布(21),且该对卷簧(10)的轴线适应车门上沿前部的弯曲弧度设置,位于所述收缩仓(1)内后部的一对卷簧(10)用于安装后幕布(22),且该对卷簧(10)的轴线适应车门上沿后部的弯曲弧度设置,所述卷簧(10)以展平状贴合前幕布(21)或后幕布(22)的前端边沿或后端边沿与前幕布(21)或后幕布(22)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幕布(21)和后幕布(22)的中部及后部设有可沿内外向伸缩的松紧带结构(12);车门关闭时,所述幕布(2)呈内侧卷设于卷簧(10)上的长方形片状结构,且所述前幕布(21)和后幕布(22)均分别呈内侧卷设于卷簧(10)上的长方形片状结构;车门打开后,所述幕布(2)呈以车门的转轴为圆心的类扇环型片状结构,所述前幕布(21)和后幕布(22)分别呈非同心的扇环型片状结构,且所述前幕布(21)形成的扇环型片状结构的曲率半径大于后幕布(22)形成的扇环型片状结构的曲率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缩式回收车门雨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结构(12)包括沿内外向设置的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唐燕宁张小龙綦家鸣陈俊豪李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