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8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发酵基料准备:粉碎菜籽粕过40目筛风干后得发酵基料;步骤2:发酵制剂制备:将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步骤3:接种发酵:将发酵基料和发酵制剂混合,调节料水比得发酵混料,进行发酵,发酵后烘干得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复合菌酶协同发酵和原料的比例和发酵条件,设计一种全新的多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的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发酵体系对菜籽粕进行发酵,检测菜籽粕发酵后的粗蛋白相对含量、小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菜籽粕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尤其涉及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菜是我国大面积生产的油料作物,2021年我国油菜籽产量为1471.35万吨,位居全球第一。作为油菜在油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菜籽粕营养物质丰富,粗蛋白含量在35%

45%,氨基酸组成均衡,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资源。
[0003]现阶段,世界范围内蛋白饲料资源紧缺,蛋白饲料价格飞涨,降低蛋白饲料成本、提高蛋白消化率是营养研究的重点。然而,菜籽粕中存在高含量的粗纤维和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动物采食过多会引起中毒,造成肝脏和甲状腺的损伤,这使得菜籽粕的利用受到限制。此外,由于菜籽粕中小肽含量较少,不利于牲畜的吸收利用。
[0004]因此,通过预处理菜籽粕降解硫苷和大分子纤维素、果胶、蛋白质等,提高菜籽粕的营养价值,对菜籽粕的饲用价值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现有技术中菜籽粕中存在的高含量粗纤维,提高菜籽粕中多肽含量促进牲畜吸收利用,进而提出的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发酵基料准备:将菜籽粕粉碎过筛40目,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得到发酵基料;
[0011]步骤2:发酵制剂制备:将混合菌种、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0012]步骤3:接种发酵:将步骤1中制备的发酵基料和步骤2制备的发酵制剂混合,调节料水比得发酵混料,随后进行发酵,发酵后烘干得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混合菌种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蛋白酶包括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蛋白酶添加量为0.1957%,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159%,果胶酶添加量为0.2457%。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质量比例为2:15:30,且菌的浓度为:枯草芽孢杆菌1.5
×
10
11
cfu/g,乳酸菌浓度为:1
×
10
12
cfu/g,酵母菌浓度为2
×
10
11
cfu/g。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蛋白酶的酶活为5
×
105U/g,纤维素酶的酶活为2
×
105U/
g,果胶酶的酶活为3
×
105U/g。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料水比为1:1,发酵温度为35℃

37℃、发酵48小时,烘干温度为60℃,干燥至含水量8%。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的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微生物和酶类共同参与发酵,使菜粕中大分子物质降解,有利于菜籽粕的消化吸收,乳酸菌能够利用酶解产生的还原性糖,同时分泌抑菌物质和乳酸,进而改善菜粕的风味和品质。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屏障等功能,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生命力强等特点,同时能够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功能。
[0022](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优化复合菌酶协同发酵和原料的比例和发酵条件,设计一种全新的多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的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发酵体系对菜籽粕进行发酵,检测菜籽粕发酵后的粗蛋白相对含量、小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菜籽粕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1:发酵基料准备:将菜籽粕粉碎过筛40目,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得到发酵基料;
[0027]步骤2:发酵制剂制备:将混合菌种、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0028]步骤3:接种发酵:将步骤1中制备的发酵基料和步骤2制备的发酵制剂混合,调节料水比得发酵混料,随后进行发酵,发酵后烘干得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
[0029]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微生物和酶类共同参与发酵,使菜粕中大分子物质降解,有利于菜籽粕的消化吸收,乳酸菌能够利用酶解产生的还原性糖,同时分泌抑菌物质和乳酸,进而改善菜粕的风味和品质。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改善肠道菌群屏障等功能,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耐高温、生命力强等特点,同时能够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等功能。
[003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优化复合菌酶协同发酵和原料的比例和发酵条件,设计一种全新的多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的方法,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发酵体系对菜籽粕进行发酵,检测菜籽粕发酵后的粗蛋白相对含量、小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为菜籽粕的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0031]实施例2:
[0032]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0033]本专利技术中,步骤1中混合菌种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蛋白酶包括中
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添加量为0.1957%,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159%,果胶酶添加量为0.2457%。
[0034]本专利技术中,步骤2中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质量比例为2:15:30,菌的浓度为:枯草芽孢杆菌1.5
×
10
11
cfu/g,乳酸菌浓度为:1
×
10
12
cfu/g,酵母菌浓度为2
×
10
11
cfu/g,蛋白酶的酶活为5
×
105U/g,纤维素酶的酶活为2
×
105U/g,果胶酶的酶活为3
×
105U/g。
[0035]实施例3:
[0036]其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内容,其中,对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阅上述描述,此处的实施例不作重复详述;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0037]本专利技术中,优化菜籽粕发酵工艺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0038](1)基料准备:将蛋粉进行高压蒸汽灭菌获得发酵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发酵基料准备:将菜籽粕粉碎过筛40目,然后进行灭菌处理,得到发酵基料;步骤2:发酵制剂制备:将混合菌种、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步骤3:接种发酵:将步骤1中制备的发酵基料和步骤2制备的发酵制剂混合,调节料水比得发酵混料,随后进行发酵,发酵后烘干得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混合菌种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蛋白酶包括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蛋白酶添加量为0.1957%,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159%,果胶酶添加量为0.245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酶协同处理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质量比例为2:15:30,且菌的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碧娥程浩马晓康尹杰王婧陈家顺赵雨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