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25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其中泵体组件包括上轴承、曲轴和端盖。上轴承设有轴孔和回油孔,曲轴转动设于轴孔内,端盖设有供曲轴穿过的中心孔,端盖连接于上轴承,并与上轴承围合形成储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端盖连接于上轴承,端盖与上轴承围合形成储油腔,上轴承的轴孔的上端与储油腔连通,储油腔将上轴承的轴孔向上流出的润滑油收集,并且上轴承设有连通储油腔和轴孔的回油孔,回油孔将储油腔收集的润滑油回流至轴孔,形成油路循环,使得上轴承和曲轴之间供油充足,形成有效的油膜,降低曲轴和上轴承的磨损,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特别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旋转式压缩机运行时,曲轴受到电机磁拉力、气体力等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曲轴与上轴承容易发生金属接触摩擦,造成曲轴与上轴承异常磨损。尤其是旋转式压缩机在刚启动时或者高负荷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从上轴承的轴孔流出,导致曲轴在上轴承的上端部和根部的油膜厚度不足,进而加剧了曲轴与上轴承的磨损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泵体组件,能够有效降低曲轴与上轴承的磨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泵体组件的压缩机。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泵体组件,包括:上轴承,设有轴孔和回油孔;曲轴,转动设于所述轴孔内;端盖,设有供所述曲轴穿过的中心孔,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上轴承,并与所述上轴承围合形成储油腔;其中,所述轴孔的上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回油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轴孔和所述储油腔。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泵体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通过设置端盖连接于上轴承,端盖与上轴承围合形成储油腔,上轴承的轴孔的上端与储油腔连通,储油腔将上轴承的轴孔向上流出的润滑油收集,并且上轴承设有连通储油腔和轴孔的回油孔,回油孔将储油腔收集的润滑油回流至轴孔,形成油路循环,使得上轴承和曲轴之间供油充足,形成有效的油膜,降低曲轴和上轴承的磨损,提高泵体组件运行的可靠性。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包括端板部,所述端板部与所述上轴承的上端间隔设置;所述曲轴设有中心油孔和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位于所述上轴承和所述端板部之间,所述出油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中心油孔和所述储油腔。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孔的内壁设有油槽,所述油槽的上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油孔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油槽内。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轴承的轴颈包括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所述第一轴颈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颈段的外径,所述第一轴颈段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颈段的上端,所述第一轴颈段、所述第二轴颈段和所述端盖形成储油腔,所述回油孔设于所述第一轴颈段。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包括端板部和围绕所述端板部的周沿设置的环状部,所述端板部与所述第一轴颈段沿所述上轴承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二轴颈段固定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状部围设于所述第二轴颈段,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二轴颈段为过盈配合。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上轴承的轴向,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二轴颈段的配合长度大于或等于2mm。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轴承的轴颈形成有开口向上的沉槽,所述沉槽与所述端盖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回油孔设于所述沉槽朝向所述轴孔一侧的第一环壁。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包括端板部和围绕所述端板部的周沿设置的环状部,沿所述上轴承的轴向,所述第一环壁低于所述沉槽背离所述轴孔一侧的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的上端部与所述端板部抵接。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盖包括端板部和围绕所述端板部的周沿设置的环状部,所述端板部与所述第一环壁间隔设置,所述环状部与所述沉槽背离所述轴孔一侧的第二环壁抵接。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油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回油孔沿所述上轴承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孔的孔径为D1,所述曲轴的外径为D,满足:0.1mm≤D1‑
D≤0.8mm。
[002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泵体组件。
[00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泵体组件,泵体组件通过设置端盖连接于上轴承,端盖与上轴承围合形成储油腔,上轴承的轴孔的上端与储油腔连通,储油腔将上轴承的轴孔向上流出的润滑油收集,并且上轴承设有连通储油腔和轴孔的回油孔,回油孔将储油腔收集的润滑油回流至轴孔,形成油路循环,使得上轴承和曲轴之间供油充足,形成有效的油膜,降低曲轴和上轴承的磨损,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00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4为图3中截面B

B的剖视图;
[0029]图5为图2中上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泵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中上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0033]图9为图8中截面D

D的剖视图。
[0034]附图标号:
[0035]压缩机1000;
[0036]壳体100;排气管110;
[0037]电机组件200;转子210;定子220;
[0038]泵体组件300;气缸310;上轴承320;轴孔321;油槽3211;回油孔322;轴颈323;第一轴颈段3231;第二轴颈段3232;法兰324;沉槽325;第一环壁326;第二环壁327;工艺孔3271;下轴承330;曲轴340;偏心部341;中心油孔342;出油孔343;主轴344;活塞350;
[0039]端盖400;中心孔410;端板部420;环状部430;
[0040]储油腔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轴承,设有轴孔和回油孔;曲轴,转动设于所述轴孔内;端盖,设有供所述曲轴穿过的中心孔,所述端盖连接于所述上轴承,并与所述上轴承围合形成储油腔;其中,所述轴孔的上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回油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轴孔和所述储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端板部,所述端板部与所述上轴承的上端间隔设置;所述曲轴设有中心油孔和出油孔,所述出油孔位于所述上轴承和所述端板部之间,所述出油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中心油孔和所述储油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的内壁设有油槽,所述油槽的上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的轴颈包括第一轴颈段和第二轴颈段,所述第一轴颈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轴颈段的外径,所述第一轴颈段连接于所述第二轴颈段的上端,所述第一轴颈段、所述第二轴颈段和所述端盖形成储油腔,所述回油孔设于所述第一轴颈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端板部和围绕所述端板部的周沿设置的环状部,所述端板部与所述第一轴颈段沿所述上轴承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环状部与所述第二轴颈段固定连接。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贵张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