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2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轮胎,提高环形跑道行驶之类的高负荷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排水性能。轮胎(1)具有胎面部(2)。胎面部(2)包含与第1陆地部(7)依次邻接的第2陆地部(8)、第3陆地部(9)。在第2陆地部(8)设置有多个第2横沟(31)。在第3陆地部(9)设置有多个第3刀槽(41)。在俯视观察胎面时,第2横沟(31)形成为完全包含使第3刀槽(41)沿着其长度方向延长至第2陆地部(8)上而得的假想延长线(41c)。在第3陆地部(9)除了第3刀槽(41)之外不设置横穿第3陆地部(9)的刀槽(6)以及横沟(5)。(6)以及横沟(5)。(6)以及横沟(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公开涉及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被指定的轮胎。在该轮胎的胎面部,从内侧胎面端向车辆外侧依次设置有第2主沟、第1主沟以及第3主沟。而且,特定上述第1主沟至第3主沟的配置,并且使上述第3主沟的沟宽小于上述第1主沟以及上述第2主沟的沟宽。这样的轮胎维持环形跑道等的高负荷行驶时的干路抓地性能,并且发挥优越的湿地性能。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67717号公报
[0004]近年来,期望进一步提高环形跑道行驶之类的高负荷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排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是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环形跑道行驶之类的高负荷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排水性能的轮胎。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轮胎,其具有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被规定的胎面部,其中,上述胎面部包含:在安装于车辆时分别位于车辆外侧以及车辆内侧的第1胎面端以及第2胎面端、和在上述第1胎面端与上述第2胎面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主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具有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被规定的胎面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部包含:在安装于车辆时分别位于车辆外侧以及车辆内侧的第1胎面端以及第2胎面端;和在所述第1胎面端与所述第2胎面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主沟,所述多个主沟包含:沟中心线位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第2胎面端侧的位置的2条内侧主沟、和沟中心线位于比轮胎赤道靠所述第1胎面端侧的位置的1条外侧主沟,所述胎面部被区分成:位于所述外侧主沟的轮胎轴向的外侧的第1陆地部、和与所述第1陆地部依次邻接的第2陆地部、第3陆地部以及第4陆地部,在所述第2陆地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2陆地部的多个第2横沟,在所述第3陆地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3陆地部的多个第3刀槽,在俯视观察胎面时,所述多个第2横沟形成为完全包含使所述多个第3刀槽沿着其长度方向延长至所述第2陆地部上而得的假想延长线,在所述第3陆地部除了所述多个第3刀槽之外不设置横穿所述第3陆地部的刀槽以及横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主沟包含:第1内侧主沟、和位于比所述第1内侧主沟靠所述第2胎面端侧的第2内侧主沟,在所述第2陆地部设置有从所述第1内侧主沟向所述第1胎面端侧延伸并在所述第2陆地部内形成终端的第2中断横沟,所述第2横沟以及所述第2中断横沟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的朝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中断横沟的轮胎轴向的长度为所述第2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40%~6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陆地部设置有将所述第2中断横沟与所述外侧主沟连接的第2中断刀槽,在俯视观察胎面时,所述第2中断横沟形成为完全包含使所述第2中断刀槽沿着其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江理绪前田敬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