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93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性良好的充气轮胎。充气轮胎(1)设置有:中心主沟(10)以及胎肩主沟(11、12),还设置有:被中心主沟(10)与胎肩主沟(11、12)夹着并向轮胎周向延伸的2个肋(13、14),在肋(13、14)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20、30),其特征在于,在刀槽花纹(20、30)的对置的两壁形成有:开口宽度朝向接地面扩宽的锥面(21、22、31、32),锥面(21、22、31、32)的深度朝向刀槽花纹(20、30)的延长方向而为恒定,刀槽花纹(20、30)在中心主沟(10)呈开口,锥面(21、22、31、32)到达中心主沟(10)。32)到达中心主沟(10)。32)到达中心主沟(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0001]本申请是以日本特许申请2021-121903(申请日:2021年7月26日)为基础,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包含了日本特许申请2021-121903的全部内容。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3]作为装配于小型货车等的充气轮胎,众所周知下述这样一种充气轮胎,即: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3条主沟,分别在轮胎轴向两侧,形成有被2条主沟夹着的肋。还已知这样一种充气轮胎,即:在这些肋设置有沿着轮胎轴向延伸的多个刀槽花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在肋上具有刀槽花纹,能够提高摩擦力,使得充气轮胎的湿地性能等呈现优越。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940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不过,进入到路面、与充气轮胎的胎面表面的轮胎轴向中央附近的部分之间的水难以向外排出,这就成为了水漂现象(hydroplaning)的原因。如上所述,即便在肋具有刀槽花纹,由于刀槽花纹的宽度狭窄,在接地时也会关闭,因此,不怎么有助于排水性。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性优良的充气轮胎。
[0007]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至少设置有轮胎轴向中央的1条中心主沟以及与所述中心主沟的两侧相邻的胎肩主沟,来作为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并且设置有被所述中心主沟与所述胎肩主沟夹着并向轮胎周向延伸的2个肋,在2个所述肋分别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刀槽花纹的对置的两壁形成有:开口宽度朝向接地面扩宽的锥面,所述锥面的深度朝向所述刀槽花纹的延长方向而为恒定,所述刀槽花纹在所述中心主沟呈开口,所述锥面到达所述中心主沟。
[0008]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由于具有上述特征,因此,排水性优良。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充气轮胎的截面图。
[0010]图2是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
[0011]图3是沿着图2中A-A线的截面图(沿着第1刀槽花纹以及第2刀槽花纹的截面图)。
[0012]图4是沿着图2中B-B线的截面图(沿着第1刀槽花纹、第1缺口以及第2缺口的截面图)。
[0013]图5是沿着图2中C-C线的截面图(与第1刀槽花纹的延长方向相正交的面上的截面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C

轮胎中心线;1

充气轮胎;2

胎体帘布;2a

翻卷部分;3

橡胶胎圈包布;
4

带束层;5

带束加强层;6

胎面胶;7

胎侧胶;9

胎圈部;9a

胎圈芯;9b

胎圈外护胶;10

中心主沟;11

外侧胎肩主沟;12

内侧胎肩主沟;13

外侧中间肋;14

内侧中间肋;15

外侧胎肩肋;16

内侧胎肩肋;20

第1刀槽花纹;21

锥面;22

锥面;23

无锥面部分;30

第2刀槽花纹;31

锥面;32

锥面;34

第1缺口;35

第2缺口;36

弯曲部;37

封堵侧部分;40

第1横沟;41

第2横沟;42

第3刀槽花纹;43

连结刀槽花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首先,基于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整体结构。另外,图1所示的只是轮胎轴向的一半,实际的充气轮胎1相对于轮胎中心线C而呈左右对称。图1的上下方向为轮胎径向,左右方向为轮胎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轮胎周向。
[0017]在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轴向两侧(图1中只为右侧)设置有胎圈部9。胎圈部9包括:由钢线构成的胎圈芯9a、以及在胎圈芯9a的径向外侧设置的橡胶制的胎圈外护胶9b。
[0018]1个或者多个胎体帘布2架设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圈部9。胎体帘布2是将与轮胎周向相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帘布帘线利用橡胶进行被覆而成的片状的部件。胎体帘布2在轮胎轴向两侧的胎圈部9之间形成充气轮胎1的骨架形状。此外,胎体帘布2是在胎圈部9周围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进行折返而翻卷到轮胎径向外侧。在向胎体帘布2的轮胎径向外侧翻卷的翻卷部分2a的轮胎轴向外侧的部位设置有橡胶胎圈包布3。
[0019]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1个或者多个带束层4,在带束层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带束加强层5。带束层4是将钢丝制的多个帘线利用橡胶进行被覆而成的部件。带束加强层5是将有机纤维制的多个帘线利用橡胶进行被覆而成的部件。在带束加强层5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胶6。在胎面胶6设置有多个沟而形成出胎面图案。
[0020]另外,在胎体帘布2的轮胎轴向两侧设置有胎侧胶7。胎面胶6与胎侧胶7在支承部(buttress)重叠,但是胎面胶6与胎侧胶7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成为轮胎表面侧。在图1的支承部,胎面胶6成为轮胎表面侧。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在支承部设置有胎翼胶。胎侧胶7的轮胎径向内侧的部分延伸到接近于胎圈部9的位置,且从轮胎轴向外侧包裹橡胶胎圈包布3的一部分。
[0021]除了这些部件之外,根据需要,在充气轮胎1还设置有带束层下衬垫等部件。
[0022]接下来,基于图2~图5,说明充气轮胎1的胎面图案。充气轮胎1决定了向车辆装配的方向(朝向)。向车辆装配的方向通过记号等被记录在轮胎表面。在图2~图4中,左侧在车辆装配时为车辆外侧,右侧在车辆装配时为车辆内侧。
[0023]在胎面胶6设置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宽度较宽的3条主沟10、11、12。作为3条主沟10、11、12,设置了:3条之中的中央的中心主沟10、比中心主沟10更靠向车辆外侧的外侧胎肩主沟11、以及比中心主沟10更靠向车辆内侧的内侧胎肩主沟12。这些主沟10、11、12沿着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另外,中心主沟10处于轮胎中心线C(参照图1)上。
[0024]通过这些主沟10、11、12被划分出而形成4个肋。所谓的肋是指: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陆地部。4个肋包括:被中心主沟10与外侧胎肩主沟11夹着的外侧中间肋13、被中心主沟10与内侧胎肩主沟12夹着的内侧中间肋14、外侧胎肩主沟11与车辆外侧的接地端之间的外侧胎肩肋15、以及内侧胎肩主沟12与车辆内侧的接地端之间的内侧胎肩肋16。另外,所谓的接地端是指:充气轮胎1进行接地时的接地面的轮胎轴向端。
[0025]在外侧中间肋13设置有:相对于轮胎轴向而倾斜地延伸的第1刀槽花纹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至少设置有轮胎轴向中央的1条中心主沟以及与所述中心主沟的两侧相邻的胎肩主沟,来作为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沟,并且设置有被所述中心主沟与所述胎肩主沟夹着并向轮胎周向延伸的2个肋,在2个所述肋分别设置有多个刀槽花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槽花纹的对置的两壁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山光
申请(专利权)人: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