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22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5
提供可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噪音性能的综合性能的轮胎。是具有至少具备构成胎面表面的第一橡胶层和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相邻的第二橡胶层的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2条以上的周向沟槽、由所述周向沟槽以及接地端划分的一对胎肩接地部和位于所述一对胎肩接地部之间的中央接地部,所述第一橡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是由含有橡胶成分的橡胶组合物构成的,从所述胎面部的最表面起至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最外部为止的距离H2相对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最深部的沟深H1之比为0.40~0.90,所述第一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抑制行驶中的轮胎的震动音(噪音)的方法,例如,已知有使充气轮胎的胎面橡胶为双层结构,在其内侧的橡胶层中使用发泡橡胶的方法(专利文献1)。
[0003]另外,近年轮胎市场中,特别对于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有着强烈的要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特开平6

1560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0005]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噪音性能的综合性能的轮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06]经过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轮胎的胎面部中层叠两层以上的橡胶层,且使所述橡胶层的复弹性模量以及周向沟槽的沟深为特定关系,发现能够解决所述课题。
[0007]即,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其为具有至少具备构成胎面表面第一橡胶层和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相邻的第二橡胶层的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2条以上的周向沟槽、由所述周向沟槽以及接地端划分的一对胎肩接地部和位于所述一对胎肩接地部之间的中央接地部,所述第一橡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是由含有橡胶成分的橡胶组合物构成的,从所述胎面部的最表面起至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最外部为止的距离H2(mm)相对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最深部的沟深H1(mm)之比(H2/H1)为0.40~0.90,设所述第一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MPa)为E
*T
、所述第二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MPa)为E
*B
时,E
*B
大于E
*T
,且所述E
*T
相对于所述H2/H1之比(E
*T
/(H2/H1))为6.0以上。
[0008]〔1〕一种轮胎,其具有至少具备构构成胎面表面第一橡胶层和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相邻的第二橡胶层的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2条以上的周向沟槽、由所述周向沟槽以及接地端划分的一对胎肩接地部和位于所述一对胎肩接地部之间的中央接地部,所述第一橡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是由含有橡胶成分的橡胶组合物构成的,从所述胎面部的最表面起至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最外部为止的距离H2(mm)相对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最深部的沟深H1(mm)之比(H2/H1)为0.40~0.90,以所述第一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MPa)为E
*T
、所述第二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MPa)为E
*B
时,E
*B
大于E
*T
、且所述E
*T
相对于所述H2/H1之比(E
*T
/(H2/H1))为6.0以上。〔2〕上述〔1〕所述的轮胎,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包含含有二氧化硅的填充剂,所述填充剂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
〔3〕上述〔1〕或〔2〕所述的轮胎,具有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相邻的第三橡胶层。〔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内周面具有选自密封胶层、降噪体以及立体网眼结构体构成的群组的1种以上的低密度部件。〔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中的聚合物量为40质量%以下,且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中的聚合物量多于构成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中的聚合物量。〔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轮胎截面宽度为205mm以上。〔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接地面中的接地部面积比为60~80%。〔8〕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接地面中接地部面积比以轮胎赤道面为中心呈非对称。〔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轮胎赤道面中不存在所述周向沟槽,且从轮胎赤道面到车辆内侧方向最近的所述周向沟槽的沟缘为止的距离,不同于与从轮胎赤道面到车辆外侧方向最近的所述周向沟槽的沟缘为止的距离。〔10〕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胎肩接地部中的沟面积比大于所述中央接地部中的沟面积比。〔11〕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至少一个所述接地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从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加。〔12〕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设安装于车辆时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周向沟槽的胎面表面中的沟宽为L0、安装于车辆时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周向沟槽的沟底的最深部的95%位置的沟宽为L
95
时,L
95
/L0为0.20~0.80。〔13〕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以及构成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的至少其中之一含有烃类树脂。〔14〕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E
*T
为4.0MPa以上。〔15〕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30℃下的tanδ为0.25以下。〔16〕上述〔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25℃以上。〔17〕上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基于JIS K 6253

3:2012,使用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在温度23℃下所测定的肖氏硬度(Hs)为50~80。〔18〕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100%拉伸时的模量大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100%拉伸时的模量。[专利技术效果][0009]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善了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噪音性能的综合性能的轮胎。
附图说明
[0010]【图1】就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2】将胎面压在平坦表面上时轮胎的接地面的模式图。【图3】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接地面的模式图。【图4】其他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接地面的模式图。【图5】展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6】展示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胎面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符号说明][0011]1 胎面部2 接地部4 接地部的延长线5 周向沟槽的沟底的最深部的延长线6 第一层7 第二层8 第三层9 第二层的最外部的延长线10 胎面表面11、12、13、14 周向沟槽15 周向沟槽的沟槽壁16 外侧胎肩接地部17 内侧胎肩接地部18 外侧中央接地部19 内侧中央接地部20 中央接地部21 胎肩横沟22 胎肩刀槽23 中央刀槽31 胎圈芯32 胎侧壁33 胎圈部34 胎体35 带束36 束带37 凹沟38 轮辋39 降噪体61 边缘束带62 完整束带C 轮胎赤道面CL 轮胎中心线To 外侧胎面端
Ti 内侧胎面端W 轮胎宽度方向H
1 周向沟槽的沟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胎是具备至少具有构成胎面表面第一橡胶层和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轮胎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其为具有至少具备构成胎面表面的第一橡胶层和与所述第一橡胶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相邻的第二橡胶层的胎面部的轮胎,所述胎面部具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2条以上的周向沟槽、由所述周向沟槽以及接地端划分的一对胎肩接地部和位于所述一对胎肩接地部之间的中央接地部,所述第一橡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是由含有橡胶成分的橡胶组合物构成的,从所述胎面部的最表面起至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最外部为止的距离H2相对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最深部的沟深H1之比H2/H1为0.40~0.90,H1和H2单位为mm,设所述第一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为E
*T
、所述第二橡胶层的30℃下的复弹性模量为E
*B
时,E
*B
大于E
*T
、且所述E
*T
相对于所述H2/H1之比E
*T
/(H2/H1)为6.0以上,复弹性模量的单位为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包含含有二氧化硅的填充剂,所述填充剂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具有与所述第二橡胶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相邻的第三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面部的轮胎内周面中,具有选自密封胶层、降噪体以及立体网眼结构体构成的群组中的1种以上的低密度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中的聚合物量为40质量%以下,且构成所述第一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中的聚合物量多于构成所述第二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中的聚合物量。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轮胎截面宽度为205mm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接地面中的接地部面积比为60~80%。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大地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