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004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椅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轮椅前叉处的隔套与双轴承压装装置。一种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定位组件、第一手持件和第二手持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轴和中空的活动套,所述固定轴一端用于与第一手持件联动,所述固定轴偏离第一定位结构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中部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压块具有贯穿第二限位部和定位凸起的让位孔,所述活动套螺纹配合在固定轴另一端,所述活动套用于与第二手持件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需要考虑隔套摆放位置,便于进行隔套与轴承压装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轮椅装配
,具体涉及轮椅前叉处的隔套与双轴承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轮椅的前叉100处具有隔套200,隔套1两端都需要压入一个轴承。通常是在完成前叉100、隔套200和轮椅架300的焊接后再进行轴承的压装,但前叉100 是倾斜延伸的,固定有前叉100的轮椅架300上下表面也不是水平的,难以将轮椅架300 放置在平台上再通过压机进行轴承的压装,需要用小锤逐个将轴承敲入隔套内,隔套200 两端处的轴承压装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考虑隔套摆放位置,便于进行隔套与轴承压装的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定位组件、第一手持件和第二手持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轴和中空的活动套,所述固定轴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手持件配合以实现固定轴与第一手持件联动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固定轴偏离第一定位结构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中部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压块具有贯穿第二限位部和定位凸起的让位孔,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径和第二限位部外径均小于隔套端部内径,所述活动套螺纹配合在固定轴另一端,所述活动套设有与第二手持件配合并实现活动套与第二手持件联动的第二定位结构。
[0005]使用时,现将一个轴承套设在固定轴上,随后使固定轴穿过隔套并使该轴承临近隔套的另一端,随后将另一个轴承套设在固定轴另一端上,然后再依次进行固定轴上压块、活动套的套设,然后使两个轴承都预定位在隔套端部,使轴承的端面伸入隔套端部倒角处,最后分别在固定轴两端分别配合一个手持件,第一手持件用于限制固定轴转动,第二手持件用于带动活动套转动,从而使活动套轴向移动以进行轴承的压装。其中,第一手持件和第二手持件的结构可为现有任意一种用于限制轴转的的结构,比如扳手结构等。隔套两端的轴承均靠手持,不需要将隔套放置在平台上,不需要考虑隔套的位置,便于进行隔套与轴承压装。
[0006]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凸起截面外缘呈圆形,所述定位凸起的轴向长度大于轴承的轴向长度。通过定位凸起对轴承进行径向限位,便于轴承与隔套安装槽的对准。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固定轴端部截面外缘呈正多边形的外壁,所述第一手持件具有用于套设在固定轴端部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一定位缺口。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活动套截面外缘呈正多边形的外壁,所述第二手持件具有用于套设在活动套端部的第二定位孔或第二定位缺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轴沿轴向依次包括一段、二段、三段和四段,所述一段具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二段具有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三段的内径小于压块的内径,所述二段偏离第一限位部并远离一段处外径大于三段外径并小于轴承内径,所述四段具有外螺纹结构以与所述活动套配合。二段做厚以对轴承进行径向限位,以便于轴承对隔套安装槽的对准。
[0010]本技术具有不需要考虑隔套摆放位置,便于进行隔套与轴承压装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轮椅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组件与隔套配合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4]由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包括定位组件、第一手持件和第二手持件,第一手持件呈扳手状,第二手持件由转接头2和电动起子构成。
[0015]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轴3和中空的活动套4,固定轴3下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手持件配合以实现固定轴3与第一手持件联动的第一定位结构,固定轴3偏离第一定位结构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限位部31,固定轴3上套设有压块32,压块32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21中部具有定位凸起322,压块32具有贯穿第二限位部321 和定位凸起322的让位孔,第一限位部31外径和第二限位部321外径均小于隔套200端部内径,活动套4螺纹配合在固定轴3另一端,活动套4外壁设有与第二手持件配合并实现活动套4与第二手持件的转接头2联动的第二定位结构。
[0016]第一定位结构包括位于固定轴3端部截面外缘呈正多边形的外壁,第一手持件具有用于套设在固定轴3下端的第一定位缺口,第一定位缺口截面内缘形状构成针多边形。第二定位结构包括活动套4截面外缘呈正多边形的外壁,第二手持件的转接头2具有用于套设在活动套4端部的第二定位孔。其中,第二手持件也可以做成扳手状,依靠人力实现轴承的压装。
[0017]其中,定位凸起322截面外缘呈圆形,定位凸起322的轴向长度大于轴承的轴向长度。固定轴3沿轴向依次包括一段301、二段302、三段303和四段304,一段301具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二段302具有所述第一限位部31,三段303的内径小于压块32的内径,二段302离第一限位部31并远离一段301处外径大于三段303外径并小于轴承内径,四段304具有外螺纹结构以与活动套4配合。
[0018]本技术具有不需要考虑隔套摆放位置,便于进行隔套与轴承压装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第一手持件和第二手持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轴和中空的活动套,所述固定轴一端设有用于与第一手持件配合以实现固定轴与第一手持件联动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固定轴偏离第一定位结构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中部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压块具有贯穿第二限位部和定位凸起的让位孔,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径和第二限位部外径均小于隔套端部内径,所述活动套螺纹配合在固定轴另一端,所述活动套设有与第二手持件配合并实现活动套与第二手持件联动的第二定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用隔套内双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截面外缘呈圆形,所述定位凸起的轴向长度大于轴承的轴向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姗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联宜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