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涉及汽车零件检测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振动上料盘、输送机构和检测分选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输送线,检测分选机构包括位于两条输送线的输送末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滑板,滑板上设置环形涡流探伤仪,滑板上设置有不良品落料口,滑板上位于落料口的边侧设置有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环形涡流探伤仪一侧的滑板上设置有隔板,滑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闸板组件和第二闸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微小产品的自动裂纹检测及分选,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还具有检测效率高的优点。率高的优点。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对汽车的外型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汽车的机械性能也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对汽车内部零配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生产时需要对汽车零配件进行表观裂纹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通常是人工手持涡流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98841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裂纹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检测基座、零件铺设框架以及检测架,所述零件铺设框架平铺在检测基座上,所述检测架安置于检测基座上,所述检测架上设有喷粉结构;上述喷粉结构,其主要包括:电动直线模组平移台、移动基板、伸缩电机、安装架、粉尘箱以及喷头,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
本案利用在零件表面涂刷磁粉,其后利用线圈或者铜棒对产品进行通电充磁后,并将充磁产品放在紫色荧光灯下进行检查,有裂纹的产品在裂纹处荧光粉会聚集到一起,显示为绿色的光芒。
[0004]上述检测装置虽然实现了汽车零配件外观裂纹的自动检测,检测时需要手动将零件放置于零件铺设框架上,无法实现零件的连续上料,检测效率依然不高,当待检产品的尺寸较小时则无法将其准确放置在零件铺设框架上,使得检测精度难以保证。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可以实现微小产品的自动裂纹检测及分选,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还具有检测效率高的优点。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振动上料盘、输送机构和检测分选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输送线,所述振动上料盘具有两个输出口,两个所述输出口分别位于两条输送线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检测分选机构包括位于两条输送线的输送末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机架上的滑板,所述滑板上靠近每条输送线的输送末端分别设置环形涡流探伤仪,所述环形涡流探伤仪具有供产品通过的检测通道,所述滑板远离环形涡流探伤仪的一端设置有不良品落料口,所述滑板上位于落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围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围板、下侧设置有第三围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围板与第一挡板之间围成有第一下料滑槽,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围板之间围成有第二下料滑槽,靠近环形涡流探伤仪一侧且位于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对称线上的所述滑板上设置有隔板,所述滑板上位于第一围板的上侧设置有可偏转于第一围板和隔板之间的第一闸板组
件、位于第二围板的上侧设置有可偏转于第二围板和隔板之间的第二闸板组件。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闸板组件和第二闸板组件均包括固定在滑板底部的旋转气缸和固定在旋转气缸输出端上的闸板。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涡流探伤仪与输送线之间设置有导料滑槽。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包括输送支架、分别转动连接在输送支架两端的带轮、传动连接于两个带轮之间的输送皮带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输送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带轮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支架的顶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输送挡板。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板上位于第一下料滑槽和第二下料滑槽的末端分别连接有出料槽板。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工作时,振动上料盘分别向两条输送线振动上料,其中一条输送线上的产品输送至其中一个环形涡流探伤仪的一侧时,产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检测通道,当检测为良品时,第一闸板组件朝向隔板偏转,产品由第一下料滑槽流出,当检测为不良品时,第一闸板组件朝向第一挡板偏转以将第一下料滑槽封堵,产品由不良品落料口流出,可以实现微小产品的自动裂纹检测及分选,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另一条输送线上的产品检测分选方式和上述方式相同,可以同时实现双工位检测分选,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中输送和检测分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机架;2、振动上料盘;3、输送机构;31、输送线;4、检测分选机构;41、滑板;42、环形涡流探伤仪;43、第一围板;44、第二围板; 45、第三围板;46、第一挡板;47、第二挡板;48、隔板;49、第一闸板组件;490、第二闸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包括机架1、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振动上料盘2、输送机构3和检测分选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输送线31,所述振动上料盘2具有两个输出口,两个所述输出口分别位于两条输送线31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检测分选机构4包括位于两条输送线31的输送末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机架1 上的滑板41,所述滑板41上靠近每条输送线31的输送末端分别设置环形涡流探伤仪42,所述环形涡流探伤仪42具有供产品通过的检测通道。所述滑板41远离环形涡流探伤仪42的一端设置有不良品落料口,所述滑板41上位于落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围板4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围板44、下侧设置有第三围板45,所述滑板4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
板46和第二挡板47,所述第一围板43与第一挡板46之间围成有第一下料滑槽,所述第二挡板47和第二围板44之间围成有第二下料滑槽。靠近环形涡流探伤仪42一侧且位于第一围板43和第二围板44对称线上的所述滑板41上设置有隔板48,所述滑板41上位于第一围板43的上侧设置有可偏转于第一围板43和隔板48之间的第一闸板组件49、位于第二围板44的上侧设置有可偏转于第二围板44和隔板48之间的第二闸板组件490。
[0018]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环形涡流探伤仪42采用现有技术,其具体包括环形座和贴合设置在环形座内侧壁上的涡流传感器。
[0019]工作时,振动上料盘2分别向两条输送线31振动上料,其中一条输送线 31上的产品输送至其中一个环形涡流探伤仪42的一侧时,产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检测通道,当检测为良品时,第一闸板组件49朝向隔板48偏转,产品由第一下料滑槽流出,当检测为不良品时,第一闸板组件49朝向第一挡板46偏转以将第一下料滑槽封堵,产品由不良品落料口流出,可以实现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零配件自动分选探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依次设置在机架(1)上的振动上料盘(2)、输送机构(3)和检测分选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两条并列设置的输送线(31),所述振动上料盘(2)具有两个输出口,两个所述输出口分别位于两条输送线(31)的输入端的上方,所述检测分选机构(4)包括位于两条输送线(31)的输送末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的滑板(41),所述滑板(41)上靠近每条输送线(31)的输送末端分别设置环形涡流探伤仪(42),所述环形涡流探伤仪(42)具有供产品通过的检测通道,所述滑板(41)远离环形涡流探伤仪(42)的一端设置有不良品落料口,所述滑板(41)上位于落料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围板(4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围板(44)、下侧设置有第三围板(45),所述滑板(4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46)和第二挡板(47),所述第一围板(43)与第一挡板(46)之间围成有第一下料滑槽,所述第二挡板(47)和第二围板(44)之间围成有第二下料滑槽,靠近环形涡流探伤仪(42)一侧且位于第一围板(43)和第二围板(44)对称线上的所述滑板(41)上设置有隔板(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祖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斯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