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23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炉体内的热屏的下端开口直径设置为3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硅生产
,具体为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硅单晶生产中常加入一定量的掺杂剂以满足对其电性能的要求,常见的掺杂剂有:硼、磷、砷和锑。由于片间电阻率对于后道工艺的电性参数有较大影响,片间电阻率分布范围越窄,则电性能越稳定,工艺可控性越高。因此,重掺磷、重掺砷、重掺锑轴向电阻率偏差越低越好。常规掺磷、掺砷、掺锑单晶轴向电阻率头尾比1.5以上,其中(最高电阻率

最低电阻率)/最低电阻率>40%。现有技术中也有可以降低电阻率的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2162124A的专利《一种提高重掺砷单晶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方法》中介绍了通过控制炉压和Ar气流量来改善轴向电阻率偏差的方法,但是仅靠炉压和气流量的控制,轴向电阻率偏差仅能做到<28%,显然是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向电阻率偏高的问题,可以将轴向电阻率偏差控制在15%以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炉体内的热屏的下端开口直径设置为300

360mm,将炉体拆开,记录籽晶的初始位置的底部与热屏的下端开口平面之间的第一距离;生产前根据之前记录的第一距离将籽晶下降至底面与热屏的下端开口齐平的位置,再下降第二距离,炉体内盛放有溶液的埚位上升,直到籽晶的底面与溶液刚好接触;开始拉晶,籽晶向上移动拉近籽晶底面与热屏的下端开口之间的距离,籽晶向上拉近的距离变化具体如下:
[0005]当单晶凝固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0mm,最多0mm;
[0006]当单晶凝固1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2mm,最多4mm;
[0007]当单晶凝固2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4mm,最多6mm;
[0008]当单晶凝固3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6mm,最多8mm;
[0009]当单晶凝固4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8mm,最多10mm;
[0010]当单晶凝固5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0mm,最多12mm;
[0011]当单晶凝固6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1mm,最多14mm;
[0012]当单晶凝固7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2mm,最多16mm;
[0013]当单晶凝固8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3mm,最多18mm。
[0014]炉体内压力随着拉晶过程而变化,炉体内压力的具体变化如下:
[0015]当单晶凝固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25Torr,最高40Torr;
[0016]当单晶凝固1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25Torr,最高45Torr;
[0017]当单晶凝固2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25Torr,最高55Torr;
[0018]当单晶凝固3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30Torr,最高60Torr;
[0019]当单晶凝固4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35Torr,最高65Torr;
[0020]当单晶凝固5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40Torr,最高65Torr;
[0021]当单晶凝固6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45Torr,最高65Torr;
[0022]当单晶凝固7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50Torr,最高65Torr;
[0023]当单晶凝固80%时,炉体内压力最低55Torr,最高65Torr。
[0024]获得的掺砷硅单晶的轴向电阻率均匀度:(最高电阻率

最低电阻率)/最低电阻率<15%;
[0025]或获得的掺磷硅单晶的轴向电阻率均匀度:(最高电阻率

最低电阻率)/最低电阻率<10%。
[002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距离为25

45mm。
[0027]作为优选,所述的籽晶上升由自动液位控制设备控制。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通过控制热屏口径的大小控制气体流速,从而控制掺杂剂挥发量;2、在拉晶开始阶段,通过控制热屏底部到熔液液面位置,控制初始掺杂剂挥发量,保证单晶头部电阻率;3、通过控制等径过程热屏底部到熔液液面位置相对移动量来控制挥发速度,从而控制单晶电阻率;4、通过炉压的调整增强等径过程对于掺杂剂挥发量的控制。通过以上4点,将轴向电阻率偏差控制在15%以内。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起始状态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籽晶与溶液液面贴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拉晶状态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籽晶,2、热屏,3、溶液,a、第二距离,b、第一距离,S、下端开口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轴向电阻率偏高的问题,实现将轴向电阻率偏差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炉体内的热屏2的下端开口直径S设置为300

360mm,下端开口直径S这样设置有利于控制穿过热屏2的气流的流速,接着将炉体拆开,记录籽晶1的初始位置的底部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平面之间的第一距离b;生产前根据之前记录的第一距离b将籽晶1下降至底面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齐平的位置,这样能保证在视线被遮挡的情况下籽晶1能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齐平,然后就是控制籽晶1下降第二距离a,所述的第二距离a为25

45mm,第二距离a可以控制初始掺杂剂挥发量,保证单晶头部电阻率,接着炉体内盛放有溶液3的埚位上升,直到籽晶1的底面与溶液3刚好接触;开始拉晶,籽晶1向上移动拉近籽晶1底面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籽晶1上升由自动液位控制设备控制,
籽晶1向上拉近的距离变化具体如下:
[0037]当单晶凝固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0mm,最多0mm;
[0038]当单晶凝固1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2mm,最多4mm;
[0039]当单晶凝固2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4mm,最多6mm;
[0040]当单晶凝固3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6mm,最多8mm;
[0041]当单晶凝固4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8mm,最多10mm;
[0042]当单晶凝固50%时,籽晶底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磷、掺砷单晶改善轴向电阻率均匀性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炉体内的热屏(2)的下端开口直径(S)设置为300

360mm,将炉体拆开,记录籽晶(1)的初始位置的底部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平面之间的第一距离(b);生产前根据之前记录的第一距离(b)将籽晶(1)下降至底面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齐平的位置,再下降第二距离(a),炉体内盛放有溶液(3)的埚位上升,直到籽晶(1)的底面与溶液(3)刚好接触;开始拉晶,籽晶(1)向上移动拉近籽晶(1)底面与热屏(2)的下端开口之间的距离,籽晶(1)向上拉近的距离变化具体如下:当单晶凝固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0mm,最多0mm;当单晶凝固1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2mm,最多4mm;当单晶凝固2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4mm,最多6mm;当单晶凝固3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6mm,最多8mm;当单晶凝固4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8mm,最多10mm;当单晶凝固5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0mm,最多12mm;当单晶凝固6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1mm,最多14mm;当单晶凝固7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2mm,最多16mm;当单晶凝固80%时,籽晶底部与热屏底部拉近最少13mm,最多18mm。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宋杰梁兴勃郑铁波何永增王少辉牛鹏举程建国龚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瑞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