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40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包括支撑脚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位置上活动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体,且定位盒体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且筒体与定位盒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定位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均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滑动连接有第一U形板,第一U形板的前壁上安装有L形定位板,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缸、L形板、L形定位板等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是相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有效的定位,同时可实现对其夹持的力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使得其能够精准的进行定位,可有效的提高其定位效率。的提高其定位效率。的提高其定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夹具,具体为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是变更转速比和运动方向的装置,其用于汽车、拖拉机、船舶、机床和各种机器上,用来按不同工作条件改变由主动轴传到从动轴上的扭矩、转速和运动方向,齿轮传动的变速箱一般由箱壳和若干齿轮对组成,而壳体是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变速箱壳体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装配斜孔,这就要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定位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夹具在使用时只是对进行夹持,不能对夹持的力度进行调节,同时其方向是固定的,不能实现对其方向进行便捷的调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包括支撑脚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位置上活动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体,且定位盒体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且筒体与定位盒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定位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均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滑动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的前壁上安装有L形定位板,所述第一U形板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前壁上铰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后侧靠近底部处铰接在定位盒体的后侧内壁上,两个所述L形板相对的一侧铰接有同一个第二U形板,所述筒体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两个与第二U形板相匹配的第二导轨;
[0005]所述第二U形板的前壁上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定位盒体的后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的推杆底端与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盒体的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框体,两个所述框体内均铰接有防护盒体。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外套设有调节盒体,且调节盒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与调节盒体的顶部活动连接,且所述筒体的底部穿过第一轴承的内圈,并通过第二轴承与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筒体位于调节盒体内的位置上套接有大齿轮,且大齿轮的右侧啮合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顶部通过转轴和第三轴承与调节盒体的内腔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调节盒体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小齿轮顶部上的转轴顶端穿过轴承的内圈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上均安装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部和底部上均开设有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上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真空吸盘。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L形定位板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护垫,且两个L形定位板以定位盒体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U形板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导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00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缸、L形板、L形定位板等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是相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有效的定位,同时可实现对其夹持的力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使得其能够精准的进行定位,可有效的提高其定位效率;
[0014]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伺服电机、小齿轮和大齿轮等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其方向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实现从不同方向上对其进行操作,达到方向调节便捷的目的,以便其能够更好的装配斜孔,可有效的提高其装配斜孔的效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第一U形板的局部侧视图;
[0019]图4是图2中第二U形板的局部俯视图;
[0020]图5是图2中L形定位板的局部俯视图。
[0021]图中:1、底座;2、筒体;3、调节盒体;4、伺服电机;5、定位盒体;6、框体;7、防护盒体;8、真空吸盘;9、固定板;10、气缸;11、连接块;12、L形板;13、第一U形板;14、L形定位板;15、第一导轨;16、横板;17、第二U形板;18、大齿轮;19、第二导轨;20、小齿轮;21、第一滑块;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块;24、第二滑槽;25、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5所示,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包括支撑脚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中间位置上活动连接有筒体2,筒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体5,且定位盒体5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且筒体2与定位盒体5的内部相连通,定位盒体5的左右两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均安装有第一导轨15,第一导轨15的外滑动连接有第一U形板13,第一U形板13的内腔顶部和底部上均安装有第一滑块21,且第一导轨15的顶部和底部上均开设有第一滑块21相匹配的第一滑槽22,第一U形板13的前壁上安装有L形定位板14,两个L形定位板
14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护垫25,且两个L形定位板14以定位盒体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一U形板13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的前壁上铰接有L形板12,L形板12的后侧靠近底部处铰接在定位盒体5的后侧内壁上,两个L形板12相对的一侧铰接有同一个第二U形板17,筒体2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两个与第二U形板17相匹配的第二导轨19,第二U形板17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第二滑块23,且第二导轨19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23相匹配的第二滑槽24;
[0024]其中,第二U形板17的前壁上安装有横板16,横板1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安装在定位盒体5的后侧内壁上,固定板9的底部上安装有气缸10,气缸10上的推杆底端与横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9的顶部上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真空吸盘8;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气缸10、L形板12、L形定位板14等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是相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有效的定位,同时可实现对其夹持的力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使得其能够精准的进行定位,可有效的提高其定位效率;
[0026]其中,筒体2外套设有调节盒体3,且调节盒体3的底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包括支撑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中间位置上活动连接有筒体(2),所述筒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体(5),且定位盒体(5)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且筒体(2)与定位盒体(5)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定位盒体(5)的左右两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均安装有第一导轨(15),所述第一导轨(15)的外滑动连接有第一U形板(13),所述第一U形板(13)的前壁上安装有L形定位板(14),所述第一U形板(13)的底部安装有连接块(11),且连接块(11)的前壁上铰接有L形板(12),所述L形板(12)的后侧靠近底部处铰接在定位盒体(5)的后侧内壁上,两个所述L形板(12)相对的一侧铰接有同一个第二U形板(17),所述筒体(2)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两个与第二U形板(17)相匹配的第二导轨(19);所述第二U形板(17)的前壁上安装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安装在定位盒体(5)的后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上安装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上的推杆底端与横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盒体(5)的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框体(6),两个所述框体(6)内均铰接有防护盒体(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装配斜孔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外套设有调节盒体(3),且调节盒体(3)的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娟王勇陈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林金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