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35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电极模块和充电模块。壳体设有收容腔和开口,开口连通收容腔和外界环境。电极模块包括安装组件、弹性组件和电极,其中,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安装于开口处,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收容腔内,电极于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电极至少部分从开口伸出,电极可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滑动,弹性组件分别与安装组件和电极连接,弹性组件用于向电极施加作用力,以使电极在未受到其它作用力时保持于第一预设位置。充电模块设置于收容腔内,充电模块与电极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改善目前电极与机器人对接时,电极与机器人硬抵接,容易损坏机器人或者电极的现状。电极的现状。电极的现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自动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价格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多领域使用机器人来替代人工,例如:应用于酒店、餐厅的配送机器人,应用于仓库的仓储机器人等等。而机器人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定,其携带的电池通过不会太大,因此,机器人在检测到自己的电池电量不足时,会自动寻找充电桩,并且与充电桩对接进行充电。
[0003]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充电桩包括壳体、充电模块和电极,壳体设置有腔体以及与腔体连通的开口,充电模块设置于腔体内,电极与充电模块连接,电极从开口伸出,并且电极固定于开口处,当电极与机器人对接时,电极与机器人硬抵接,容易损坏机器人或者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能够改善目前电极与机器人对接时,电极与机器人硬抵接,容易损坏机器人或者电极的现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电极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壳体设有收容腔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电极模块包括安装组件、弹性组件和电极,其中,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极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电极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电极可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安装组件和电极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向电极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电极在未受到其它作用力时保持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传感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电极是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0007]可选地,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极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所述第一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柱可相对于第一滑孔滑动,所述第二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滑柱可相对于第二滑孔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表面。
[0008]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柱,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安
装板。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部面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面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限位槽的槽底。
[0010]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柱,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安装板。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动部面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三限位槽的槽底,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面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表面设置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收容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第四限位槽的槽底。
[0012]可选地,所述传感组件包括第一接触传感器和第二接触传感器,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当所述第一滑动部抵接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抵接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时,确定所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0014]可选地,所述电极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反的所述电极。
[0015]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电极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壳体设有收容腔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电极模块包括安装组件、弹性组件和电极,其中,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极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电极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电极可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安装组件和电极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向电极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电极在未受到其它作用力时保持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所述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极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电极在受力滑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后可以与所述充电模块之间通路进行充电,在充电结束后,所述弹性组件向所述电极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电极回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同时,所述电极在未受到其它作用力时保持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从而改善目前电极与机器人对接时,电极与机器人硬抵接,容易损坏机器人或者电极的现状。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另一部分示意图;
[002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安装板的立体图。
[0023]充电装置100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壳体10弹性组件22开口11第一弹性件221电极模块20第二弹性件222安装组件21电极23第一安装板211电极本体231第二安装板212第一滑动部232第二限位槽2121第一滑孔2321第四限位槽2122第一限位槽2322限位筋2123第二滑动部233第一固定板213第二滑孔2331第二固定板214第三限位槽2332第一滑柱215传感组件40第二滑柱216第一接触传感器41充电模块30第二接触传感器42
具体实施例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有收容腔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收容腔和外界环境;电极模块,包括安装组件、弹性组件和电极,其中,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开口处,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极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电极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电极可于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弹性组件分别与所述安装组件和电极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向电极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电极在未受到其它作用力时保持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传感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所述传感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电极是否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本体、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极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所述第一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柱可相对于第一滑孔滑动,所述第二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滑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滑柱可相对于第二滑孔滑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柱,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舸陈炜燃李大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