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44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辆后叉结构。包括第一后叉,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后叉一端连接有第一球面副;第二后叉,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后叉配置于所述第一后叉一侧,并在与所述第一球面副端位置相对应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球面副;以及中轴,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后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后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第一后叉与所述第二后叉之间形成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车架之间采用球面形式的活动连接,结合中间轴的连接,以在受到路面激励的时候会自动调整一定角度,后轮亦可偏转相应角度,提高轮胎与不平路面的贴合度,提高稳定性,使操作者在越野路面上更好掌控车辆。在越野路面上更好掌控车辆。在越野路面上更好掌控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叉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后叉
,尤其是车辆后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后叉结构通常为整体式,其仅有一个旋转自由度,只能被动的接收路面反馈。
[0003]如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专利文献CN216185782U,该公开文献的图3中较为清楚了表示了现有常见的后叉结构,即后叉为整体式,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左部位、中间件及右部位,该种结构仅能够与后轮一起根据转动连接点上下动作。
[0004]该种结构的后叉配合减震件可满足于一般车型,但对于越野车型,如何进一步的提升操控性是设计者时刻想要攻克的难点,由此,申请人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车辆后叉结构,在受到路面激励的时候会自动调整一定角度,提高稳定性,使操作者在越野路面上更好掌控车辆。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车辆后叉结构,包括
[0008]第一后叉,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后叉一端连接有第一球面副;
[0009]第二后叉,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后叉配置于所述第一后叉一侧,并在与所述第一球面副端位置相对应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球面副;
[0010]以及
[0011]中轴,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后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后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第一后叉与所述第二后叉之间形成连接关系。
[001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后叉与车辆车轮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后叉与车辆车轮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0013]所述第一后叉及所述第二后叉通过对应的安装孔与车辆车轮相连,当车辆车轮受力需偏转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后叉及所述第二后叉通过前端的球面副以及与中轴的连接配合关系随车辆后轮扭转相应角度。
[001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长槽孔。
[001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后叉通过所述第一球面副连接于车辆一侧的车架上;所述第二后叉通过所述第二球面副连接于车辆另一侧的车架上。
[001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后叉及所述第二后叉的形状、尺寸均相同。
[001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后叉的长度范围为0.5

1.5m;所述第一后叉的壁厚范围为0.5mm

2cm;所述第二后叉的长度范围为0.5

1.5m;所述第二后叉的壁厚范围为0.5mm

2cm。
[001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中轴上转动配置有连接附件,所述连接附件与减震单元
相连和/或通过若干连接件与安装于车辆车架上的连接轴相连。
[001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中轴上配置有定位附件,所述定位附件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后叉内侧壁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后叉内侧壁上;
[0020]所述中轴包括定位头部及螺纹部,所述定位头部的内侧壁抵靠于所述第一后叉外侧壁上,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第二后叉后与一螺帽螺纹连接并在锁紧时与所述定位附件相配合以限位所述第一后叉与所述第二后叉。
[002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中轴上配置有定位附件,所述定位附件包括依次抵接的第一定位单元、第一套件、第二套件及第二定位单元;
[0022]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外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后叉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外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后叉内壁上;
[0023]所述第一套件及所述第二套件至少部分部位延伸至所述连接附件内,并在各自延伸至所述连接附件内的部位上配置有轴承;
[0024]所述中轴包括定位头部、光杆部及螺纹部,所述定位头部的内侧壁抵靠于所述第一后叉外侧壁上,所述定位附件配置于所述光杆部处,所述螺纹部穿过所述第二后叉后与一螺帽螺纹连接并在锁紧时与所述定位附件相配合以限位所述第一后叉与所述第二后叉。
[002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套件及所述第二套件上分别套装有用以填充与所述轴承之间间隙的套圈;
[0026]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0027]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外端的直径大于其内端的直径;
[0028]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外端的直径大于其内端的直径;
[0029]所述第一套件与所述第二套件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0030]所述第一套件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内端的直径相同且大于所述连接附件的孔的孔径;
[0031]所述第二套件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内端的直径相同且大于所述连接附件的孔的孔径。
[00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3]本技术与车架之间采用球面形式的活动连接,结合中间轴的连接,以在受到路面激励的时候会自动调整一定角度,后轮亦可偏转相应角度,提高轮胎与不平路面的贴合度,提高稳定性,使操作者在越野路面上更好掌控车辆。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示意图。
[0036]图3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
[0037]图4为本技术第一定位单元示意图。
[0038]图5为本技术第一套件示意图。
[0039]图6为本技术与后轮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0040]图7为本技术安装于车架及后轮上的状态示意图。
[0041]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3]参见图1

图8,车辆后叉结构,包括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及中轴3,中轴3用以使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形成连接关系,三者为组合式结构,不同于整体式的固定连接形式。
[0044]如图2所示,第一后叉1包括有第一连接孔11,第二后叉2包括有第二连接孔21,中轴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21处,本实施例中,中轴3包括有定位头部31、光杆部32及螺纹部33,亦可直接采用长条的螺杆,在中轴3安装时,定位头部31的内侧壁抵靠于第一后叉1外侧壁上,螺纹部33则穿过第二后叉2的第二连接孔21后与螺帽34螺纹连接,通过螺帽34螺纹锁紧的方式以定位中间轴3与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横向的限定了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的相对位置。
[0045]中轴3的定位头部31及与螺帽34的配合在外向限定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本实施例中,还具有在内向上限定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的定位附件。
[0046]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定位附件安装于中轴3上位于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2之间的部位上,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轴3上位于第一后叉1、第二后叉3之间的部位均为光杆部。
[0047]定位附件可为整体式结构,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后叉1内侧壁与第二后叉2内壁上,与中轴3配合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后叉,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后叉一端连接有第一球面副;第二后叉,其包括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后叉配置于所述第一后叉一侧,并在与所述第一球面副端位置相对应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球面副;以及中轴,所述中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后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后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第一后叉与所述第二后叉之间形成连接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叉与车辆车轮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后叉与车辆车轮相连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后叉及所述第二后叉通过对应的安装孔与车辆车轮相连,当车辆车轮受力需偏转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后叉及所述第二后叉通过前端的球面副以及与中轴的连接配合关系随车辆后轮扭转相应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长槽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叉通过所述第一球面副连接于车辆一侧的车架上;所述第二后叉通过所述第二球面副连接于车辆另一侧的车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叉及所述第二后叉的形状、尺寸均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叉的长度范围为0.5

1.5m;所述第一后叉的壁厚范围为0.5mm

2cm;所述第二后叉的长度范围为0.5

1.5m;所述第二后叉的壁厚范围为0.5mm

2c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上转动配置有连接附件,所述连接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谢燕坤汤汉龙关黎鹏陈云虎张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波罗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