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30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包括CT机的发射端与CT机的接收端,CT机的发射端与CT机的接收端之间设置有介质模块,还包括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上设置有装载介质模块的安装架;介质移送组件,所述介质移送组件将介质模块移送至安装架,所述介质移送组件包括移送模组、位于所述移送模组末端的摆臂以及位于所述摆臂端部的快换公块;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测试驱动模组、位于所述测试驱动模组末端的机械手以及位于所述机械手末端的辐照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CT机在不同介质下的射线屏蔽情况进行测试,无需人工进行介质模块的更换,实现了对CT机的自动化测试,能够通过更换介质模块,对不同机种的CT机进行测试,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CT机测试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CT设备,普遍指CT机,即“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在1971年研制成功,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0003]CT机在生产组装成型之后,需要对其在不同介质下的射线屏蔽性能进行测试,以及介质在不同位置处的射线屏蔽性能,现有的测试方式往往需要人工介入,即操作者需要对介质模块进行手动更换,通过更换不同的介质模块,进行不同机种的测试,这种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效率较低,无法实现对CT机的自动化测试,并且由于CT机的特殊性,人工检测的方式会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包括CT机的发射端与CT机的接收端,CT机的发射端与CT机的接收端之间设置有介质模块,还包括
[0006]测试支架,所述测试支架位于CT机的发射端与CT机的接收端之间,所述测试支架上设置有装载介质模块的安装架;
[0007]介质移送组件,所述介质移送组件将介质模块移送至安装架,所述介质移送组件包括移送模组、位于所述移送模组末端的摆臂以及位于所述摆臂端部的快换公块,所述快换公块上设置有卡接块;
[0008]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测试驱动模组、位于所述测试驱动模组末端的机械手以及位于所述机械手末端的辐照计,所述辐照计对CT机的发射端与CT机的接收端之间进行辐射检测。
[0009]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沿所述测试支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模块上设置有快换母块,所述快换母块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接块扣合。
[0011]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机架,所述测试支架位于所述机架上。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横移模组,所述移送模组及所述测试驱动模组均沿所述横移模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0013]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末端设置有力学传感器与对位结构,所述对位结构包括定位相机与测高传感器。
[0014]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能够对CT机在不同介质下的射线屏蔽情况进行测试,无需人工进行介质模块的更换,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实现了对CT机的自动化测试,并且能够通过更换介质模块,对不同机种的CT机进行测试,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2]图中:10、发射端;20、接收端;30、介质模块;31、快换母块;311、卡槽;40、测试支架;41、安装架;50、介质移送组件;51、移送模组;52、摆臂;53、快换公块;531、卡接块;60、测试组件;61、测试驱动模组;62、机械手;63、辐照计;70、机架;80、横移模组;90、力学传感器;100、对位结构;101、定位相机;102、测高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包括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设置有介质模块30,通过更换不同的介质模块30,对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的射线屏蔽情况进行测试,该测试设备还包括
[0026]测试支架40,测试支架40位于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测试支架40上设置有装载介质模块30的安装架41,安装架41沿测试支架40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安装架41的存在,能够根据不同CT机种的实际测试需求,将介质模块30放置于不同高度的安装架41上,以满足对CT机的测试需求;
[0027]介质移送组件50,介质移送组件50将介质模块30移送至安装架41,介质移送组件50包括移送模组51、位于移送模组51末端的摆臂52以及位于摆臂52端部的快换公块53,快换公块53上设置有卡接块531,在快换公块53将介质模块30安装完成后,在移送模组51与摆
臂52的配合作用下,将介质模块30移送至对应的安装架41上,再进行测试操作;
[0028]具体地,介质模块30上设置有快换母块31,快换母块31上设有卡槽311,卡槽311与卡接块531扣合,在快换公块53与快换母块31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介质模块30的快换操作,无需人工介入,提高对介质模块30的更换效率,进而提高测试效率。
[0029]本实施例的测试设备还包括测试组件60,测试组件60包括测试驱动模组61、位于测试驱动模组61末端的机械手62以及位于机械手62末端的辐照计63,辐照计63对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进行辐射检测,在介质模块30放置完成之后,在测试驱动模组61与机械手62的配合作用下,将辐照计63移送至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由辐照计63对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进行辐射检测。
[0030]本实施例的测试设备还包括,还包括机架70,测试支架40位于机架70上,机架70上设置有横移模组80,移送模组51及测试驱动模组61均沿横移模组80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移送模组51与测试驱动模组61均为双轴直线模组,结合横移模组80,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机射线屏蔽性能测试设备,包括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设置有介质模块(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支架(40),所述测试支架(40)位于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所述测试支架(40)上设置有装载介质模块(30)的安装架(41);介质移送组件(50),所述介质移送组件(50)将介质模块(30)移送至安装架(41),所述介质移送组件(50)包括移送模组(51)、位于所述移送模组(51)末端的摆臂(52)以及位于所述摆臂(52)端部的快换公块(53),所述快换公块(53)上设置有卡接块(531);测试组件(60),所述测试组件(60)包括测试驱动模组(61)、位于所述测试驱动模组(61)末端的机械手(62)以及位于所述机械手(62)末端的辐照计(63),所述辐照计(63)对CT机的发射端(10)与CT机的接收端(20)之间进行辐射检测。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隆格尔精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