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混悬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40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3
本申请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布洛芬混悬滴剂及其制备方法,混悬滴剂包括布洛芬、助悬剂、pH调节剂、甘油和水,助悬剂包括第一助悬剂和第二助悬剂,第一助悬剂包括黄原胶,第二助悬剂包括预胶化淀粉、羟丙甲纤维素、阿拉伯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中的一种。本申请提供的布洛芬混悬滴剂,通过两种助悬剂复配,可以有效提高混悬体系中分散介质的粘度,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分散均匀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分散均匀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分散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洛芬混悬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药物制剂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布洛芬混悬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布洛芬,其化学名称为:2

(4

异丁基苯基)丙酸,其分子式为:C
13
H
18
O2。其化学结构式为:
[0003][0004]1961年,布洛芬首次被Stewart Adams博士发现,1983年在英国成为第一个可以通过非处方药方式销售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目前已成为全球最畅销的非处方药物之一。
[0005]市面上布洛芬的剂型种类很多,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等。然而对于儿童以及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来说,液体制剂由于其易于服用、发挥药效迅速的特点,依然是这类人群的第一选择。但是,布洛芬水溶性差,这种水不溶性的活性药物在液体制剂中很容易沉降、分层甚至絮凝,因此很难制备得到稳定的、及时可用的布洛芬液体制剂。尤其是对于混悬滴剂这种热力学、动力学不稳定的体系,产品的稳定性更加无法得到保障,患者服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受到影响。
[0006]通过对市售布洛芬混悬滴剂的研究发现,布洛芬混悬滴剂在放置过程中,短时间内外观无变化。但是在放置6个月以上后,会大面积粘度不稳定的情况,布洛芬的溶出速度加快,该现象极易引起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出现差异化,从而使用药的安全带来挑战性。
[0007]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存在稳定性差的缺陷,如何改善布洛芬混悬滴剂稳定性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洛芬混悬滴剂,通过改进配方从而提高布洛芬混悬滴剂的稳定性。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布洛芬混悬滴剂,其包括:布洛芬、助悬剂、pH调节剂、甘油和水,所述助悬剂包括第一助悬剂和第二助悬剂,所述第一助悬剂包括黄原胶,所述第二助悬剂包括预胶化淀粉、羟丙甲纤维素、阿拉伯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中的一种。
[00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助悬剂包括黄原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混合物。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助悬剂和第二助悬剂的质量的比为(1

1.5):1。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洛芬、助悬剂、pH调节剂、甘油的质量比为(4

8):(1

3):(0.12

0.25):(3

7)。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黄原胶与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质量比为(1

1.5):1。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黄原胶与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质量比为1.2:1。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洛芬混悬滴剂还包括防腐剂、矫味剂、分散剂、润湿剂、香精和色素中的至少一种。
[001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H调节剂包括无水枸橼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矫味剂包括蔗糖、果糖、单糖浆、三氯蔗糖、甘露醇和糖精钠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散剂包括液体山梨醇、丙二醇和甘油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润湿剂包括吐温80、司盘80和泊洛沙姆188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香精包括苹果香精、橘子香精、葡萄香精、草莓香精、香蕉香精、樱桃香精、柠檬香精和梨香精中的至少一种。
[002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色素包括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素、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粱红、玉米黄、萝卜红、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和焦糖中的至少一种。
[002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布洛芬混悬滴剂同时还包括防腐剂、矫味剂、分散剂、润湿剂、香精和色素,且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
[0024][0025][002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pH调节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8%。
[0027]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布洛芬混悬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将布洛芬混悬滴剂所含的组分按照比例进行混合处理。
[002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将矫味剂用部分水溶解后得到第一组分;
[0031]将助悬剂与甘油混合溶胀后加入到第一组分中,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组分;
[0032]将防腐剂、pH调节剂、分散剂、香精、色素加入到第二组分中,搅拌均匀,得到第三组分;
[0033]将润湿剂溶解于部分水中,得到第四组分,然后将布洛芬加入第四组分,分散均匀后,得到第五组分,将第五组分加入第三组分,均质均匀,得到第六组分;
[0034]将剩余水加入到第六组分中,得到布洛芬混悬滴剂。
[0035]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有益的技术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采用双组分的助悬剂,相比单组份助悬剂而言,在第二种助悬剂的配合下,明显增加了分散介质的粘度,提高了产品的分散均匀性,从而使布洛芬混悬滴剂的稳定性更好;
[0037]2.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对第二助悬剂进行了优选,采用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分散均匀性,同时,相比其他第二助悬剂而言,其对产品在稳定性器件粘度下降过快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保持产品在稳定性期间的粘度下降不稳定问题,同时还让产品在稳定性期间的溶出的速度保持相对稳定,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0038]3.本专利技术还对pH调节剂的用量进行改进,通过控制pH调节剂的用量和具体产品选择,从而解决了布洛芬混悬滴剂放置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本专利技术的pH调剂用量可以让混悬滴剂中的颗粒保持稳定疏松的分散状态,不易沉降,从而使布洛芬混悬滴剂的放置稳定性更好;
[0039]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对助悬剂进行预先溶胀的工艺,从而使布洛芬混悬滴剂的溶出速度指标可以保持相对更高的均匀性,溶出过程对体内吸收的影响更小,同时经过预先溶胀处理后,制备得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的粘度更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洛芬混悬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洛芬混悬滴剂包括:布洛芬、助悬剂、pH调节剂、甘油和水,所述助悬剂包括第一助悬剂和第二助悬剂,所述第一助悬剂包括黄原胶,所述第二助悬剂包括预胶化淀粉、羟丙甲纤维素、阿拉伯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中的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悬剂包括黄原胶和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混合物;和/或所述第一助悬剂和第二助悬剂的质量的比为(1

1.5):1;和/或所述布洛芬、助悬剂、pH调节剂、甘油的质量比为(4

8):(1

3):(0.12

0.25):(3

7);和/或所述pH调节剂包括无水枸橼酸、苹果酸和酒石酸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原胶与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质量比为(1

1.5):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原胶与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质量比为1.2: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腐剂、矫味剂、分散剂、润湿剂、香精和色素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洛芬混悬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包括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丙酯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矫味剂包括蔗糖、果糖、单糖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俊毅魏建华孟中斌吴涛邱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澳美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