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605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中厚朴酚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渔药加工
,涉及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在杀灭寄生原虫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r&E.Wilson),为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根、茎及枝等部位的外皮。从厚朴中分离出来的羟基化联苯化合物厚朴酚(magnolol),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减轻急性肺损伤等作用。此外,厚朴酚还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焦虑、抗抑郁、抗表皮细胞紫外线损伤等多重药理活性。厚朴酚虽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但不溶于水,在临床上直接使用存在障碍,其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
[0003]纳米混悬剂是近年来为难溶性药物开发的新型制剂形式,是一种含有适量表面活性剂的亚微米胶体分散体系,不含其他载体材料。纳米混悬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载药量高等特点。纳米混悬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纳米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的粒度范围并进行表面改性,实现药物的靶向给药,在增强药效的同时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具体地,纳米混悬剂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改善药物的溶解度,无论给药途径如何,纳米混悬剂中的固体纳米颗粒必须在药物有效成分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效果之前作为组分溶解。药物的溶出速率由粒径的大小决定,药物粒径的大小与溶出率呈负相关。因此,分子的形成速率越快,起效也就越快,进而生物利用度也就越高。(2)提高药物制剂安全性,纳米混悬剂处方中辅料用量少,载药量高,可降低或清除辅料对生物体的毒副作用。(3)增强药物粒子的黏附性,由于纳米混悬剂小粒径和大比表面积的特质,纳米混悬剂倾向于粘附到胃肠生物膜的表面,增加药物颗粒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数量,进而促进吸收,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4)实现靶向给药,通过控制纳米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的粒度范围并进行表面改性,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给药,主要涉及脑靶向和肺靶向。
[0004]目前,尚无关于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杀灭寄生原虫,尤其是鱼类寄生原虫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朴酚纳米混悬剂,以及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并给出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在杀灭鱼类寄生原虫方面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组分包括厚朴酚和表面活性剂,其中厚朴酚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4

14),表面活性剂选自聚醚F68、聚醚F127、吐温

8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08]1.将厚朴酚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含药有机相;
[0009]2.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形成水相;
[0010]3.将含药有机相在搅拌条件下注入水相;
[0011]4.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所述厚朴酚纳米混悬剂。
[00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分别单因素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厚朴酚浓度、制备温度、有机相注入速度、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对纳米混悬剂粒径的影响。
[0013]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表面活性剂选用聚醚F68,其中厚朴酚和聚醚F68的质量比为1:6.599或1:8。
[0014]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厚朴酚和聚醚F68的质量比为1:6.599,含药有机相在温度0℃,以120s/mL的速度注入水相,搅拌速度为1000r/min,搅拌时间为9.899min,除去有机溶剂,本专利技术所制得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中厚朴酚浓度为7mg/mL。
[0015]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制备了上述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冻干粉,其制备方法是向上述厚朴酚纳米混悬剂中添加冻干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制得。其中,冻干保护剂选自甘露醇、葡萄糖、半乳糖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甘露醇,且甘露醇与厚朴酚的质量比优选为1:1。
[0016]基于上述优选方案制备得到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冻干粉,本专利技术对其复溶所得的混悬剂进行了表征试验,具体包括粒径及PDI测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与红外光谱(IR)分析。结果显示,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32.27nm、制备冻干粉复溶后平均粒径为34.79nm,多分散系数PDI均小于0.3,说明所得纳米混悬剂粒径分布均匀。
[0017]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对制备得到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进行了体外释放试验与稀释稳定性试验,以7mg/mL的厚朴酚溶液作为对照。体外释放试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纳米混悬剂和厚朴酚在前60min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85.70%和28.13%,纳米混悬剂的释放量始终大于游离厚朴酚的释放量,这是由于纳米混悬剂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释放;稀释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在稀释后粒径稳定在40nm左右,说明纳米混悬剂的稳定性良好,可以保持颗粒大小恒定。
[001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给出了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经测试,当厚朴酚浓度小于2mg/L时,96h内没有发现任何金鱼死亡且试验鱼未表现出任何不适;当药物浓度达到2mg/L时,试验鱼呼吸略显急促并且游动频率加快,随着时间进行到96h后所有不适症状逐渐消失,在72h内有1尾金鱼出现死亡;当浓度大于等于6mg/L时,所有金鱼死亡并且绝大部分金鱼死亡时间在24h以内。
[001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通过浸浴、口服两种方式测试了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对金鱼体内多子小瓜虫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能显著增强厚朴酚抗寄生原虫的作用,特别是抗多子小瓜虫的作用。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结合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或其冻干粉至少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或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为32.27nm、PDI为0.20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冻干粉与厚朴酚按质量比例1:1复溶所得的平均粒径为34.79nm、PDI为0.221。其平均粒径小且分布均匀,既能提高药物储存的稳定性,又能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达到高效治疗目的。
[0022]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更有利于在体外释放,其在前60min的累积释放量为85.70%,可显著提高厚朴酚的溶解度。
[0023]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在稀释后依然稳定在40nm左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0024]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对鱼类毒性小,当其中厚朴酚浓度小于2mg/L时,对金鱼几乎没有毒性。
[0025]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能显著增强厚朴酚抗寄生原虫的作用,特别是抗多子小瓜虫的作用。
[0026]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质量可控、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用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的纳米混悬剂,从左至右所用表面活性剂依次为:厚朴酚(H2O,无表面活性剂)、聚醚F68、吐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组分包括厚朴酚和表面活性剂,所述厚朴酚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4

14);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聚醚F68、聚醚F127、吐温

8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聚醚F68,所述厚朴酚和聚醚F68的质量比为1:6.599或1:8。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朴酚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厚朴酚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含药有机相;表面活性剂溶解形成水相;将含药有机相在搅拌条件下注入水相;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所述厚朴酚纳米混悬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用乙醇,所述含药有机相在温度0℃,以120s/mL的速度注入水相,搅拌速度1000r/min,搅拌时间9.899min。5.采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飞王高学刘洁涛屈伸野张浩刘振强张伟高原舒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