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86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主要涉及冲压线自动上料领域。包括拖链支架及固定在上料车上的拖链,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在拖链支架上,所述拖链支架上设有两个支杆,其中一个支杆上设有转向滚轮,另一个支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移动滚轮、转向滚轮后固定在上料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在上料车进行双向移动时保持跟随状态,满足上料车自动化之后的移动需求。动化之后的移动需求。动化之后的移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上料车拖链支撑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冲压线随着技术的更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线首还是人工叉车上料,如果实现自动化,需要吊车自动上料,与线首立体库配合使用,这就需要上料车除了之前常用的在线和线外工位之外,还需要有个上料工位,由于空间布局问题,上料工位运动方向无法与之前的运动方向相同,两者的运动方向有所交叉,因此上料车需要两个开进开出方向,因此拖链布置需要实现2个方向的移动同时跟随上料车的移动速度进行移动,现有的拖链布置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对双向移动的上料车的跟随,因此需要对拖链的支撑结构进行改进,以满足上料车自动化之后的双向移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它能够在上料车进行双向移动时保持跟随状态,满足上料车自动化之后的移动需求。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包括拖链支架及固定在上料车上的拖链,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在拖链支架上,所述拖链支架上设有两个支杆,其中一个支杆上设有转向滚轮,另一个支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移动滚轮、转向滚轮后固定在上料车上。
[0006]进一步的,两个支杆垂直设置,所述拖链的一端固定在转向滚轮所在的支杆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滚轮至少为两个,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转向滚轮后与上料车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滚轮和转向滚轮为配合使用的多组,所述拖链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一组的移动滚轮、转向滚轮后再绕过另一组或者多组的移动滚轮、转向滚轮后与上料车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上设有动力气缸,所述移动滚轮设置在动力气缸的活动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气缸为无杆气缸。
[0011]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的上料车可进行两个方向的移动,在上料车移动时,通过拖链支架上其中一个支杆上移动滚轮的移动,实现拖链另一端与上料车的跟随移动,且利用移动滚轮的滑动移动使得拖链贴紧在移动滚轮上,从而使得拖链的结构与上料车的配合更加紧密,运动过程中拖链不会松散而对上料车的移动产生干扰,保证对上料车的电力供给;
[0013]2、在拖链支架的另一个支杆上设置转向滚轮,拖链的另一端绕过移动滚轮后再绕过转向滚轮后与上料车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拖链的末端在于上料车连接时,可以通过转
向滚轮的转向实现与上料车的连接,在上料车进行上料运动或者线上运动时,拖链的另一端均能够保持与上料车连接结构的稳固,使得拖链满足上料车两个方向上的跟随需求,实现与上料车自动化上料的有效配合。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本技术的上料车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是本技术的上料车另一方向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8]1、拖链支架;2、上料车;3、拖链;4、支杆;5、转向滚轮;6、移动滚轮;7、无杆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0]本技术所述是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主体结构包括拖链支架1及固定在上料车2上的拖链3,拖链支架1固定在地面或者冲压线上,所述拖链3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拖链支架1上,拖链支架1用于对拖链3的一端进行固定,实现电力的稳定供给,拖链3使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结构即可,由多个可转动的链式组件组成,线路位于链式组件组成的空间内部,上料车2可在冲压线的方向进行移动,也可在与冲压线交叉的方向进行自动上料,所述拖链支架1上设有两个支杆4,两个支杆4交叉设置,其中一个支杆4上设有转向滚轮5,转向滚轮5转动连接在支杆4上,起到对拖链3进行转向的作用,另一个支杆4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滚轮6,具体的移动滚轮6转动连接在滑座上,滑座沿支杆4进行滑动运动,所述拖链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移动滚轮6、转向滚轮5后固定在上料车2上,这样的结构在上料车2沿两个方向移动时,通过移动滚轮6在支杆4上的滑动运动,实现对拖链3另一端的收放控制,从而使得拖链3的另一端始终保持与上料车2的移动配合,且拖链3紧贴在移动滚轮6上使得拖链3的运动更加同步不会松散,防止对上料车2移动的干扰,且利用转向滚轮5的转向作用,使得上料车2在进行两个方向移动时,拖链3与上料车2连接的端部均能够通过转向滚轮5的转向保持与上料车2的稳固连接,满足上料车2自动化上料移动的需求。
[0021]优选的,两个支杆4垂直设置,所述拖链3的一端固定在转向滚轮5所在的支杆4上,这样的设置使得拖链3的另一端绕过移动滚轮6后再绕过转向滚轮5,拖链3在移动滚轮6和转向滚轮5之间的距离更短,两个方向垂直的支杆4使得拖链3的结构撑紧后与滚轮结构更加的贴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拖链3移动控制的流畅性和结构的稳固性。
[0022]优选的,所述转向滚轮5至少为两个,所述拖链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转向滚轮5后与上料车2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拖链3的另一端在与上料车2连接时,经过两个转向滚轮5的转向后与上料车2连接,拖链3一次性弯曲的角度减小,从而使得拖链3的转向更容易实现,保证拖链3转向的流畅性,使其与上料车2的配合更加稳固和流畅。
[0023]优选的,所述移动滚轮6和转向滚轮5为配合使用的多组,所述拖链3的另一端依次
绕过一组的移动滚轮6、转向滚轮5后再绕过另一组或者多组的移动滚轮6、转向滚轮5后与上料车2连接,多组的结构使得拖链3在移动滚轮6和转向滚轮5之间进行多次缠绕,从而在两者距离有限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上料车2更长的运动行程,节省了安装空间,满足上料车2自动化上料的长距离移动需求。
[0024]优选的,所述支杆4上设有动力气缸,所述移动滚轮6设置在动力气缸的活动端,在需要滑动移动滚轮6时利用动力气缸的伸缩来实现,滑动控制更加准确,且气缸不止用于往回拉拖链3同时保证拖链3与滚轮结构一直保持贴合状态,上料车2往回开的时候,可移动的移动滚轮6在动力气缸的作用下往回拉拖链3,上料车2往外开的时候,动力气缸拉力小于上料车2的牵引力,所以能保证拖链3一直是与滚轮结构贴合的状态,同时拖链3能跟着上料车2的移动速度进行移动,实现对拖链3位置的更加准确的控制。
[0025]优选的,所述动力气缸为无杆气缸7,无杆气缸7不同于传统的导向型气缸,其不需要额外的设置导向的安装位置,更加的节省空间,适用于冲压线的布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使用,满足自动化冲压线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包括拖链支架(1)及固定在上料车(2)上的拖链(3),所述拖链(3)的一端固定在拖链支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链支架(1)上设有两个支杆(4),其中一个支杆(4)上设有转向滚轮(5),另一个支杆(4)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滚轮(6),所述拖链(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移动滚轮(6)、转向滚轮(5)后固定在上料车(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杆(4)垂直设置,所述拖链(3)的一端固定在转向滚轮(5)所在的支杆(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向移动上料车拖链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滚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锋武彦超陈辉高海超韩新张迪姚文启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二机床固德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