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压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867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压铆模具包括:底板和铆压组件,所述底板上设有放置零件的模型芯,所述铆压组件位于所述模型芯上方,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铆压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铆压组件向所述零件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零件压制成型,当所述铆压组件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铆压组件远离所述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套筒压铆模具,通过铆压组件压制模型芯上的零件,且零件可随形放置到模型芯上,模型芯内的限位件可以使零件在铆压中的稳固性更高,保证产品的质量跟合格率,增加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减少了维护费用和人力资源。减少了维护费用和人力资源。减少了维护费用和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压铆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套筒压铆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针对零件加工,压铆分为几部分:装配定位和固定、制铆钉孔、沉头铆钉、压铆补铆,传统工艺使零件接缝处缝隙大并且出现拉力不够的现象,影响了装配安全,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跟合格率,增加了后期的维护费用,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套筒压铆模具包括:
[0004]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放置零件的模型芯;
[0005]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位于所述模型芯上方,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铆压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铆压组件向所述零件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零件压制成型,当所述铆压组件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铆压组件远离所述零件。
[0006]可选的,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且所述铆压组件设在所述顶板底部,当所述顶板被驱动时,所述铆压组件可随所述顶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7]可选的,所述铆压组件包括:
[0008]第一成型块,设在所述顶板底部并朝向所述模型芯方向延伸;
[0009]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
[0010]冲头,所述冲头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并可随所述顶板移动与所述零件相抵靠。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成型块上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和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第一成型块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块进入所述凹槽内,并迫使所述冲头穿过在所述通孔以抵靠在所述零件上。
[0012]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成型块相对的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二成型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成型块共同将所述模型芯围合在内,以使所述零件被相互压制成型。
[0013]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模型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成型块上。
[0014]可选的,还包括:
[0015]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在所述固定座两侧;
[0016]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底板内,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用于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板之间提供弹性缓冲。
[0017]可选的,所述模型芯内设有限位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件沿所述模型芯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件及所述模型芯相连,以弹性推
动所述限位件抵靠在所述零件上。
[0018]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套筒压铆模具,通过铆压组件压制模型芯上的零件,且零件可随形放置到模型芯上,模型芯内的限位件可以使零件在铆压中的稳固性更高,保证产品的质量跟合格率,增加了产品生产的效率,减少了维护费用和人力资源。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压铆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压铆模具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压铆模具的剖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限位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型芯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1、底板;11、第二成型块;12、固定座;2、模型芯;21、限位件;22、第二弹性件;3、铆压组件;31、第一成型块;311、凹槽;312、通孔;32、连接块;33、冲头;4、顶板;5、限位块;6、第一弹性件;7、零件。
[002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筒压铆模具。
[0036]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套筒压铆模具,包括底板1和铆压组件3,底板1上设有放置零件7的模型芯2,铆压组件3位于模型芯2上方,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压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放置零件的模型芯;铆压组件,所述铆压组件位于所述模型芯上方,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铆压组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铆压组件向所述零件方向移动以将所述零件压制成型,当所述铆压组件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铆压组件远离所述零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压铆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且所述铆压组件设在所述顶板底部,当所述顶板被驱动时,所述铆压组件可随所述顶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压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组件包括:第一成型块,设在所述顶板底部并朝向所述模型芯方向延伸;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冲头,所述冲头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并可随所述顶板移动与所述零件相抵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压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块上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凹槽和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第一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振坤溢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