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单元及复合管廊
[0001]本技术涉及管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管廊单元及复合管廊。
技术介绍
[0002]管廊修建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过程为前期进行开挖支护,后续采用人工支模编织钢筋后浇筑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中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围挡,容易长时间阻碍交通;且部分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0003]混凝土预制管廊构件较重,运输安装不便,后期还需做防水处理,施工程序较为繁琐。纯钢结构管廊的承载能力有限,且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量控制不精确,施工环境差,浇筑混凝土后还需对混凝土浇筑面进行后处理。
[000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管廊单元及复合管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廊单元及复合管廊,以解决现有管廊修建施工过程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廊单元,包括顶墙、底墙和侧支撑,所述侧支撑连接于顶墙和底墙之间;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墙(1)、底墙(2)和侧支撑(3),所述侧支撑(3)连接于顶墙(1)和底墙(2)之间;所述顶墙(1)的顶部设有浇筑口一(1.1),所述顶墙(1)、底墙(2)和侧支撑(3)内部连通形成整体中空结构,所述顶墙(1)、底墙(2)和侧支撑(3)的内部均设有加强筋板(4),所述加强筋板(4)的顶部设有流通槽(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4)上还设有若干个流通孔(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墙(1)包括顶板一(1.2)、底板一(1.3)和侧板一(1.4);多块侧板一(1.4)连接于顶板一(1.2)和底板一(1.3)之间,组合形成顶墙(1)内部的浇筑腔体一;所述浇筑腔体一内部均匀设置多块竖立的加强筋板(4);所述浇筑口一(1.1)设置于顶板一(1.2)上,所述底板一(1.3)上设有用于与侧支撑(3)连通的浇筑口二(1.5);所述顶板一(1.2)上还设有透气孔(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墙(2)包括顶板二(2.1)、底板二(2.2)和侧板二(2.3);多块侧板二(2.3)连接于顶板二(2.1)和底板二(2.2)之间,组合形成底墙(2)内部的浇筑腔体二;所述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学,高继民,程元义,程金平,卢腊,杨蕊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