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579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涉及热循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支撑腿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保温箱内部固定连接有U形回路,U形回路的端部延伸至保温箱左侧外部,U形回路外部罩设有换热组件,U形回路的管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换热腔体与U形回路相连通,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连通管和至少一个换热环,相邻所述换热环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连通管,换热环和换热连通管均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换热组件、U形回路和换热腔体,提升热交换的效率,加强收集热能的效果,对药液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对药液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对药液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循环装置
,具体是涉及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蚀刻机可以分为化学蚀刻机及电解蚀刻机两类。在化学蚀刻中是使用化学溶液,经由化学反应以达到蚀刻的目的。化学蚀刻需对药液进行加热,蚀刻完毕的药液直接排出,会造成热量的浪费,因而会使用药液热能循环装置。
[0003]但现有的药液热能循环装置在使用时有着效率低下,收集热能效果不理想,对热能的利用效果不佳,药液中的热量仍会大量流失,热能转换效率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药液热能循环装置在使用时有着效率低下,收集热能效果不理想,对热能的利用效果不佳,药液中的热量仍会大量流失,热能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支撑腿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保温箱内部固定连接有U形回路,U形回路的端部延伸至保温箱左侧外部,U形回路外部罩设有换热组件,U形回路的管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内部为中空结构,换热腔体与U形回路相连通,换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连通管和至少一个换热环,相邻所述换热环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连通管,换热环和换热连通管均为中空结构,换热环罩设在对应所述换热腔体外部,换热连通管罩设在U形回路外部,相邻所述换热连通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传输管,后侧所述换热连通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前侧所述换热连通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合流管。
[0007]优选的,所述分流管后端安装有驱动泵,驱动泵后端安装有对接管,合流管前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底座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热交换环体,热交换环体关闭为中空结构,对接管和循环管均与热交换环体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位于热交换环体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管壁,热交换环体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出药管,热交换环体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进药管。
[0009]优选的,所述U形回路由多个直管和弯管组合构成,弯管连接在相邻所述直管之间,换热腔体均匀分布在U形回路的直管上。
[0010]优选的,所述换热环内腔大于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和对应所述换热环同心设置,换热连通管内腔直径大与U形回路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
有药液中转罐,U形回路后侧端部与后侧所述药液中转罐相连通,U形回路前侧端部与前侧所述药液中转罐相连通,后侧所述药液中转罐安装有牵引泵机,牵引泵机后端设置有药液进口,前侧所述药液中转罐设置有药液出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设置换热组件、U形回路和换热腔体,能充分吸收蚀刻后的药液的热量,并重新循环至热交换环体中,对新的药液进行加热,换热腔体和换热环使得药液与循环液体充分接触,提升热交换的效率,加强收集热能的效果,尽可能多的对药液中的热量进行利用,从而降低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换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U形回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为:
[0019]101、药液进口;102、药液中转罐;103、分隔板;104、底座;105、牵引泵机;106、药液出口;107、支撑腿;108、循环管;109、热交换环体;110、内管壁;111、出药管;112、进药管;
[0020]200、换热组件;201、换热连通管;202、换热环;203、分流管;204、传输管;205、合流管;206、换热腔体;207、U形回路;208、驱动泵;209、保温箱;210、对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2]参照图1

4所示,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包括底座104,所述底座104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107,支撑腿107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209,保温箱209内部固定连接有U形回路207,U形回路207的端部延伸至保温箱209左侧外部,U形回路207外部罩设有换热组件200,U形回路207的管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换热腔体206,换热腔体206内部为中空结构,换热腔体206与U形回路207相连通,换热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连通管201和至少一个换热环202,相邻所述换热环202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连通管201,换热环202和换热连通管201均为中空结构,换热环202罩设在对应所述换热腔体206外部,换热连通管201罩设在U形回路207外部,相邻所述换热连通管201之间固定连接有传输管204,后侧所述换热连通管2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203,前侧所述换热连通管2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合流管205;
[0023]使用时,蚀刻完毕的药液从药液进口101进入后侧的药液中转罐102,并流经U形回路207,最终从前侧的药液中转罐102流出,在经过U形回路207时,药液会经过换热腔体206,换热腔体206放大了接触面积,使得药液与循环的液体能充分接触,将热量充分传递给换热环202中的循环液体,而换热后的循环液体则会从传输管204最终汇流至合流管205,进而通过循环管108进入热交换环体109的腔体内,热交换环体109对储存在热交换环体109和内管
壁110之间的新的药液进行加热,从而实现换热。
[0024]具体的,分流管203后端安装有驱动泵208,驱动泵208后端安装有对接管210,合流管205前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08,底座104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热交换环体109,热交换环体109关闭为中空结构,对接管210和循环管108均与热交换环体109相连通。
[0025]底座104位于热交换环体109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管壁110,热交换环体109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出药管111,热交换环体109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进药管112,U形回路207由多个直管和弯管组合构成,弯管连接在相邻所述直管之间,换热腔体206均匀分布在U形回路207的直管上。
[0026]换热环202内腔大于换热腔体206,换热腔体206和对应所述换热环202同心设置,换热连通管201内腔直径大与U形回路207的直径,底座104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03,分隔板103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药液中转罐102,U形回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4),所述底座(104)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腿(107),支撑腿(107)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209),保温箱(209)内部固定连接有U形回路(207),U形回路(207)的端部延伸至保温箱(209)左侧外部,U形回路(207)外部罩设有换热组件(200),U形回路(207)的管路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换热腔体(206),换热腔体(206)内部为中空结构,换热腔体(206)与U形回路(207)相连通,换热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换热连通管(201)和至少一个换热环(202),相邻所述换热环(202)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连通管(201),换热环(202)和换热连通管(201)均为中空结构,换热环(202)罩设在对应所述换热腔体(206)外部,换热连通管(201)罩设在U形回路(207)外部,相邻所述换热连通管(201)之间固定连接有传输管(204),后侧所述换热连通管(2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203),前侧所述换热连通管(2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合流管(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蚀刻药液热能转换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203)后端安装有驱动泵(208),驱动泵(208)后端安装有对接管(210),合流管(205)前端固定连接有循环管(108),底座(104)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热交换环体(109),热交换环体(109)关闭为中空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卜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立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