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449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包括汽车主电池、额外电池组和电动车内置电池和插电式充电器,插电式充电器与电源控制单元相连,电源控制单元分别与汽车主电池和额外电池组控制连接,汽车主电池与额外电池组电连接,额外电池组与电动车内置电池相连,汽车主电池与变速箱相连,能驱动变速箱,变速箱与汽车车轮系统电气连接,汽车车轮系统与再生制动装置电气连接,再生制动装置与功率控制器电气连接,功率控制器分别与汽车主电池和额外电池组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通过5条线路实现对电动车充电;通过再生制动对电池进行少量充电,电力将通过电源控制单元,从而根据需要为汽车主电池或额外电池组分配电力。配电力。配电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生活中,许多城市有交通拥堵的困扰,为满足上下班出行的需求,很多人采用汽车和折叠式电动车搭配方式出行。但是,折叠式电动车电量不足时,需要随时可以充电。如何对电动车进行高效充电,并维护车辆健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对电动车进行高效实时充电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主要由汽车主电池1、额外电池组2和电动车内置电池3构成;
[0006]还包括供电动车插入充电的插电式充电器,所述插电式充电器与电源控制单元相连,电源控制单元分别与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电池组2控制连接;当汽车插上电源时,能够同时给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的电池组2充电;
[0007]所述汽车主电池1与额外电池组2电连接;所述额外电池组2与电动车内置电池3相连;
[0008]所述汽车主电池1与变速箱相连,能够驱动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汽车车轮系统电气连接;所述汽车车轮系统与再生制动装置电气连接,再生制动装置与功率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功率控制器分别与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电池组2 电气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主电池1为汽车蓄电池。
[0010]进一步地,所述额外电池组2通过充电卡座与电动车内置电池3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还能够从汽车主电池1共享到额外电池组2,电动车直接从额外电池组2充电。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通过5条线路实现对电动车充电;通过再生制动对电池进行少量充电,电力将通过电源控制单元,从而根据需要为汽车主电池1或额外电池组2分配电力。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 5条线路充电的示意图;
[0016]图2本技术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汽车主电池 2.额外电池组 3.电动车内置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主要由汽车主电池1、额外电池组2和电动车内置电池3构成。所述汽车主电池1为汽车的电池。所述额外电池组2为一种秒控电池来存储充电,这样就不会中断汽车主电池1并影响汽车的性能。所述电动车内置电池3,设置在电动车内部。所述汽车主电池1、额外电池组2和电动车内置电池3通过5条线路实现对电动车充电。
[0022]还包括插电式充电器,所述电动车插入插电式充电器,可实现充电。所述插电式充电器与电源控制单元相连,电源控制单元分别与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电池组2控制连接。当汽车插上电源时,同时给汽车电池1和额外的电池组充电2;电力将首先进入电源控制单元,电源控制单元将保持电流的电位,因此不会损坏电池本身。
[0023]所述汽车主电池1为汽车蓄电池,只用于汽车使用,如电子驱动和传动装置。
[0024]所述汽车主电池1与额外电池组2电连接;所述额外电池组2通过充电卡座与电动车内置电池3相连。如果额外电池组2功率低于15%,电源将从汽车主电池1共享到额外电池组2,实现功率共享。共享功能只有在汽车不移动或停驻时才激活。共享功能是为了确保电动车始终充满电并随时可以使用。电动车将直接从额外电池组2充电。
[0025]所述汽车主电池1与变速箱相连,能够驱动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汽车车轮系统电气连接;所述汽车车轮系统与再生制动装置电气连接,再生制动装置与功率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功率控制器分别与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电池组2 电气连接。本技术中通过再生制动对电池进行少量充电,电力将通过电源控制单元,从而根据需要为汽车主电池1或额外电池组2分配电力。
[0026]本技术采用感应线圈式充电,即采用无线充电,使电动车从汽车上取下不复杂、不凌乱。
[0027]本技术中,驱动电动机在没有功率的情况下能起到发电机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发电机发电。再生制动在市区内可以产生大约75%的可使用能源,在高速公路上可以产生大约5%的可使用能源。长期不受控制的充电会导致电池本体、使用寿命、电池容量等损坏。尽管流程图有多个电源控制单元,但一个单元就能够完成工作。另外,电动充电是无线式的,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有线充电。
[0028]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技术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汽车主电池(1)、额外电池组(2)和电动车内置电池(3)构成;还包括供电动车插入充电的插电式充电器,所述插电式充电器与电源控制单元相连,电源控制单元分别与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电池组(2)控制连接;当汽车插上电源时,能够同时给汽车主电池(1)和额外的电池组(2)充电;所述汽车主电池(1)与额外电池组(2)电连接;所述额外电池组(2)与电动车内置电池(3)相连;所述汽车主电池(1)与变速箱相连,能够驱动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与汽车车轮系统电气连接;所述汽车车轮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泽洵吴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富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