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叔丁基(3)-1,4-二氮杂卓-1-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5396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步法高效合成单取代高派嗪[(叔丁基(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合成
,特别是涉及一种(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作为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各种医药合成(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12/13或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结构为:
[0003][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为:以1

高哌嗪羧酸苄酯为起始原料,通过一步烷基化和一步钯催化氢化,合成(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最终产品还需过柱纯化后得到。
[0005]然而,现有技术的合成方法,有以下缺陷:
[0006](1)原料1

高哌嗪羧酸苄酯以及钯催化剂的价格相对昂贵,合成成本高;
[0007](2)需要一步烷基化再加上一步钯催化氢化来完成合成,多步合成,路线长,且产物还需过柱纯化,增加操作及成本的同时,对产物收率也有影响,原子经济性较差;
[0008](3)钯催化氢化反应较危险,容易对生产安全造成危险,工业放大生产时更易产生安全隐患。
[0009]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能够缩短合成路线、降低合成成本、提升生产安全性的同时,产物收率高、原子经济性较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以高哌嗪和3

(BOC

氨基)溴丙烷为底物,在65

75℃条件下,生成产物(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0012]S1、在氮气保护下,控制第一反应釜内温度为20

30℃,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乙醇并开启搅拌;
[0013]S2、保持氮气保护和温度不变,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高哌嗪,之后升温至65

75℃;
[0014]S3、保持氮气保护和温度不变,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3

(BOC

氨基)溴丙烷的乙醇溶液,反应体系保温搅拌8小时;
[0015]S4、调整温度至45

55℃,压力≤

0.08Mpa下,将反应体系减压浓缩至无馏分;
[0016]S5、控制温度为10

30℃,调整pH至7

8,搅拌30分钟;
[0017]S6、控制温度为20

30℃,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乙酸乙酯EtOAc并搅拌,静置后分液,将下层中无杂质的水相转移至第二反应釜中待处理;
[0018]S7、控制温度为10

30℃,调整pH至10

11,搅拌30分钟;
[0019]S8、控制温度为20

30℃,向第二反应釜内加入二氯甲烷DCM并搅拌,静置后分液,将下层有机相转移至第三反应釜中待处理;
[0020]S9、控制温度为20

30℃,向抽滤器中加入Na2SO4和第三反应釜中的有机相,进行抽滤,使用二氯甲烷DCM淋洗滤饼,得到滤液,调整温度至45

55℃,压力≤

0.08Mpa下,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馏分,得到产物(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
[0021]具体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0022]具体地,所述第一反应釜为3000L搪瓷釜,所述第二反应釜和第三反应釜均为1000L搪瓷釜。
[0023]具体地,所述S2中,升温时长为1小时。
[0024]具体地,所述S3中,加入3

(BOC

氨基)溴丙烷的乙醇溶液是指使用蠕动泵滴加3

(BOC

氨基)溴丙烷的乙醇溶液。
[0025]具体地,所述蠕动泵的滴速为4

6kg/min。
[0026]具体地,所述S5中,调整pH是指向第一反应釜中缓慢加入稀盐酸,搅拌30分钟后进行pH复测,保证pH稳定在7

8。
[0027]具体地,所述S6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分钟,所述静置的时间为30分钟。
[0028]具体地,所述S7中,调整pH是指向第二反应釜中加入K2CO3水溶液,搅拌30分钟后进行pH复测,保证pH稳定在10

11。
[0029]具体地,所述S8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分钟,所述静置的时间为30分钟。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1](1)本专利技术反应工艺设计合理,使用高哌嗪和3

(BOC

氨基)溴丙烷作为主底物,相比起价格昂贵的1

高哌嗪羧酸苄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修改合成路线,通过使用廉价易得的高哌嗪和3

(BOC

氨基)溴丙烷,降低了反应的原料成本。
[003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应方法,仅通过一步法即可合成产物(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合成路线短,操作相对方便,产物无需过柱纯化,且收率较高,能达到90%以上。
[003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反应原料和相关溶剂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且不产生有害物质,环保性较好。
[0034](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无需通过钯催化氢化或与之类似的危险性高的催化反应,有利于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叔丁基(3)

1,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以高哌嗪和3

(BOC

氨基)溴丙烷为底物,在65

75℃条件下,生成产物(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S1、在氮气保护下,控制第一反应釜内温度为20

30℃,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乙醇并开启搅拌;S2、保持氮气保护和温度不变,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高哌嗪,之后升温至65

75℃;S3、保持氮气保护和温度不变,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3

(BOC

氨基)溴丙烷的乙醇溶液,反应体系保温搅拌8小时;S4、调整温度至45

55℃,压力≤

0.08Mpa下,将反应体系减压浓缩至无馏分;S5、控制温度为10

30℃,调整pH至7

8,搅拌30分钟;S6、控制温度为20

30℃,向第一反应釜内加入乙酸乙酯EtOAc并搅拌,静置后分液,将下层中无杂质的水相转移至第二反应釜中待处理;S7、控制温度为10

30℃,调整pH至10

11,搅拌30分钟;S8、控制温度为20

30℃,向第二反应釜内加入二氯甲烷DCM并搅拌,静置后分液,将下层有机相转移至第三反应釜中待处理;S9、控制温度为20

30℃,向抽滤器中加入Na2SO4和第三反应釜中的有机相,进行抽滤,使用二氯甲烷DCM淋洗滤饼,得到滤液,调整温度至45

55℃,压力≤

0.08Mpa下,将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馏分,得到产物(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叔丁基(3)

1,4

二氮杂卓
‑1‑
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叔丁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奎吕玉莹王冬商德居尹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