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310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及车辆,其中,大速比变速箱,包括电机、减速器及变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一级减速齿轮副,所述一级减速齿轮副包括输入轴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级主动齿轮,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变速器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二轴及设置在所述二轴上且与所述输入级主动齿轮啮合的输入级从动齿轮。动力前端增加的一级减速齿轮副,适配高速小扭矩电机,可有效降低动力总成重量和成本。有效降低动力总成重量和成本。有效降低动力总成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速箱
,具体涉及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变速箱是变更传动比和运动方向的齿轮箱,广泛应用于汽车、拖拉机、船舶、机床和各种机器上。近几年,在节能降耗和电动化的背景下,变速箱作为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总成,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收窄,但在自卸车等重载商用车领域,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变速箱大多配置低速大扭矩电机,电机质量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及车辆,能够克服现有变速箱速配置高速大扭矩电机而带来的变速箱重量大及成本高的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包括电机、减速器及变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一级减速齿轮副,所述一级减速齿轮副包括输入轴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级主动齿轮,所述输入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变速器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二轴及设置在所述二轴上且与所述输入级主动齿轮啮合的输入级从动齿轮。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系组件还包括输出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所述二轴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两侧,所述输出轴设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及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均设有多个与所述挡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挡位主动齿轮,所述二轴上还设有常啮合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及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均还设有与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啮合的常啮合从动齿轮。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上依次空套有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二挡齿轮副从动齿轮、三挡齿轮副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及所述第二中间轴上均依次固定连接有一挡齿轮副主动齿轮、二挡齿轮副主动齿轮、三挡齿轮副主动齿轮、所述常啮合从动齿轮;
[0007]所述变速器还包括啮合套装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一换挡执行机构及第二换挡执行机构,所述第一换挡执行机构位于所述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和所述二挡齿轮副从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换挡执行机构位于所述三挡齿轮副从动齿轮和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之间。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入级从动齿轮、输入级主动齿轮、挡位从动齿轮、挡位主动齿轮、常啮合主动齿轮及常啮合从动齿轮均为斜齿齿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换挡执行机构接合常啮合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换挡执行机构空挡时,所述变速器为直接挡,所述直接挡的速比范围为1.5~3。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换挡执行机构接合所述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换挡执行机构空挡时,所述变速器为一挡,所述一挡速比范围为12~28。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大速比变速箱。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及车辆,减速器采用一级减速,变速器为双
中间轴四挡结构,二轴和输出轴同轴布置,双中间轴分别对称布置在输出轴的两侧,换挡执行机构和换挡从动齿轮均布置在输出轴上,输出轴两侧的换挡主动齿轮对称设置在中间轴上,电机输出的动力经二轴分流和双中间轴合流传递至输出轴输出。双中间轴四挡电动变速箱,一挡扭矩能力强,直接挡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动力前端增加的一级减速齿轮副,适配高速小扭矩电机,可有效降低动力总成重量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速比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速比变速箱的工况1动力传输路线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速比变速箱的工况2动力传输路线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速比变速箱的工况3动力传输路线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大速比变速箱的工况4动力传输路线图。
[0018]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9]1、电机;2、输入轴;3、输入级主动齿轮;4、输入级从动齿轮;5、二轴;6、常啮合主动齿轮;7、第一中间轴;8、第一常啮合从动齿轮;9、第二换挡执行机构;10、三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1、第一三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2、第一二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3、二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4、第一换挡执行机构;15、第一一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6、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7、输出轴;18、第二中间轴;19、第二一挡齿轮副主动齿轮;20、第二二挡齿轮副主动齿轮;21、第二三挡齿轮副主动齿轮;22、第二常啮合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包括电机1、减速器及变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一级减速齿轮副,所述一级减速齿轮副包括输入轴2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2上的输入级主动齿轮3,所述输入轴2连接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所述变速器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二轴5及设置在所述二轴5上且与所述输入级主动齿轮3啮合的输入级从动齿轮4。传统变速箱多配置低速大扭矩电机,导致电机质量重、成本高等问题。本申请增大变速箱速比,匹配高速低扭电机,变速箱仅动力前端增加一对一级减速齿轮副,重量和成本增加有限,但高速低扭电机替换低速大扭矩电机,减重明显,成本降低可观。
[00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轴系组件还包括输出轴17、第一中间轴7、第二中间轴18,所述二轴5与所述输出轴17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中间轴7和所述第二中间轴18对称设置于所述输出轴17两侧,所述输出轴17设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7及所述第二中间轴18上均设有多个与所述挡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挡位主动齿轮,所述二轴5上还设有常啮合主动齿轮6,所述第一中间轴7及所述第二中间轴18上均还设有与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6啮合的常啮合从动齿轮。二轴5与输出轴17同轴设置实现直接挡布置,直接挡速比小、转速高且传动高效。第一中间轴7和第二中间轴18对称设置,使两中间轴在输出轴17动力合流,对称布置可使两中间轴施加在输出轴17的径向力互相抵消,改善输出轴17的受力情况。常啮合齿轮副作为变速器动力输入端,起到动力分流的作用,实现双中间轴布置形式。
[00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17上依次空套有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6、二
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3、三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0,所述第一中间轴7及所述第二中间轴18上均依次固定连接有一挡齿轮副主动齿轮、二挡齿轮副主动齿轮、三挡齿轮副主动齿轮、常啮合从动齿轮。
[0023]具体的,第一中间轴7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一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5、第一二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2、第一三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1、第一常啮合从动齿轮8;第二中间轴18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一挡齿轮副主动齿轮19、第二二挡齿轮副主动齿轮20、第二三挡齿轮副主动齿轮21、第二常啮合从动齿轮22。
[0024]所述变速器还包括啮合套装在所述输出轴17上的第一换挡执行机构14及第二换挡执行机构9,所述第一换挡执行机构14位于所述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6和所述二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3之间,所述第二换挡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速比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减速器及变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一级减速齿轮副,所述一级减速齿轮副包括输入轴(2)及设置在所述输入轴(2)上的输入级主动齿轮(3),所述输入轴(2)连接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所述变速器包括轴系组件,所述轴系组件包括二轴(5)及设置在所述二轴(5)上且与所述输入级主动齿轮(3)啮合的输入级从动齿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速比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组件还包括输出轴(17)、第一中间轴(7)、第二中间轴(18),所述二轴(5)与所述输出轴(17)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中间轴(7)和所述第二中间轴(18)对称设置于所述输出轴(17)两侧,所述输出轴(17)设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中间轴(7)及所述第二中间轴(18)上均设有多个与所述挡位从动齿轮啮合的挡位主动齿轮,所述二轴(5)上还设有常啮合主动齿轮(6),所述第一中间轴(7)及所述第二中间轴(18)上均还设有与所述常啮合主动齿轮(6)啮合的常啮合从动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速比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7)上依次空套有一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6)、二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3)、三挡齿轮副从动齿轮(10),所述第一中间轴(7)及所述第二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炜琦张龙杨博华刘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