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减震器压缩阀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99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后减震器压缩阀座,包括阀座上盖,所述阀座上盖的底部贴合设置有阀盖下盖,所述阀盖下盖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阀座上盖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固定柱的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阀座上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所述第一空心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柱、通孔、环形槽、第一空心筒、第一限位环、空心板、第二限位环、扭簧、连接环、弧形孔和U形柱的配合,使阀座上盖与阀座下盖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修。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减震器压缩阀座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后减震器压缩阀座。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车架或车身和车桥间受震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目前,市面上后减震器压缩阀座的外壳,通常是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组成,在对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时,需要将上盖与下盖分离开,才能对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但由于上盖与下盖之间拆装较为麻烦,进而不便于使用者对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后减震器压缩阀座的外壳,通常是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组成,在对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时,需要将上盖与下盖分离开,才能对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但由于上盖与下盖之间拆装较为麻烦,进而不便于使用者对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而提出的一种后减震器压缩阀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后减震器压缩阀座,包括阀座上盖,所述阀座上盖的底部贴合设置有阀盖下盖,所述阀盖下盖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阀座上盖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固定柱的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阀座上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所述第一空心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底部和第一空心筒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的底部贴合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底部与阀座上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内壁与第一空心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表面和空心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空心板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U形柱,所述U形柱的表面与环形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弧形孔的内壁与固定柱的表面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柱以第一空心筒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弧形孔的圆心与第一空心筒的轴线重合,且弧形孔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筒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有弹性金属环,所述弹性金属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空心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壁和第二定位槽的内壁均与定位块的表面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第一空心筒之间最大距离大于第一限位环的外径。
[0010]优选的,所述阀盖下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空心筒,所述第二空心筒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圈,所述阀座上盖的表面和阀盖下盖的表面均与密封圈的内壁接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柱、通孔、环形槽、第一空心筒、第一限位环、空心板、第二限位环、扭簧、连接环、弧形孔和U形柱,其中,当固定柱上的环形槽与U形柱接触时,通过扭簧的弹力使环形槽与U形柱之间无法自动分离,并通过环形槽和U形柱的配合,将阀座上盖固定在阀座下盖上,当U形柱与环形槽分离时,阀座上盖与阀座下盖之间能自动分离,进而通过固定柱、通孔、环形槽、第一空心筒、第一限位环、空心板、第二限位环、扭簧、连接环、弧形孔和U形柱的配合,使阀座上盖与阀座下盖之间拆装较为方便,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阀座内部零件进行维修。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性金属环、定位块、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其中,当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与定位块接触时,通过弹性金属环的弹力,使定位块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无法自动分离,并通过定位块、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配合,使空心板无法转动,进而使用者在将阀座上盖固定在阀座下盖上后,可通过弹性金属环、定位块、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配合,将空心板锁死,从而使空心板无法转动,并使阀座上盖与阀座下盖之间固定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阀座上盖的仰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阀座下盖的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第一限位环的仰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空心板的俯视图。
[0020]图中:1、阀座上盖;2、阀盖下盖;3、连接孔;4、固定柱;5、通孔;6、环形槽;7、第一空心筒;8、第一限位环;9、空心板;10、第二限位环;11、扭簧;12、连接环;13、弧形孔;14、U形柱;15、弹性金属环;16、定位块;17、第一定位槽;18、第二定位槽;19、第二空心筒;2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

6,后减震器压缩阀座,包括阀座上盖1,阀座上盖1的底部贴合设置有阀
盖下盖2,阀盖下盖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3,连接孔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阀座上盖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内壁与固定柱4的表面接触,当通孔5插入至固定柱4内时,通过通孔5和固定柱4的配合,使阀座上盖1无法在阀座下盖上转动,固定柱4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阀座上盖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7,固定柱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柱4以第一空心筒7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第一空心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8,第一限位环8的底部和第一空心筒7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空心板9,空心板9的底部贴合设置有第二限位环10,第二限位环10的底部与阀座上盖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环10的内壁与第一空心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限位环8和第二限位环10的配合,使空心板9无法在第一空心筒7上上下移动,第二限位环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11,扭簧11的表面和空心板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2,空心板9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孔13,弧形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U形柱14,U形柱14的表面与环形槽6的内壁接触,弧形孔13的内壁与固定柱4的表面接触,弧形孔13的圆心与第一空心筒7的轴线重合,且弧形孔13的长度大于固定柱4的直径,当U形柱14与环形槽6紧密接触时,通过扭簧11的弹力,使U形柱14与环形槽6之间无法自动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后减震器压缩阀座,包括阀座上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盖(1)的底部贴合设置有阀盖下盖(2),所述阀盖下盖(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3),所述连接孔(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所述阀座上盖(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内壁与固定柱(4)的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柱(4)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所述阀座上盖(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筒(7),所述第一空心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8),所述第一限位环(8)的底部和第一空心筒(7)的表面均贴合设置有空心板(9),所述空心板(9)的底部贴合设置有第二限位环(10),所述第二限位环(10)的底部与阀座上盖(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10)的内壁与第一空心筒(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11),所述扭簧(11)的表面和空心板(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2),所述空心板(9)的内部开设有弧形孔(13),所述弧形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U形柱(14),所述U形柱(14)的表面与环形槽(6)的内壁接触,所述弧形孔(13)的内壁与固定柱(4)的表面接触。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业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