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092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滚轴式弯曲模具包括模具上半部分和模具下半部分,模具上半部分包括:模柄、上模板、顶料杆、上垫板、导套、上固定板和弯曲凸模;模具下半部分包括:导柱、下固定板、侧导向板、定位销、顶板、下垫板、下模板、顶杆、滚轴和弯曲凹模。使用该模具后,产品弯曲张口尺寸和弯曲两孔的同轴度等相关尺寸均在公差范围内,加工工艺由传统的三道工序(即弯曲、整形、人工打磨)优化为一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了2.6倍,模具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凸台、凹槽,弯曲凸模增设了突出的导向凸台和弯曲凹模设有滚轴和储油槽等结构,使模具寿命提高了7倍,提高了产品质量(产品弯曲无划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支架的制造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及其加工工艺,尤其是无划伤滚轴式弯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焊装在汽车后桥壳本体上,主要作用是紧固安装汽车减震器,控制减震器的安装位置,以实现车辆在行驶时的减震效果控制,保证车辆行驶期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因此减震器支架弯曲张口尺寸和弯曲后两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强度(即包括工件本身强度和焊接强度),所以产品要求弯曲后不能有划伤来影响强度,而且减震器支架与后桥壳本体各焊接处的焊缝要≤0.8mm, 这样才能保证减震器支架的强度。由于该工件属于厚板(即板厚为4.5mm),若按传统的U型件弯曲模具结构弯曲(即工件在弯曲过程中与模具工作下部位是滑动摩擦,这样产生的摩擦力大),必然会引起工件弯曲两侧面有拉痕和划伤,而且传统的弯曲模设计思路,模具间隙完全靠钳工人工技能控制,这样模具制作精度难以保证,由于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上、下模间隙容易窜动,而产品弯曲边高,弯曲回弹大,经常造成减震器支架弯曲张口尺寸和弯曲后两孔的同轴度难于达到质量要求,从而要增加一道整形工序。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存在的可优化性考虑,设计一种新的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通过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凸台、凹槽,弯曲凸模增设了突出的导向凸台和让位槽,并且弯曲凹模设有滚轴和储油槽等结构来提高模具寿命和产品质量。该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安装在带有下顶出缸的压力机上对减震器支架进行弯曲工序加工。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设计了一种使用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以替代传统的经三道工序(即弯曲工序、整形工序和人工打磨划伤工序)的工艺,特别是采用滚轴式弯曲时,产品弯曲后无划伤的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包括模具上半部分和模具下半部分,模具上半部分包括:模柄、上模板、顶料杆、上垫板、导套、上固定板和弯曲凸模;模具下半部分包括:导柱、下固定板、侧导向板、定位销、顶板、下垫板、下模板、顶杆、滚轴和弯曲凹模;弯曲凸模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的固定形腔中,并从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连接,模柄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的模柄孔中,导套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两边的
导套孔中,上模板、上垫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固定板连接,打料杆通过间隙配合放置在模柄、上垫板和弯曲凸模各对应的打料杆孔中;两件侧导向板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的固定形腔左、右两边,并分别从侧边通过螺栓与下固定板连接,两件滚轴通过间隙配合直接放置在各自弯曲凹模的滚轴孔中,两件弯曲凹模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的固定形腔上、下两边,并分别从侧边通过螺栓与下固定板连接;导柱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模板两边的导柱孔中,下模板、下垫板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固定板连接,顶杆通过间隙配合放置在下垫板和下模板各对应的顶杆孔中,定位销通过过盈配合装在顶板各对应的定位销固定孔中,顶板通过间隙配合放置在由侧导向板和弯曲凹模组成的形腔中。
[0006]进一步,弯曲凹模设有滚轴孔,滚轴与弯曲凹模滚轴孔的双面间隙为0.06~0.08mm。
[0007]进一步,弯曲凹模增设有注油孔和储油槽,在模具生产过程中,从注油孔中注满润滑油到储油槽中。
[0008]进一步,弯曲凸模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自动校正弯曲间隙的凸台,侧导向板设有一个自动校正弯曲间隙的凹槽,弯曲凸模的凸台与侧导向板的中间凹槽双面间隙为0.08~0.10mm。
[0009]进一步,弯曲凸模上、下两边各设有一个0.5mm深的让位槽。
[0010]进一步,弯曲凹模为镶嵌式,下固定板为整体式,并且弯曲凹模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下固定板中。
[0011]进一步,顶板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导向凸台,并与侧导向板的中间凹槽双面间隙为0.14~0.16mm。
[0012]进一步,导柱与导套的双面间隙为0.14~0.16mm。
[0013]进一步,侧导向板和顶板均选模具钢T10A,淬火硬度为HRC50~55。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这样实现的:第1步:将的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安装在带有下顶出缸的100T压力机上;第2步:从弯曲凹模的注油孔中将储油槽注满润滑油;第3步:将下料、落料、冲孔工序后的预制减震器支架工件放置在顶板的上表面上,并用定位销定好工件两内孔;第4步:开动压力机,上模板随机床上工作台向下运行,弯曲凸模下端面两端高出弯曲工作部位的凸台首先导入到侧导向板的中间凹槽中来保证弯曲的间隙均匀,然后弯曲凸模的弯曲工作部位与顶板在下顶出缸的作用力下先压紧工件,而当工件与上、下两件滚轴接触时,滚轴在弯曲凹模的滚轴孔中滚动使工件稳定的进入上、下两件弯曲凹模的弯曲形腔内,直到顶板的下表面接触到下垫板的上表面为止,使工件在弯曲凸模、滚轴、弯曲凹模和顶板之间的形腔内完成工件弯曲;第5步:工件弯曲加工后, 顶板在机床下顶出缸的作用力顶住工件随压力机上滑块带动模具的上半部分一起回位, 然后压力机上工作台打料机构带动打料杆向下滑动打出工件,再用辅助工具取出工件并放入物料箱内;
第6步:重复步骤3到步骤5的操作,进行下工件的制作。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模具上、下部位计有一个自动校正弯曲间隙的凸、凹台,这样上、下模间隙的均匀度就不靠钳工人工技能控制,而是靠机床加工精度来保证;2、模具下部分的弯曲凹模设有滚轴和储油槽,这样弯曲就由传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弯曲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工件弯曲无划伤;使用该模具后,产品的弯曲张口尺寸和弯曲两孔的同轴度等相关尺寸均在公差范围内,加工工艺由传统的三道工序(即弯曲、整形、人工打磨)优化为一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了2.6倍,模具采用自动校正模具间隙的凸台、凹槽,弯曲凸模增设了突出的导向凸台和弯曲凹模设有滚轴和储油槽等结构,使模具寿命提高了7倍,而采用无划伤滚轴式弯曲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即产品弯曲后无划伤),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具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模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工的减震器支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弯曲凹模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侧导向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弯曲凸模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模柄1、上模板2、顶料杆3、上垫板4、导套5、上固定板6、弯曲凸模7、导柱8、下固定板9、侧导向板10、定位销11、顶板12、下垫板13、下模板14、顶杆15、滚轴16、弯曲凹模17、导向凸台18、滚轴孔19、注油孔20、储油槽21、让位槽22、自动校正弯曲间隙的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包括模具上半部分和模具下半部分,模具上半部分包括:模柄(1)、上模板(2)、顶料杆(3)、上垫板(4)、导套(5)、上固定板(6)和弯曲凸模(7);模具下半部分包括:导柱(8)、下固定板(9)、侧导向板(10)、定位销(11)、顶板(12)、下垫板(13)、下模板(14)、顶杆(15)、滚轴(16)和弯曲凹模(17);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凸模(7)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固定板(6)的固定形腔中,并从上端面通过螺栓与上垫板(4)连接,模柄(1)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2)的模柄孔中,导套(5)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上模板(2)两边的导套孔中,上模板(2)、上垫板(4)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上固定板(6)连接,打料杆(3)通过间隙配合放置在模柄(1)、上垫板(4)和弯曲凸模(7)各对应的打料杆孔中;两件侧导向板(10)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9)的固定形腔左、右两边,并分别从侧边通过螺栓与下固定板(9)连接,两件滚轴(16)通过间隙配合直接放置在各自弯曲凹模(17)的滚轴孔中,两件弯曲凹模(17)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固定板(9)的固定形腔上、下两边,并分别从侧边通过螺栓与下固定板(9)连接;导柱(8)通过过盈配合装在下模板(14)两边的导柱孔中,下模板(14)、下垫板(13)通过螺栓及定位销与下固定板(9)连接,顶杆(15)通过间隙配合放置在下垫板(13)和下模板(14)各对应的顶杆孔中,定位销(11)通过过盈配合装在顶板(12)各对应的定位销固定孔中,所述顶板(12)通过间隙配合放置在由侧导向板(10)和弯曲凹模(17)组成的形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凹模(17)设有滚轴孔,滚轴(16)与弯曲凹模(17)滚轴孔的双面间隙为0.06~0.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凹模(17)增设有注油孔和储油槽,在模具生产过程中,从注油孔中注满润滑油到储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减震器支架无划伤滚轴式弯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凸模(7)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自动校正弯曲间隙的凸台,所述侧导向板(10)设有一个自动校正弯曲间隙的凹槽,弯曲凸模(7)的凸台与侧导向板(10)的中间凹槽双面间隙为0.08~0.10m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猛邱庚龙邱晓刚雷兴伟江晃支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