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64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品运输领域,具体公开了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包括底盘、蓄电池、电池防护罩、外壳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热管、散热鳍片、若干散热风扇,散热鳍片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热管的一端与电池防护罩固定连接,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固定连接,外壳的侧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散热鳍片处,散热风扇均固定安装在外壳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处,电池防护罩为导热材质,散热风扇与蓄电池为电联接。本方案采用散热组件散热而非水冷机构散热,无需水冷散热机构中的水泵等结构,极大的减小了散热组件所占据的小车内部空间,且散热组件质轻,同时也能够减小AGV小车的自重。同时也能够减小AGV小车的自重。同时也能够减小AGV小车的自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GV机器人散热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物品运输
,尤其涉及AGV机器人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航车)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厂生产的物料搬运上,AGV机器人可以在工厂生产中高效、准确、灵活的完成物料搬运的任务。AGV机器人作为基础搬运工具,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生产加工、家电生产、电子制造、智能仓储、快递物流等多个行业。AGV运输车工作状态一般是不停歇的,长时间的负载,AGV运输车内部发热量大,对内部零件损耗较为严重,降低AGV运输车的寿命。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11223029U的专利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AGV运输车的内部散热机构,包括: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第三壳体、第一风扇、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一水泵、第三管体、冷排和第二风扇,第三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扇,第三壳体的一侧与第二管体连通,第二管体的一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通;第一水泵的出水端与第三管体的一端连通,第三管体的另一端与冷排的出水端连通,冷排的进水端通过第一管体与第三壳体的一侧连通,冷排的一侧固定连接三个第二风扇。
[0004]上述AGV运输车的内部散热机构通过水冷进行散热,通过风扇和冷排对第三壳体内部进行散热,冷排风扇还可以对AGV运输车内部整体进行散热,降低AGV运输车内部零件在长时间工作损耗,增加AGV运输车的寿命。但冷排机构的管体需要连接水泵以及各个管体之间需要互相连接,结构复杂,冷排机构会占据AGV小车一定的内部空间,且冷排机构中循环的的冷却水会增加AGV小车的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AGV机器人散热机构,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排散热机构会占据AGV小车一定的内部空间,且冷排散热机构会增加AGV小车的自重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包括底盘、蓄电池、电池防护罩、外壳和散热组件,电池防护罩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底盘上,且蓄电池设置在电池防护罩的内部,外壳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散热组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热管、散热鳍片、若干散热风扇,散热鳍片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热管的一端与电池防护罩固定连接,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固定连接,外壳的侧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散热鳍片处,散热风扇均固定安装在外壳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处,电池防护罩为导热材质,散热风扇与蓄电池为电联接。
[0007]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电池防护罩、外壳和散热组件均固定安装在底盘上,电池防护罩可防护蓄电池被损坏,蓄电池散发出的热量都聚集在电池防护罩内部,电池防护罩会逐渐变热,然后电池防护罩上的热量均会被热管所吸收,热管靠近电池防护罩一端内的冷凝液吸热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液化放出热量,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鳍
片处,然后冷凝液在毛细力的影响下再次回流,形成循环,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再通过散热风扇从外壳上的第一通孔处排出,即可达到散热的目的。
[000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了散热组件,结构简单,无需水冷散热机构中的水泵和管体等结构,极大的减小了散热组件所占据的小车内部空间,且散热组件中热管质轻,散热鳍片的材质多为金属铝,金属铝质轻,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极大减小散热组件自重对AGV小车的影响。
[0009]进一步,还包括进风扇,外壳的侧壁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于第一通孔的轴线,且第二通孔设置在外壳侧壁上第一通孔的对立侧,进风扇固定安装在外壳侧壁上的第二通孔处。
[0010]有益效果:通过第二通孔和进风扇,可增加气体的流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0011]进一步,还包括若干防尘网,防尘网均固定安装在外壳的侧壁上,且防尘网均能覆盖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12]有益效果:空气中漂浮着少量的灰尘,空气通过第二通孔进入小车内部时会带入一部分灰尘,灰尘会粘在小车内部的元器件上,影响散热的效果,防尘网可一定程度的减少灰尘的进入。
[0013]进一步,热管为两个,两个热管沿散热鳍片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散热鳍片的两侧,散热鳍片的两侧开有凹槽,热管远离蓄电池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凹槽里。
[0014]有益效果:两个热管能够进一步加强散热的效果,通过散热鳍片两侧的凹槽,两个热管可直接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的内部,热量再被散热鳍片吸收,可使热量更容易散发。
[0015]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电池防护罩上,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控制器和散热风扇均为电联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为电联接。
[0016]有益效果: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测电池防护罩上的温度,当电池防护罩上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能够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便会启动散热风扇,对AGV小车内部进行散热,当温度未达到设定值时进风扇与散热风扇不会启动,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蓄电池的电量。
[0017]进一步,还包括防尘板,防尘板固定安装在外壳上的外侧壁,防尘板设置在第二通孔处,且防尘板能够覆盖防尘网,防尘板与防尘网之间留有间隙。
[0018]有益效果:防尘板能够避免地面的灰尘直接被进风扇吸入,防尘板能够使进风扇从防尘板与防尘网之间的间隙处吸风,防尘板能够进一步加强防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AGV机器人散热机构无防尘板和防尘网时的轴侧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外壳的轴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内部的轴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AGV机器人散热机构无防尘板时的轴侧图。
[0023]上述附图中:1、外壳;2、底盘;3、电池防护罩;4、热管;5、散热鳍片;6、第一通孔;7、散热风扇;8、第二通孔;9、进风扇;10、防尘板;11、防尘网;12、温度传感器;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AGV机器人散热机构,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包括底盘2、防尘板10、进风扇9、蓄电池(图中未绘出)、控制器13、温度传感器12、若干防尘网11、电池防护罩3、外壳1和散热组件。
[0026]如图3所示,电池防护罩3固定安装在底盘2的上表面,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且蓄电池设置在电池防护罩3的内部,外壳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散热组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散热组件包括两个热管4、散热鳍片5和两个散热风扇7。
[0027]如图3所示,散热鳍片5固定安装在底盘2的上表面,两个热管4沿散热鳍片5的轴线对称设置在散热鳍片5的两侧,散热鳍片5的两侧开有凹槽,热管4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包括底盘、蓄电池、电池防护罩、外壳和散热组件,电池防护罩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蓄电池固定安装在底盘上,且蓄电池设置在电池防护罩的内部,外壳固定安装在底盘上,散热组件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热管、散热鳍片、若干散热风扇,散热鳍片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热管的一端与电池防护罩固定连接,热管的另一端与散热鳍片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散热鳍片处,散热风扇均固定安装在外壳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处,电池防护罩为导热材质,散热风扇与蓄电池为电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机器人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扇,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于第一通孔的轴线,且第二通孔设置在外壳侧壁上第一通孔的对立侧,所述进风扇固定安装在外壳侧壁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洪张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晟安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