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BET抑制剂的新型杂环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93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8
本申请涉及作为溴结构域和末端外(BET)抑制剂新的式(I)杂环化合物,其中X0至X3、L、R0至R4如本文所述,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合成及它们通过抑制一种或多种BET溴结构域为治疗疾病或病症提供益处的应用。域为治疗疾病或病症提供益处的应用。域为治疗疾病或病症提供益处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为BET抑制剂的新型杂环化合物


[0001]本申请涉及作为溴结构域和末端外(BET)抑制剂新的式(I)杂环化合物,其中X0至X3、L、R0至R4如本文所述,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它们的合成及治疗或预防通过抑制一种或多种BET溴结构域而得到改善的疾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有溴结构域和末端外(BET)结构域家族的蛋白质是表观遗传阅读器,它们通过其溴结构域结合乙酰化组蛋白以调节基因转录。BET家族,包含BRD2,BRD3,BRD4和BRDT四个成员,共享两个N

末端溴结构域和额外的C

末端结构域(ET),表现出高度的序列保守性。据报道,沿着活跃转录的基因,BRD2和BRD3与组蛋白结合,并且可能参与促进转录延伸(Leroy et al.,Mol.Cell 2008 30(1):51

60).。BRD4似乎参与了正转录延伸因子复合物(pTEF

I3)的募集,其在RNA聚合酶调节转录和增加转录输出中起重要作用(Hargreaves et al.,Cell,2009 138(1):129

145)。与普遍表达的其他三种BET蛋白不同,BRDT表达通常是睾丸特异性的(M.H.Jones et al,Genomics,1997(45),529

534),BRDT对于精子发生是必需的(E.Shang et al,Development,2007(134),3507

3515)。所有BET家族成员在控制或执行细胞周期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并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与染色体保持复合—这意味着在维持表观遗传记忆中发挥作用。它们的功能障碍在多种人类疾病中具有关键作用。
[0003]抑制BET蛋白和乙酰化组蛋白之间的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已经成为治疗人类疾病的有希望的靶标,这些疾病包括病毒学、心衰、炎症、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和多种癌症。已报告的开发中的小分子BET抑制剂包括GSK

525762A、GSK282015 1、OTX

015、CPI

0610、TEN

010、ABBV

075、ABBV

744、BI894999、BMS

986158、INCB054329、ZEN

3694GS

5829以及抑制剂CC

90010。需要产生比现有BET抑制剂具有改进性质的其他BET抑制剂,(Emily J.Faivre等,Nature 2020(578),306

310),例如,改善活性、选择性、安全性、耐受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或药物效应动力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方面,本申请包括用作BET抑制剂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I)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
[0005][0006]其中,
[0007]环中,两个为双键,另外三个是单键,形成5元杂环系统;
[0008]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
[0009]R0为H、卤素或C1‑
C3烷基;
[0010]R1为C1‑
C3烷基;
[0011]R2为H或CH3;
[0012]R3为H或

C(O)NHR
3a

[0013]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0014]X0为C或N;
[0015]X1为O、S、S(O)、S(O)2、CR8或NR8;
[0016]X2为CR9或NR9;
[0017]X3为CR
10
、N或NR
10

[0018]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
[0019]R7为H、C1‑
C6烷基;
[0020]R8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8a
R
8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或

CH2R
8c

[0021]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

CO(C1‑
C6烷基)或

CH2R
9c

[0022]R
10
为不存在的、H、卤素、C1‑
C6烷基、

C(CH3)2OH、

CR
10a
R
10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H2R
10c


OR10
d

[0023]R
3a
为H、CD2CD3、C1‑
C3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其中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可任选地被1、2、3或4个R
3b
取代;
[0024]R
3b
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
[0025]R
4a
、R
4b
、R
8c
、R
9c
、R
10c
和R
10d
分别独立选自6

8元芳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环中,两个为双键,另外三个是单键,形成5元杂环系统;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0为H、卤素或C1‑
C3烷基;R1为C1‑
C3烷基;R2为H或CH3;R3为H或

C(O)NHR
3a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X0为C或N;X1为O、S、S(O)、S(O)2、CR8或NR8;X2为CR9或NR9;X3为CR
10
、N或NR
10
;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R7为H、C1‑
C6烷基;R8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8a
R
8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或

CH2R
8c
;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

CO(C1‑
C6烷基)或

CH2R
9c
;R
10
为不存在的、H、卤素、C1‑
C6烷基、

C(CH3)2OH、

CR
10a
R
10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H2R
10c


OR10
d
;R
3a
为H、CD2CD3、C1‑
C3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其中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可任选地被1、2、3或4个R
3b
取代;R
3b
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C1‑
C6卤代烷氧基;R
4a
、R
4b
、R
8c
、R
9c
、R
10c
和R
10d
分别独立选自6

8元芳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6

8元芳基烷基、5

8元杂芳烷基、3

6元环烷基、3

6元杂环烷基,其中所述6

8元芳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可任选地被以下的1、2、3或4个取代基取代:H、

CN、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基、C1‑
C3卤代烷氧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3

6元环基烷氧基、3

6元杂环基烷氧基、

S(C1‑
C6烷基)、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或

(C1‑
C6亚烷基)

OH;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6烷基;R
8a
和R
8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8a
、R
8b
与R
8a
和R
8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10a
和R
10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10a
、R
10b
与R
10a
和R
10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环中,两个为双键,另外三个是单键,形成5元杂环系统;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0为H、卤素或C1‑
C3烷基;R1为C1‑
C3烷基;R2为H或CH3;R3为H或

C(O)NHR
3a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X0为C或N;X1为O、S、S(O)、S(O)2、CR8或NR8;X2为CR9或NR9;X3为CR
10
、N或NR
10
;R5和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或C1‑
C6卤代烷氧基;R7为H、C1‑
C6烷基;R8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8a
R
8b
C(CH3)2OH、

S(O)2(C1‑
C6烷基)、P(O)(C1‑
C2烷基)2、

S(O)2NH2或

CH2R
8c
;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

CO(C1‑
C6alkyl)或

CH2R
9c
;R
10
为不存在的、H、卤素、C1‑
C6烷基、

C(CH3)2OH、

CR
10a
R
10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alkyl)2、

S(O)2NH2、

CH2R
10c


OR10
d
;R
3a
为H、CD2CD3、C1‑
C3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其中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可任选地被1、2、3或4个R
3b
取代;R
3b
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或C1‑
C6卤代烷氧基;R
4a
、R
4b
、R
8c
、R
9c
、R
10c
和R
10d
分别独立选自6

8元芳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6

8元芳基烷基、5

8元杂芳烷基、3

6元环烷基、3

6元杂环烷基,其中所述6

8元芳
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可任选地被以下的1、2、3或4个取代基取代:H、

CN、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基、C1‑
C3卤代烷氧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3

6元环基烷氧基、3

6元杂环基烷氧基、

S(C1‑
C6烷基)、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或

(C1‑
C6亚烷基)

OH;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6烷基;R
8a
和R
8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8a
、R
8b
与R
8a
和R
8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10a
和R
10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10a
、R
10b
与R
10a
和R
10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0为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为CH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为H。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为H或

C(O)NHR
3a
;R
3a
为H、CD2CD3、C1‑
C3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其中C3‑
C6可任选地被1、2、3或4个R
3b
取代;R
3b
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或C1‑
C6卤代烷氧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为H或

C(O)NHR
3a
;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
4a
、R
4b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3烷基、C1‑
C3卤代烷基、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氧基;R7为H、C1‑
C3烷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或CH3;R7为H或CH3。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5、R6和R7为H。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8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8a
R
8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或

CH2R
8c
;R
8c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8a
和R
8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8a
、R
8b
与R
8a
和R
8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

CO(C1‑
C6alkyl)或

CH2R
9c
;R
9c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10
为不存在的、H、卤素、C1‑
C6烷基、

C(CH3)2OH、

CR
10a
R
10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alkyl)2、

S(O)2NH2、

CH2R
10c


OR10
d
;R
10c
和R
10d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10a
和R
10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10a
、R
10b
与R
10a
和R
10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0为H;R1为CH3;R2为H;R3为H或

C(O)NHR
3a
;R
3a
为H、CD2CD3、C1‑
C3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其中C3‑
C6可任选地被1、2、3或4个R
3b
取代;
R
3b
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或C1‑
C6卤代烷氧基;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
4a
、R
4b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3烷基、C1‑
C3卤代烷基、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氧基;R7为H、C1‑
C3烷基;R8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8a
R
8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或

CH2R
8c
;R
8c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8a
和R
8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8a
、R
8b
与R
8a
和R
8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

CO(C1‑
C6烷基)或

CH2R
9c
;R
9c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10
为不存在的、H、卤素、C1‑
C6烷基、

C(CH3)2OH、

CR
10a
R
10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alkyl)2、

S(O)2NH2、

CH2R
10c


OR10
d
;R
10c
和R
10d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10a
和R
10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10a
、R
10b
与R
10a
和R
10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3为H或

C(O)NHR
3a
;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5和R6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或CH3;R7为H或CH3。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5、R6和R7为H。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L为H、O、S、CR5R6、

C(CH3)2OH或NR7;R0为H、卤素或C1‑
C3烷基;R1为C1‑
C3烷基;R2为H或CH3;R3为H或

C(O)NHR
3a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X1为O、S、S(O)、S(O)2、CR8或NR8;X3为CR
10
、N或NR
10
;R5和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或C1‑
C6卤代烷氧基;R7为H、C1‑
C6烷基;R8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8a
R
8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或

CH2R
8c
;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

CO(C1‑
C6烷基)或

CH2R
9c
;R
10
为不存在的、H、卤素、C1‑
C6烷基、

C(CH3)2OH、

CR
10a
R
10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alkyl)2、

S(O)2NH2、

CH2R
10c


OR10
d
;R
3a
为H、CD2CD3、C1‑
C3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其中C3‑
C6环烷基、苯基或5

6元单环杂芳基可任选地被1、2、3或4个R
3b
取代;R
3b
为卤素、C1‑
C6烷基、C1‑
C6卤代烷基、C1‑
C6烷氧基或C1‑
C6卤代烷氧基;R
4a
、R
4b
、R
8c
、R
9c
、R
10c
和R
10d
分别独立选自6

8元芳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6

8元芳基烷基、5

8元杂芳烷基、3

6元环烷基、3

6元杂环烷基,其中所述6

8元芳基、5

8元杂芳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可任选地被以下的1、2、3或4个取代基取代:H、

CN、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基、C1‑
C3卤代烷氧基、3

6元碳环基、3

6元杂环基、3

6元环基烷氧基、3

6元杂环基烷氧基、

S(C1‑
C6烷基)、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或

(C1‑
C6亚烷基)

OH;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选自H、卤素、C1‑
C6烷基;R
8a
和R
8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8a
、R
8b
与R
8a
和R
8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10a
和R
10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10a
、R
10b
与R
10a
和R
10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S或O;X3为CR
10
或N;
L为H、O或NR7;R7为H;R0为H;R1为CH3;R2为H;R3为H或

C(O)NHR
3a
;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或

CO(C1‑
C6烷基);R
10
为不存在的、H、CH3、卤素或OR
10d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
4a
和R
10d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9c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S,X3为N,R
10
为不存在的。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S,X3为CH。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S,X3为CH;L为H、O或NR7;R7为H;R0为H;R1为CH3;R2为H;R3为H或

C(O)NHR
3a
;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R9为不存在的、H、

C(CH3)2OH、

CR
9a
R
9b
C(CH3)2OH、

S(O)2(C1‑
C6烷基)、

P(O)(C1‑
C2烷基)2、

S(O)2NH2、

CONH2或

CO(C1‑
C6烷基);R
10
为不存在的、H、CH3、卤素或OR
10d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
4a
和R
10d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R
9a
和R
9b
为H、卤素、C1‑
C2烷基,或者R
9a
、R
9b
与R
9a
和R
9b
所连接的C原子形成环丙基;R
9c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式(I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O,X3为N,R
10
为不存在的。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V)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L为H、O或NH;R0为H;R1为CH3;R2为H;R3为H或

C(O)NHR
3a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8为H或

C(CH3)2OH;R
10
为H;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R
4a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V)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环中,两个为双键,另外三个是单键,形成5元杂环系统;L为H、O或NH;R0为H;R1为CH3;R2为H;R3为H或

C(O)NHR
3a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8为不存在的、H、

CH2C(CH3)2OH或CH2R
8c
;R9为不存在的或

CH2R
9c
;R
10
为H或

C(CH3)2OH;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R
4a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R
8c

9c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四氢吡喃,其中苯基或四氢吡喃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V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L为O或NH;R0为H;R1为CH3;R2为H;R3为H或

C(O)NHR
3a
;R4为不存在的、R
4a


CR
4b
R
4c
R
4d
;R8为不存在的、H、

CH2C(CH3)2OH或

CH2R
8c
;R9为不存在的、

C(CH3)2OH或

CH2R
9c
;R
10
为H;R
3a
为甲基、乙基、异丙基或环丙基;R
4a
为苯基或吡啶基,其中苯基或吡啶基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b
为其中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R
4c
和R
4d
分别独立地选自H、CH3、卤素或氘。R
8c
和R
9c
分别独立地选自苯基或四氢吡喃,其中苯基或四氢吡喃可任选地被1、2、3、4个甲基或卤素取代。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选自:4

(3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氨基甲酰基
‑3‑
(2,6

二甲基苯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2

羟基丙
‑2‑
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4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4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乙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6‑
甲基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6‑
甲基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6‑
甲基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
N

乙基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6

二甲基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6

二甲基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6

二甲基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异丙基
‑6‑
甲基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异丙基
‑6‑
甲基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异丙基
‑6‑
甲基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6‑
甲基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6‑
甲基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6‑
甲基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
4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5‑
(2

羟基丙
‑2‑
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
N

乙基
‑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5‑
(2

羟基丙
‑2‑
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5‑
(2

羟基丙
‑2‑
基)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6‑
甲基
‑4‑
(4

甲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6‑
甲基
‑4‑
(4

甲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6‑
甲基
‑4‑
(4

甲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6

二甲基
‑4‑
(4

甲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6

二甲基
‑4‑
(4

甲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6

二甲基
‑4‑
(4

甲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甲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乙基
‑4‑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

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
4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4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5‑
氨磺酰噻吩
‑2‑
基)

N,6

二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甲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甲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甲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甲基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甲基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甲基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



2,6

二甲基苯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4,6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N

环丙基
‑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2,4

二甲基吡啶
‑3‑
基)氨基)
‑4‑
甲基噻吩
‑2‑
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3‑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2‑
基)氧基)
‑4‑
氟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3‑
((3,5

二甲基吡啶
‑4‑
基)氧基)
‑4‑
氟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3‑
((1

甲基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3‑
((1

甲基
‑5‑
氧代吡咯烷
‑2‑
基)甲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3‑
((5


‑3‑
甲基吡啶
‑2‑
基)氧基)噻吩
‑2‑
基)

N

异丙基
‑6‑
甲基
‑7‑
氧代

6,7

二氢

1H

吡咯[2,3

c]吡啶
‑2‑
甲酰胺;4

(5

(二甲基磷酰基)
‑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海权罗新峰舒天波张济兵吴先强祝辉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