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柱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B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B柱总成是汽车座舱前后排之间的主要承重梁,上接顶盖,下连地板,其上还有线束穿过,装设有安全带固定扣,甚至还有可能安装安全气囊,是影响车身的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B柱结构对侧面碰撞中能量的吸收、传递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B柱结构在碰撞时具有较好的吸能和力传递性能,常常会将B柱上部的外腔深度做深,深度尺寸约为30~50mm,以保证B柱结构的整体强度,但是一些装配无框车门的车型的B柱外板腔体非常薄,其B柱结构的深度尺寸只能做到10~15mm,这导致在发生侧碰时,车辆的侵入量很大,同时在顶压试验过程中,也会由于B柱整体强度和刚度差,导致B柱上部过早弯折变形,对车内的乘客造成较大的伤害。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会在B柱结构内增加封闭腔体结构,由于本身B柱外板腔体比较薄,因此对Y向安装精度要求比较高,增加了制造时B柱结构的相关零件沿Y向的定位困难,导致封闭腔体的面积存在差异而一定程度影响B柱结构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B柱主体(1),其包括B柱加强板(10);增强结构(2),其包括位于所述B柱加强板(10)内侧的B柱支撑板(20)和B柱支撑封板(21),所述B柱支撑板(20)至少部分贴设于所述B柱加强板(10),所述B柱支撑封板(21)与B柱支撑板(20)围成第一缓冲腔(22),所述B柱支撑封板(2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部(23),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24),所述第一限位部(23)和第二限位部(24)均与B柱支撑板(20)抵接,以保持所述第一缓冲腔(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3)设于所述B柱支撑封板(21)的上端且靠近所述B柱支撑板(2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限位部(23)至少部分与所述B柱支撑板(20)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支撑封板(21)的上端至少部分朝靠近所述B柱支撑板(2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23),所述第一限位部(23)与B柱支撑板(20)抵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支撑封板(21)的下端至少部分朝靠近所述B柱支撑板(2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24),所述第二限位部(24)与B柱支撑板(20)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4)包括连接段(240)和与所述连接段(240)呈一夹角设置的限位段(241),所述连接段(240)的一端与B柱支撑封板(21)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段(241)相连,所述限位段(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委,周中彪,许明,郁长文,孔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