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84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包括支撑架和竖直安装于支撑架两侧的连接架;支撑架包括纵梁和横梁,纵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梁,横梁呈“U”形,包括位于中间的底板以及位于两端的侧板,底板两端分别设有能够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螺接的第一螺孔,侧板设有能够与连接架螺接的第二螺孔;连接架包括多个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连接支架下端设有与第二螺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本申请的电池托架,能够中置于整车车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不易侧翻。支撑架、连接架为分体式螺接,整个托架主体连接不易失效,而且,降低了电池托架的加工难度。降低了电池托架的加工难度。降低了电池托架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纯电动轻卡电池包都是布置在车架两侧,两侧放置数量相等的电池包,电池托架及配电箱与控制盒支架均为总成焊接设计。
[0003]电池包布置在车架两侧的布置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使得动力电池直接暴露在易受撞击的部位,当车辆受到撞击时,电池很容易遭受破坏;另一方面,相比于中间布置的电池包,侧置的电池布置方式使得整车重心较为分散,在车辆急速过弯、急打方向等工况中车辆侧翻风险增加,威胁人与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现有电池托架大多为整体焊接,加工难度大、成本高、零部件一致性难以保证。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包括支撑架和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两侧的连接架;
[0008]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纵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设有若干电池安装孔位,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横梁,所述横梁呈“U”形,包括设于中间的底板以及设于两端的侧板,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螺接的第一螺孔,所述侧板设有能够与所述连接架螺接的第二螺孔;
[0009]所述连接架包括多个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孔以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以与所述侧板螺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且与所述纵梁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横梁形成一个横梁组,每个所述横梁组中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列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且分别螺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支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角位连接处。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板为直角板结构,包括连接于所
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加强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加强部。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加强板之间分别焊接固定。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横梁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之间的加强筋。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纵梁的中线设置,所述侧板在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螺孔。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为中间窄两端宽的板体。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纵梁由矩形钢管制成,所述矩形钢管的最大截面朝上设置。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整个电池托架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支撑架和连接架,通过连接架将整个电池托架连接固定于车架纵梁。电池包中置于车架的布置方式,整车重力更加集中,使得整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稳定,尤其是在车辆急速过弯时,能够增加整车操纵感,使得整车在发生事故或过弯时不易侧翻,不会发生电池着火的问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这种将电池托架中置于车架中间的方式,避免了动力电池直接暴露于易受撞击的部位,电池的安全性较高。在另一方面,支撑架、连接架之间均为可拆卸的螺接连接结构,既充分保证了在行车过程中整个托架主体不易失效。而且,分体式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池托架的加工难度,保证零部件的一致性。分体式的设计亦能够增加运输效率,零部件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002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车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横梁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的方式,增加连接支架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点,一方面,分散电池包对连接结构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单一连接点失效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连接架和支撑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通过两个横梁形成一个横梁组,与一个连接支架相连接,从而形成稳固的承托主体结构。
[002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通过加强板提高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承托的可靠性。直角状的加强板,相较于筋板状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的连接面积大,连接强度更高。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加强板之间分别焊接固定,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整个电池托架的强度,并且降低了电池托架的重量,有利于整车轻量化。
[0023]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纵梁由矩形钢管制成,矩形钢管相较于板材来说,抗弯强度、抗压强度较好,在结构强度方面能够提供有效保障,而且质量更轻,有利于实现轻量化。将矩形钢管的最大截面朝上设置,能够增大电池包与横梁的接触面积,保证横梁的抗疲劳性能,提高横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
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置电池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车架和中置电池托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9]其中,
[0030]1‑
支撑架;11

纵梁;111

第一纵梁;112

第二纵梁;12

横梁;121

底板;1211

第一螺孔;122

侧板;1221

第二螺孔;123

加强筋;
[0031]2‑
连接支架;21

第一连接板;211

第一连接孔;22

第二连接板;221

第二连接孔;23

加强板;231

第一加强部;232

第二加强部;
[0032]3‑
车架。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竖直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两侧的连接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纵梁和横梁,所述纵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设有若干电池安装孔位,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横梁,所述横梁呈“U”形,包括位于中间的底板以及位于两端的侧板,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螺接的第一螺孔,所述侧板设有能够与所述连接架螺接的第二螺孔;所述连接架包括多个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端设有第一连接孔以与车架纵梁连接,所述连接支架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以与所述侧板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且与所述纵梁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纵向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的中置电池托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梁形成一个横梁组,每个所述横梁组中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列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远孙旭升周成显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