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44及其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74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及其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及其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农业对植物病害的防治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大量化学农药的施放不仅对生态环境具有长期的破坏作用,也引起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病原菌的耐药性以及对人畜有害等诸多问题。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利用生物的方法来防治植物病害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3]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use,Foc)侵染香蕉植株而导致植株维管束坏死的土传真菌病害,其发生范围广泛,易于流行且难以防治。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侵染香蕉植株后,会使维管束组织堵塞,严重时植株直接死亡,造成香蕉大量减产,甚至绝产。目前,香蕉枯萎病在我国云南、广西和福建等香蕉主产区大面积发生,给我国香蕉种植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生物防治具有安全、绿色、高效等优点,筛选更多效果好、易培养的拮抗菌则是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的基础工作,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4]因此,开展生物防治香蕉转化尖孢镰刀菌病害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为此筛选出能同时拮抗这种病害的拮抗菌具有重大意义,筛选进而开发利用拮抗菌也是有效控制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病害最具发展潜力的防治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防治香蕉种植过程中出现香蕉枯萎病的问题,而提出的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及其在防治香蕉枯萎病中的应用。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的分类命名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burnsii)HNLF

44,菌株的ITS序列如SEQ ID 1所述,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2年1月25日,保藏号:GDMCC No:62235。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的培养方法:将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面皿(PDA平板)中,置于温度为28℃下培养5d。
[0011]优选地,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1L含马铃薯淀粉6.0g、葡萄糖20.0g、琼脂20.0g。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发酵浓缩液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将活性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5天后,用0.5cm的无菌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若干大小一致的菌块,在含有300mL PDB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中加入菌块10个,共发酵1200mL,于25℃,140r/min的恒温摇床中进行培养15天;
[0014]步骤2:培养结束后,先用四层纱布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开,然后进行抽滤,获得发酵滤液,将发酵滤液利用旋转蒸发仪进行蒸发浓缩到1/30体积,即为发酵浓缩液。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PDB液体培养基每1L含马铃薯淀粉6.0g、葡萄糖20.0g。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在防治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中的应用。
[0017]3.有益效果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中,首次从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内生真菌(Alternaria burnsii)HNLF

44,该菌对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香蕉转化尖孢镰刀菌病害的生物防治领域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与香蕉转化尖孢镰刀菌的初筛平板对峙培养,A为实验组,B空白对照;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与香蕉转化尖孢镰刀菌的复筛平板对峙培养,A为实验组,B空白对照;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发酵浓缩液对香蕉转化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的效果图,A为空白对照,B为对照组;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菌株形态特征,其中,A和B为菌落形态,C为菌丝体形态,D为孢子形态;
[0024]图5为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菌株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2
×
TagMasterMix、Primer

1、Primer

2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提供。
[0027]实施例1:
[0028]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的分类命名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burnsii)HNLF

44,菌株的ITS序列如SEQ ID 1所述,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2年1月25日,保藏号:GDMCC No:62235。
[0029]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0030]实施例2:
[0031]一、菌株的分离:供试材料:采自湖南永州市的野生黄花倒水莲。供试植物病原真菌菌株:由广西大学农学院提供。培养基:1L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PDA培养基含马铃薯6.0g、葡萄糖20.0g、琼脂20.0g,培养基pH值为7.3
±
0.2。
[0032]本实施例中,表面消毒:取健康的、完整的、无破损的黄花倒水莲叶片用流水缓慢清洗10min,然后将洗净的黄花倒水莲叶片用无菌水漂洗2次,风干表面水分,移到超净工作台,在无菌条件下,将黄花倒水莲叶片用体积浓度为75%乙醇浸泡1min,无菌水漂洗2次,次氯酸钠(有效氯1%)浸泡1min,无菌水洗3次,无菌吸水纸吸干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其特征在于,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的分类命名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burnsii)HNLF

44,菌株的ITS序列如SEQ ID 1所述,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2年1月25日,保藏号:GDMCC No:622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其特征在于,其培养方法为:将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面皿(PDA平板)中,置于温度为28℃下培养5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HNLF

44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1L含马铃薯淀粉6.0g、葡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辉苏秀丽黄夕洋梁惠凌吴超刘宝玉万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