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60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涉及种植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萌发箱,以及盖设在萌发箱顶部的盖板,萌发箱的内部放置有萌发组件,萌发组件中的萌发盒的旁侧壁通过螺栓与推拉板连接,且推拉板穿插在萌发箱的侧壁中,萌发盒的内部侧壁上开设有矩阵排列的微孔,且推拉板的对立侧的萌发盒的外壁通过衔接圈与弹簧连接;萌发箱的端角处安装有防护组件。本技术通过利用萌发组件不但抽拉萌发盒,使得萌发盒在萌发箱内水平移动,达到调整萌发盒内兜兰种子分布的效果,同时,利用防护组件可对兜兰植株进行防护,避免其与萌发箱接触的同时,又可自行改变防护的高度使其更好的配合兜兰植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种植辅助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


技术介绍

1、兜兰是观赏性兰花的一种,但是兜兰的种子都缺少胚乳,因此在进行兜兰种子萌发时,都需要与其他真菌共生才能正常的萌发,现对于兜兰种子的萌发主要采用原生地萌发的方式进行,不但降低了兜兰种子收集运输的成本,同时,辅助其萌发的真菌也可为其他兜兰植株提供营养支持,而进行兜兰原生地萌发的作业中就需要用到辅助装置进行,利用对应的辅助装置可避免兜兰种子因为细小且量轻而四处飘散现象发生。

2、现有文献cn216775439u-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包括:萌发盒,其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萌发盒内间隔设置多个分隔条,所述分隔条将所述萌发盒均匀分隔成多个独立的萌发室;每个所述萌发室的底部均匀开设多个第一透气孔;以及室盖,所述室盖在每个所述萌发室上设置一个,所述室盖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萌发室;所述室盖后端铰接所述萌发室、前端拆卸连接所述萌发室;所述室盖的中部均匀开设多个第二透气孔。本技术设计萌发盒和室盖等部件,使用时,兜兰种子放在萌发室内并用室盖关闭萌发室,可以避免兜兰种子受风和水流的影响都出扩散,保证了兜兰种子的萌发率,可以为兜兰植物保育提供支持。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上述的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将萌发盒固定在野生兜兰植株的周围,对其进行种子的承接和收集,并且需要等待种子与土壤上的真菌共生萌发后才可取走萌发盒,即在种子收集和萌发期间,为了保护母体野生兜兰植株,避免萌发盒撞击到兜兰植株,都无法移动或者晃动萌发盒,因此会造成萌发盒内兜兰种子分布不均匀,也会影响后续兜兰种子萌发率的问题;

4、2、上述的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在使用时,需要拨开兜兰根系,将萌发盒埋在野生兜兰植株上下层根系之间,并用外部绳子进行固定,其萌发盒为盒装结构,且其内没有设置任何的用于收纳兜兰植株的孔洞,因此需要利用多个萌发盒排列在兜兰植株的周围,而萌发盒边角处非常锐利,容易与植株发生剐蹭造成植株受损伤的问题。

5、因此,上述的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通过利用萌发组件不但抽拉萌发盒,使得萌发盒在萌发箱内水平移动,达到调整萌发盒内兜兰种子分布的效果,同时,利用防护组件可对兜兰植株进行防护,避免其与萌发箱接触的同时,又可自行改变防护的高度使其更好的配合兜兰植株,解决了上述的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所出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包括萌发箱,以及盖设在萌发箱顶部的盖板,萌发箱的内部放置有萌发组件,萌发组件中的萌发盒的旁侧壁通过螺栓与推拉板连接,且推拉板穿插在萌发箱的侧壁中,萌发盒的内部侧壁上开设有矩阵排列的微孔,且推拉板的对立侧的萌发盒的外壁通过衔接圈与弹簧连接;

4、萌发箱的端角处安装有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了防护板、插入板和套管,插入板插入在防护板的上侧壁中,且套管螺纹连接在插入板的顶部侧壁中。

5、进一步地,萌发箱共设置有四个,四个萌发箱之间两两对应设置,一侧萌发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装配槽,另一侧萌发箱的外壁上粘接有装配板,且装配槽与装配板之间相互插接。

6、进一步地,萌发箱的上侧壁开设有盖槽,且盖槽的下方、萌发箱的内部开设有萌发槽,萌发箱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底板。

7、进一步地,萌发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孔,且萌发槽的底侧内壁上粘接有防脱板,且圆孔的对立侧的萌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侧槽,圆孔的内侧壁与弹簧的一端粘接连接,防脱板与萌发盒的底部侧壁抵接,侧槽与推拉板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萌发箱的边角处外壁上开设有防护槽,防护槽呈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设置,防护槽与防护组件中的防护板的底部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9、进一步地,防护板上侧壁中开设有插入槽,且防护板通过插入槽与插入板插接,插入槽和插入板均呈弧形设置,插入板顶部的套管共设置有多个,且套管之间等间距设置。

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萌发组件,在使用时,通过萌发组件在中的萌发盒可对兜兰种子进行收集,而萌发盒又设置在萌发箱的内部,并且其端头出相互之间还安装有弹簧,进而在对兜兰种子承接后,可通过拉扯推拉板的方式并在弹簧的辅助下,使得萌发盒在萌发箱内水平移动,达到晃动萌发盒内种子使其改变初始下落位置的效果,使其内兜兰种子分布更加均匀,解决了上述的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将萌发盒固定在野生兜兰植株的周围,对其进行种子的承接和收集,并且需要等待种子与土壤上的真菌共生萌发后才可取走萌发盒,即在种子收集和萌发期间,为了保护母体野生兜兰植株,避免萌发盒撞击到兜兰植株,都无法移动或者晃动萌发盒,因此会造成萌发盒内兜兰种子分布不均匀,也会影响后续兜兰种子萌发率的问题。

12、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组件,在使用时,萌发箱的一侧端角处安装有防护组件,萌发箱通过防护组件围挡在兜兰植株的周围,并且可根据实际兜兰植株的高度,就地取材选取不同高度的枯枝穿插在套管内增加套管的长度,达到维护兜兰植株的效果,解决了上述的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在使用时,需要拨开兜兰根系,将萌发盒埋在野生兜兰植株上下层根系之间,并用外部绳子进行固定,其萌发盒为盒装结构,且其内没有设置任何的用于收纳兜兰植株的孔洞,因此需要利用多个萌发盒排列在兜兰植株的周围,而萌发盒边角处非常锐利,容易与植株发生剐蹭造成植株受损伤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包括萌发箱(1),以及盖设在萌发箱(1)顶部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内部放置有萌发组件(4),所述萌发组件(4)中的萌发盒(401)的旁侧壁通过螺栓与推拉板(402)连接,且推拉板(402)穿插在萌发箱(1)的侧壁中,所述萌发盒(401)的内部侧壁上开设有矩阵排列的微孔(4011),且推拉板(402)的对立侧的萌发盒(401)的外壁通过衔接圈(404)与弹簧(4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萌发箱(1)之间两两对应设置,一侧所述萌发箱(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装配槽(101),另一侧所述萌发箱(1)的外壁上粘接有装配板(102),且装配槽(101)与装配板(102)之间相互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上侧壁开设有盖槽(104),且盖槽(104)的下方、萌发箱(1)的内部开设有萌发槽(105),所述萌发箱(1)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底板(1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槽(10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孔(106),且萌发槽(105)的底侧内壁上粘接有防脱板(107),且圆孔(106)的对立侧的萌发槽(105)的侧壁上开设有侧槽(108),所述圆孔(106)的内侧壁与弹簧(403)的一端粘接连接,所述防脱板(107)与萌发盒(401)的底部侧壁抵接,所述侧槽(108)与推拉板(40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边角处外壁上开设有防护槽(103),所述防护槽(103)呈四分之一圆弧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护槽(103)与防护组件(3)中的防护板(301)的底部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01)上侧壁中开设有插入槽(3011),且防护板(301)通过插入槽(3011)与插入板(302)插接,所述插入槽(3011)和插入板(302)均呈弧形设置,所述插入板(302)顶部的套管(303)共设置有多个,且套管(303)之间等间距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包括萌发箱(1),以及盖设在萌发箱(1)顶部的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内部放置有萌发组件(4),所述萌发组件(4)中的萌发盒(401)的旁侧壁通过螺栓与推拉板(402)连接,且推拉板(402)穿插在萌发箱(1)的侧壁中,所述萌发盒(401)的内部侧壁上开设有矩阵排列的微孔(4011),且推拉板(402)的对立侧的萌发盒(401)的外壁通过衔接圈(404)与弹簧(4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萌发箱(1)之间两两对应设置,一侧所述萌发箱(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装配槽(101),另一侧所述萌发箱(1)的外壁上粘接有装配板(102),且装配槽(101)与装配板(102)之间相互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兜兰种子原生地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上侧壁开设有盖槽(104),且盖槽(104)的下方、萌发箱(1)的内部开设有萌发槽(105),所述萌发箱(1)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底板(109)。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蓉唐健民韦霄杨一山罗亚进柴胜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