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43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包括顶横梁、换位砌墙机构,两根顶横梁平行布置,每根顶横梁上都固定安装有一根换位移动轨,换位砌墙机构移动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上,换位砌墙机构包括移动小车、升降机头,两个移动小车分别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上,两个移动小车之间连接有小车连接顶梁板,两个升降机头对称安装在小车连接顶梁板上,升降机头上设有升降杆,两个升降杆下端连接有抓料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实现整皮砌块的自动化抓取和砌墙堆放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抓取和堆放作业全自动化进行,生产效率高,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抓取砌块组时,夹持有力,设有辅助顶压板结构,能有效解决整皮砌块在抓取时出现的拱起情况。起情况。起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块化墙板的自动化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墙板是房屋中的重要承重部件,砌块是墙板的主要组成部件,传统的墙板生产中,墙板是由砌块一皮皮堆砌而成,整个墙板的堆砌过程,工艺复杂,人工使用量大,耗时较长,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房屋建造逐渐向集成化发展,墙板一般都做成整体模块来进行安装,这样传统的墙板生产工艺就不能适应批量墙板的快速生产需求。
[0003]在墙板的模块化生产中,墙板是由一皮皮的砌块组堆砌而成,每次换位转移墙板部件都必须整皮砌块抓取,这样就需要有一种可靠的自动化抓取装置来实现墙板部件组的整体换位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需求,提供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包括顶横梁、换位砌墙机构,两根所述顶横梁平行布置,每根所述顶横梁上都固定安装有一根换位移动轨,所述换位砌墙机构移动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上,所述换位砌墙机构包括移动小车、升降机头,两个所述移动小车分别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上,两个所述移动小车之间连接有小车连接顶梁板,两个所述升降机头对称安装在小车连接顶梁板上,所述升降机头上设有升降杆,两个所述升降杆下端连接有抓料架组件。
[0007]所述抓料架组件包括升降横梁板、抓料夹板、辅助顶压板,所述升降杆下端与升降横梁板相连,所述升降横梁板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组夹料板驱动气缸,每组所述夹料板驱动气缸都包括两个相反方向安装的夹料板驱动气缸,两个所述抓料夹板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抓料夹板上端都连接有若干夹板驱动连杆,所述夹板驱动连杆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与夹料板驱动气缸相对应,所述夹料板驱动气缸活塞杆端与夹板驱动连杆相连,所述夹料板驱动气缸通过夹板驱动连杆驱动抓料夹板移动,所述升降横梁板上开设有若干夹板连杆运动槽,所述夹板连杆运动槽开设数量和开设位置与夹板驱动连杆相对应,所述升降横梁板上安装有若干顶压气缸,若干所述顶压气缸垂直向下安装,每个所述顶压气缸都设置在两组夹料板驱动气缸之间的位置,全部所述顶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都贯穿升降横梁板向下并连接到辅助顶压板上。
[0008]所述小车连接顶梁板上开设有中央孔槽,所述中央孔槽覆盖所有顶压气缸的所在区域。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能实现整皮砌块的自动化抓取
和砌墙堆放操作,本技术的抓取和堆放作业全自动化进行,生产效率高,使用本技术抓取砌块组时,夹持有力,设有辅助顶压板结构,能有效解决整皮砌块在抓取时出现的拱起情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编组矫正模台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翻转规料机构的结构正视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翻转规料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7为本技术应用的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的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的传动侧视图;
[0017]图8为图7中的B

B向剖视图;
[0018]图9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10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图;
[0020]图11为本技术的抓料架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0021]图12为本技术的升降横梁板上的各部件安装布置图。
[0022]图中:编组矫正模台装置1、砌块编组模台11、进料口111、出料口112、挡杆运动槽113、传动带12、翻转规料机构13、第一运动轨131、挡杆翻转组件132、移动底座1321、轴承座1322、旋转轴1323、翻转齿轮1324、第二运动轨1325、翻转驱动齿条1326、翻转驱动气缸1327、规料挡杆133、挡杆平移组件134、平移拉板1341、平移驱动气缸1342、前挡组件14、前挡气缸141、前挡气缸安装板142、前挡挡板143、侧挡组件15、侧挡气缸151、侧挡气缸安装架152、侧挡挡板153、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2、升降支柱组件21、升降支柱211、底横梁212、升降矫正机构22、升降驱动组件221、升降螺杆2211、螺杆旋转传动轮2212、螺杆旋转驱动电机2213、螺杆旋转主动轮2214、矫正架组件222、升降运动座2221、导向卡板2222、螺杆连接板2223、推缸安装连杆架2224、矫正推缸223、垂直度矫正板224、红外对准器23、支撑柱3、墙板部件换位转移装置4、顶横梁41、换位移动轨42、换位砌墙机构43、移动小车431、小车连接顶梁板432、中央孔槽4321、升降机头433、升降杆4331、抓料架组件434、升降横梁板4341、夹板连杆运动槽43411、夹料板驱动气缸4342、抓料夹板4343、夹板驱动连杆43431、顶压气缸4344、辅助顶压板4345、自动喷浆装置5、喷浆小车移动轨51、喷浆移动小车52、旋转式机械手53、喷洒嘴531、浆液桶54、平板摆渡车6。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中的

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0024]如图1~图12所示,一种轻质复合墙板的模块化自动砌墙系统,包括编组矫正模台装置1、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2,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2设置在编组矫正模台装置1左侧,墙板的主要组成部件是砌块,墙板在堆砌时,是由砌块一皮皮堆砌上去的,砌块先在编组矫正模台装置1上进行编组规整,形成一皮砌块组,编组矫正模台装置1右侧安装有一组支撑柱3,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2包括升降支柱组件21,两个升降支柱组件21对称布置,每个升降支柱组件21上都安装有一个升降矫正机构22,两个升降矫正机构22对称布置,两个升降支柱组件21之间布置有一辆平板摆渡车6,平板摆渡车6上用来堆砌墙板,两个升降矫正机构22位于平板摆渡车6两侧,在墙板堆砌过程中,依靠升降矫正机构22来保证墙板的垂直度,确保墙板生产质量,升降支柱组件21安装高度与支撑柱3高度一致,墙板部件换位转移装置4安装在升降支柱组件21与支撑柱3上方,墙板部件换位转移装置4包括顶横梁41、换位砌墙机构43,两根顶横梁41平行布置,每根顶横梁41上都固定安装有一根换位移动轨42,换位砌墙机构43移动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42上,换位砌墙机构43能将编组成一皮的砌块抓取到平板摆渡车6上进行砌墙作业,砌墙垂直度矫正装置2左侧安装有自动喷浆装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包括顶横梁(41)、换位砌墙机构(43),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顶横梁(41)平行布置,每根所述顶横梁(41)上都固定安装有一根换位移动轨(42),所述换位砌墙机构(43)移动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42)上,所述换位砌墙机构(43)包括移动小车(431)、升降机头(433),两个所述移动小车(431)分别安装在两根换位移动轨(42)上,两个所述移动小车(431)之间连接有小车连接顶梁板(432),两个所述升降机头(433)对称安装在小车连接顶梁板(432)上,所述升降机头(433)上设有升降杆(4331),两个所述升降杆(4331)下端连接有抓料架组件(43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部件组的换位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料架组件(434)包括升降横梁板(4341)、抓料夹板(4343)、辅助顶压板(4345),所述升降杆(4331)下端与升降横梁板(4341)相连,所述升降横梁板(4341)上均布安装有若干组夹料板驱动气缸(4342),每组所述夹料板驱动气缸(4342)都包括两个相反方向安装的夹料板驱动气缸(4342),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勇吕一诺赵芝君夏皖夏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虞达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