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粉以及含该玻璃粉铜浆在ZnO压敏陶瓷基体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31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粉以及含该玻璃粉铜浆在ZnO压敏陶瓷基体上的应用,玻璃粉的主要组分为B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粉以及含该玻璃粉铜浆在ZnO压敏陶瓷基体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粉及导电浆料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粉,以及该玻璃粉制备的铜浆在ZnO压敏陶瓷基体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厚膜电子浆料是指在陶瓷基板上印刷电极线路,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相较于普通的PCB,在散热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高温、高湿、大功率、高振动等严苛环境下具有明显的价值优势,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通讯系统、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等。
[0003]厚膜电路主要包括基板和厚膜电子浆料。其中,基片是厚膜电路的载体,主要有陶瓷基片、聚合物基片,玻璃基片和复合基片,其材料性能对厚膜电路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陶瓷基片。
[0004]厚膜电子浆料是厚膜电路的核心和关键,根据其用途可分为:电阻浆料、导体浆料和介质浆料。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膜元件及印制板性能的优劣。
[0005]传统的压敏电阻、COB封装基板等常用的电极浆料以银浆为主,因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烧结活性,高温烧结下能形成致密的金属层,具有优异的可焊性、耐焊性、导电性等,烧结工艺简单,易实现大批量生产。随着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量越来越大,成本将成为商家的主要考虑因素,铜作为贱金属具备和银相似的导电性能,且铜的价格是银价格的1/5~1/10,因此采用铜浆替换银奖作为厚膜浆料电极浆料具备显著降本优势,将成为未来厚膜浆料的发展趋势。
[0006]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厚膜铜浆中,目前采用铜浆替代银浆做印刷电极线路浆料,实现降本替代,影响铜浆烧结金属化性能的关键材料是铜粉和玻璃粉,由于国内研究铜浆的起步较晚,国内外导电铜浆料市场主要被Dupont、Ferro、ESL等国际知名企业所垄断,铜粉作为功能材料国产化已初见成效,制约国内铜浆与国外铜浆抗衡的关键材料玻璃粉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通用型较差。因此铜浆用玻璃粉的完全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
[0007]经分析,国内玻璃粉常见问题在于烧结窗口比较窄,烧结后铜膜容易氧化,附着力偏低、孔洞率较高、可焊性耐焊性偏低等缺陷。
[0008]如: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1794649 A”中提到了“压敏电阻电极用导电银浆制备方法”,专利中提到的采用硼硅铋体系玻璃粉进行铜浆的制备,并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但是没有具体体现玻璃的组分,以及不同组分差异对铜浆性能的影响,文中没有给到具体的附着力测试数据和老化测试数据。
[0009]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2125527A”中也提到了“一种铜浆料用高热膨胀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重点从玻璃的制备方面介绍了玻璃粉的制备和测试方法,没有介绍用该玻璃粉制备的铜浆在不同陶瓷基体上的应用性能。
[0010]鉴于目前国内对印刷烧结可焊型铜浆玻璃粉的研究较少,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应可
焊型铜浆玻璃粉配方及其应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根据上述提出的国内印烧结可焊型铜浆方面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铜浆用玻璃粉的制备方法以及含该玻璃粉铜浆在ZnO压敏陶瓷基体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重点从ZnO压敏陶瓷厚膜电路出发,采用铜浆替代银浆做印刷电极线路浆料,实现降本替代,主要考虑玻璃粉体系与ZnO压敏陶瓷基体的匹配性,选用不同体系或者同一体系的不同比例搭配,来适应适应陶瓷基体的导电铜浆。本专利技术从玻璃配方入手,通过不同元素的搭配、满足不同印刷烧结可焊型铜浆的需求,最终实现高电导率、高焊接拉力、高烧结致密性,可以和国外产品进行媲美的导电铜浆产品。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13]一种铜浆用玻璃粉,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60~80%的氧化铋、1%~10%的氧化铜、5%~10%的二氧化硅、1~5%的氧化铝、5~15%的硼酸、1~5%的二氧化锰、0%~5%的碱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1%~5%的碱土金属氧化物中一种或几种混合、1%~5%的氧化亚锡、1%~5%的三氧化二锑、0.5%~1%的氧化碲和氧化钨、0.5%~1%的五氧化二磷。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粉转变温度在350~550℃,所述的玻璃粉平均粒径为2~4μm。
[0015]玻璃粉在铜浆中作为烧结助剂以及粘合剂,使烧结后的铜层致密化程度提高,铜层与陶瓷基体形成有效的结合。影响玻璃粉在浆料中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玻璃粉的特征软化温度。软化点过高,烧结活性较低,对铜粉润湿性较差,铜粉的烧结致密性会下降,影响铜层的导电性;软化点过低则会对陶瓷基体形成过度侵蚀,造成瓷体本身的电学性能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玻璃体系对导电铜浆的性能具有显著的意义。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粉主要组分为Bi

Mn

B

Si

Li

Cu以及其他特殊微量元素,在玻璃粉中加入量铜元素和锰元素,改善玻璃在氧化锌陶瓷基板上的润湿性及结合性,添加一定的Li元素,进一步提升附着力,且耐酸性好;具备可调范围宽的特征温度,转变温度在350~550℃,热膨胀系数在6.5~8.5
×
10
‑6/℃,对陶瓷基材和铜粉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同时能提高铜粉的烧结活性,使铜层致密性提升,保证铜层具备优异的焊接附着力和电学性能。
[001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铜浆用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根据预设的玻璃氧化物配方换算成具体的原料质量配比,精确称量;
[0019]S2、将称量后的原料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保证不同成分原料的均匀混合;
[0020]S3、将混合后的原料置于氧化铝坩埚中,然后将坩埚放置与马弗炉中1100~1350℃下熔制并保温30~60min;
[0021]S4、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倒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水淬,得到1mm左右的玻璃碎粒;
[0022]S5、将玻璃碎粒装入球磨罐中,球磨4~8h,经500目过筛后置于烘箱中120℃烘干,得到需求的玻璃粉,然后置于气流磨中分级,玻璃粉的粒径控制在D50:2~4μm。
[00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含有上述玻璃粉的铜浆,以质量百分比计算,由75%~85%的铜粉、5%~10%的玻璃粉、0.5%~1.0%的无机添加剂、10%~20%的有机载体混合制备而成。
[0024]进一步地,所述铜粉为片粉和球粉混合而成,其中,球粉平均粒径在300nm~500nm之间,片粉平均粒径在2μm~4μm之间,片粉与球粉的比例为1:2。
[0025]进一步地,所述无机添加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铋、氧化锌、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镍、氧化铈、氧化亚锡、二氧化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上述氧化物粒径控制在500nm~1μm之间。
[0026]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载体为市售的EC体系。
[0027]相应地,还公开了上述铜浆的制备方法,将预设比例的配料混合后采用三辊机充分研磨5~8遍,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浆用玻璃粉,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如下组分:60~80%的氧化铋、1%~10%的氧化铜、5%~10%的二氧化硅、1~5%的氧化铝、5~15%的硼酸、1~5%的二氧化锰、0%~5%的碱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1%~5%的碱土金属氧化物中一种或几种混合、1%~5%的氧化亚锡、1%~5%的三氧化二锑、0.5%~1%的氧化碲和氧化钨、0.5%~1%的五氧化二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浆用玻璃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粉转变温度在350~550℃,所述的玻璃粉平均粒径为2~4μm。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浆用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预设的玻璃氧化物配方换算成具体的原料质量配比,精确称量;S2、将称量后的原料在混料机中充分混合,保证不同成分原料的均匀混合;S3、将混合后的原料置于氧化铝坩埚中,然后将坩埚放置与马弗炉中1100℃~1350℃下熔制并保温30~60min;S4、将熔制好的玻璃液倒入去离子水中进行水淬,得到1mm左右的玻璃碎粒;S5、将玻璃碎粒装入球磨罐中,球磨4~8h,经500目过筛后置于烘箱中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陈将俊高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外华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