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14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属于铁轨打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列车车底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上设有对铁轨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上还设有对打磨机构进行散热吹风的散热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安装在散热机构的一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散热机构,在打磨机构工作时,通过制冷后的风与水雾混合后喷向打磨机构各处,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减少了火花的产生,且还可很好的吹除打磨中产生的铁渣,保证打磨机构的正常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轨打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轨道简称路轨、铁轨、轨道等,主要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合作,令火车无需转向便能行走。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铁轨在长期使用,裸露在露天环境下,会经历风吹日晒以及雨水的侵蚀,造成不同程度的腐蚀,导致铁轨表面会出现铁锈,从而影响列车行驶安全,因此需要对铁轨进行打磨除锈处理。
[0003]铁轨一般呈类工字型,顶面由于与列车车轮长期接触摩擦,一般不需要打磨,但是两侧以及底部产生的铁锈无法很好的清除,现有对铁轨的打磨大多在列车修整期间采用人工打磨推出进行打磨,其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且打磨时由于打磨组件与铁轨的高速摩擦,很容易产生火花,在干燥天气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面临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列车车底连接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上设有对铁轨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上还设有对打磨机构进行散热吹风的散热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安装在散热机构的一侧壁上;
[0007]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中间位置上中间位置上设有一安装座,所述滑槽内贯穿安装座设有一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上以安装座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槽,所述螺槽上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散热机构安装在滑块的底部。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将打磨除锈组件安装在车底的安装梁上,经过打磨机构对铁轨的两边以及底部进行打磨除锈,在打磨除锈同时,通过散热机构对打磨机构进行吹风散热,来增加打磨机构的使用寿命,且还可防止打磨时火花产生造成的危险,通过转动柱的转动,可调节两个打磨机构之间的距离,便于对铁轨的两边同时进行打磨除锈工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滑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末端均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打磨组件,所述固定柱的底端
上固定设有第二打磨组件,所述第二打磨组件位于第一打磨组件的正下方。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打磨组件对铁轨的两侧进行打磨除锈工作,第二打磨组件对铁轨的底部进行打磨除锈工作,两个组件可同时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第一连接板上也可以安装多个第一安装板,从而可以安装多个打磨组件,来提高打磨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包括空心设置的电动转轴,所述电动转轴套设在固定柱的外壁上与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电动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打磨轴承,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端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端与固定柱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端上设有一圈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末端与第二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端上开始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转动设有若干打磨柱。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动转轴带动打磨轴承进行转动,从而对铁轨两侧进行打磨,在列车移动时通过打磨柱与铁轨底部接触,从而带动打磨柱转动,对铁轨的底部进行打磨,第一伸缩弹簧以及第二伸缩弹簧可提供一定的缓冲力度,来保证打磨除锈的正常进行。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还设有若干通孔。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孔可以进行增加透风性,来对打磨柱进行散热,同时还便于散热机构喷出的水雾进入,对打磨柱进一步的散热,减少打磨除锈时火花的产生。
[0015]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打磨机构安装在散热外壳的侧壁上,所述散热外壳的一端上设有聚风口,所述散热外壳内设有设有小型制冷机与第一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列车的供水系统连接,所述制冷机与第一水箱之间设有雾化箱,所述雾化箱的底部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底部设有若干弧形状的导风管,且所述导风管的出口端朝向打磨机构。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风口可便于列车在前行时产生的风进入制冷机内制冷,水箱通过雾化箱雾化后喷出水雾,与制冷后的风混合,经过排风扇到达导风管后,喷箱打磨机构,不仅可快速对打磨机构进行散热处理。减少火花产生,且还可以吹散停留在打磨机构附近的打磨铁渣,防止了铁渣对后续打磨的干扰。
[0017]进一步地,所述聚风口与散热外壳的连接处设有一过滤挡网。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挡网可阻挡飞沙或者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漂浮物进入散热机构内,对散热机构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干扰机构的正常运作。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第一夹紧气缸,所述第一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两侧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末端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通过螺丝杆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二夹紧气缸,所述第二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夹板。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紧气缸与第一夹板的配合可对列车底部安装梁左右两边夹紧,螺柱与挡板的配合可对列车底部安装梁前后两边夹紧,从而将本打磨组件安装在列车底部,而第二夹紧气缸与第二夹板的配合,可对安装梁的顶部进行夹紧,这样装置可牢固的固定在列车的底部,避免松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板、挡板、第一夹板以及固定板靠近列车底部安装悬梁的一侧均设有防滑齿。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齿可增加固定机构与安装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
增加固定时的牢固性能。
[002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列车的供水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设有喷头。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水箱通过喷头喷出水流,可在打磨时进行润湿,减少火花产生,同时还可在打磨时提供清洗的功能,来去除打磨时产生的铁渣。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将打磨轴承组件安装在车身底部,在列车前行时通过打磨机构上的第一打磨组件以及第二打磨组件分别对铁轨的两侧以及底部表面进行打磨,能大大的提高打磨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0027]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散热机构,在打磨机构工作时,通过制冷后的风与水雾混合后喷向打磨机构各处,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减少了火花的产生,且还可很好的吹除打磨中产生的铁渣,保证打磨机构的正常运行。
[002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设有用于与列车车底连接的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上设有对铁轨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2),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上还设有对打磨机构(2)进行散热吹风的散热机构(4),所述打磨机构(2)安装在散热机构(4)的一侧壁上;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滑槽(101),所述滑槽(101)的中间位置上中间位置上设有一安装座(102),所述滑槽(101)内贯穿安装座(102)设有一转动柱(103),所述转动柱(103)的外壁上以安装座(10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槽(104),所述螺槽(104)上配合有滑块(105),所述滑块(105)与滑槽(101)滑动连接,且所述散热机构(4)安装在滑块(105)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2)包括第一连接板(201),所述第一连接板(201)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板(202),所述第一安装板(20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03),所述第一安装槽(203)内滑动设有安装块(204),所述安装块(204)的两侧设有若干第一伸缩弹簧(205),所述第一伸缩弹簧(205)的末端均与第一安装槽(203)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块(204)上设有一固定柱(206),所述固定柱(206)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打磨组件(207),所述固定柱(206)的底端上固定设有第二打磨组件(208),所述第二打磨组件(208)位于第一打磨组件(207)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在列车机身的轨道打磨除锈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组件(207)包括空心设置的电动转轴(2071),所述电动转轴(2071)套设在固定柱(206)的外壁上与固定柱(206)转动连接,所述电动转轴(2071)的外壁上套设有打磨轴承(2072),所述第二打磨组件(208)包括第二安装板(2081),所述第二安装板(2081)的顶端设有滑孔(2082),所述滑孔(2082)内滑动连接有滑柱(2083),所述滑柱(2083)的顶端设有第二连接板(2084),所述第二连接板(2084)的顶端与固定柱(206)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084)的底端上设有一圈第二伸缩弹簧(208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勤赵金鹏洪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步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