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90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2
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用于连接透气帽,下端用于连接变速箱,连接管中配合安装有阻气塞,阻气塞呈圆柱形,阻气塞下部的外壁与连接管内壁存在连通间隙并开设有多个沿阻气塞轴向间隔分布的环形的卸压槽,阻气塞上部的外壁形成与连接管内壁密闭配合的密封部,阻气塞中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的一端与位于密封部和卸压槽之间的连通间隙相连,另一端贯穿阻气塞的上端面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实现正常通气功能,又可以大幅降低油气外溢。气外溢。气外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的变速箱一般均配置有透气帽,通过透气帽使变速箱内外气压平衡,避免油封等处漏油。但目前所用透气帽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油气往往因变速箱内压力过大而通过透气帽跑溢出来,遇冷冷却后,在透气帽周围沉积凝固并与灰尘等物体混合后形成油污,影响环境,甚至造成安全隐患。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变速箱厂生产家一般通过增加透气帽和变速箱之间的连接管的管道长度来增加油气流动的行程,从而增加空气阻力减少油气外溢。但由此造成透气帽的高度增加,增加了变速箱的整体高度,影响现场的安装空间布置。如图5中方框内高耸的通气帽大大增加变速箱的整体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既实现正常通气功能,又可以大幅降低油气外溢。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上端用于连接透气帽,下端用于连接变速箱,连接管中配合安装有阻气塞,阻气塞呈圆柱形,阻气塞下部的外壁与连接管内壁存在连通间隙并开设有多个沿阻气塞轴向间隔分布的环形的卸压槽,阻气塞上部的外壁形成与连接管内壁密闭配合的密封部,阻气塞中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的一端与位于密封部和卸压槽之间的连通间隙相连,另一端贯穿阻气塞的上端面分布。
[0006]优选的,连通孔包括沿阻气塞不同径向方向分布的多个径向段和与所有径向段的内端相连的轴向段。
[0007]优选的,连接管的下端设有连接至变速器的外螺纹,上端设有连接至透气帽的内螺纹。
[0008]优选的,在连接管中位于阻气塞上方的位置设有挡环,挡环和阻气塞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在自然伸长状态下将部分卸压槽顶出连接管外部。
[0009]优选的,挡环螺接在开设于连接管内的内螺纹上。
[0010]优选的,阻气塞的密封部与连接管内壁滑动配合,在阻气塞的上端面处设有突出的定位圈,在连接管内壁上设有用于承托定位圈的定位台阶;连通孔沿阻气塞的高度方向折返分布并在靠近阻气塞下端的折返点位置形成集油弯,集油弯的底部为漏斗状,在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设有伸入集油弯中的锥形塞,在定位圈落于定位台阶时锥形塞的外周与集油弯的底部之间形成漏油间隙,在阻气塞由变速器内的高压油气向上顶起后锥形塞的外周与集油弯的底部贴合并将漏油间隙封闭。
[0011]优选的,连接管下端设有用于支撑锥形塞的托盘,托盘外周设有多根与连接管下
端固定的连接杆。
[0012]优选的,连通孔包括与集油弯连通的至少两段,该两段分别为弯折形。
[0013]优选的,卸压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0014]本专利技术的透气帽连接装置由连接管和阻气塞组成。连接管和阻气塞之间有连通间隙,允许油气通过,而阻气塞外圆设置有多个矩形环状的卸压槽齿槽,以极大增加油气的外溢阻力。油气经过两者之间的连通间隙和层层卸压槽后,油气外溢压力已经大幅降低,最后经降压的油气通过阻气塞进入透气帽冷凝,由此即可避免或减少油气喷出透气帽后在透气帽外部冷凝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在达到避免或减少油气外喷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透气帽连接管的高度,进一步降低了变速箱对安装空间尺寸要求;减少甚至避免变速箱透气帽周围油污产生,有利于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且节约了连接管材料。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的阻气塞由高压油气顶起后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5为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高压油气外喷而在变速器和透气帽之间设置的较长的连接管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内螺纹,2、密封部,3、连接管,4、阻气塞,5、外螺纹,6、卸压槽,7、连通间隙,8、连通孔,801、径向段,802、轴向段,9、螺母,10、挡环,11、弹簧,12、漏油间隙,13、锥形塞,14、托盘,15、集油弯,16、连接杆,17、定位台阶,18、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3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的主体结构为连接管3和设置在连接管3中的阻气塞4。
[0024]连接管3的上端设有内螺纹1并通过内螺纹1与透气帽相连,连接管3的下端设有外螺纹5并通过外螺纹5与变速箱的壳体顶部相连,经连接管3连通变速箱壳体和透气帽以维持变速箱壳体内压力与外界环境平衡。
[0025]阻气塞4为圆柱形,其作用为降低变速箱中油气外排的压力,避免高压油气直喷出透气帽导致油气在环境中凝结而产生的污染和安全隐患。阻气塞4的中下部部分的外径小于对应处的连接管3内径,从而在阻气塞4中下部外壁与对应连接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间隙7,该连通间隙7的下部敞口并直接暴露于减速器壳体的内腔中,以供变速箱壳体中的高压油气进入。阻气塞4的顶部部分的外径与对应处的连接管3内径相应并形成密封部2,通过密封部2避免变速箱壳体中的高压油气直接经连通间隙7的顶部排至透气帽。为了使进入连通间隙7的油气能够排出而达到压力平衡作用,在阻气塞4内设有供进入连通间隙7中的油气排出的连通孔8。本实施例中的连通孔8由位于密封部2下方的多个径向段801和同心开设于阻气塞4顶部的轴向段802组成,所有径向段801的外端贯穿阻气塞4周部并均匀间隔分
布,所有径向段801的内端均连接至轴向段802的下端,轴向段802的上端贯穿阻气塞4的上端面,而使油气排出阻气塞4而进入透气帽中。
[0026]阻气塞4的下部设有沿阻气塞4的周向分布的卸压槽6。卸压槽6为矩形的齿状槽,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卸压槽6沿阻气塞4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变速箱内产生的高压油气经过连接管3和阻气塞4之间的连通间隙7和层层卸压槽6后,油气外溢压力已经大幅降低。降压后的油气经径向段801进入阻气塞4中后汇聚于轴向段802中并排至透气帽进行冷凝,从而减少或避免油气外喷。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在连接管3的上部设有一挡环10,并在挡环10与阻气塞4的上端面之间连接有一弹簧11,而密封部2表面光滑从而可与连接管3内壁配合灵活滑动,从而使弹簧11在自然伸长状态下将阻气塞4的下部部分顶出连接管3外部,并使部分卸压槽6暴露于连接管3外部。
[0029]本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在阻气塞4在挡环10与弹簧11作用下,初始位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此时参与卸压的卸压槽6数量较少。当变速箱启动运转后产生油气压力,油气即经过流通间隙和层层卸压槽6而实现降压。随着变速器的持续运行,温度升高,油气外溢压力越来越大,此时油气作用在阻气塞4的下端,推动阻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管(3),连接管(3)的上端用于连接透气帽,下端用于连接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连接管(3)中配合安装有阻气塞(4),阻气塞(4)呈圆柱形,阻气塞(4)下部的外壁与连接管(3)内壁存在连通间隙(7)并开设有多个沿阻气塞(4)轴向间隔分布的环形的卸压槽(6),阻气塞(4)上部的外壁形成与连接管(3)内壁密闭配合的密封部(2),阻气塞(4)中开设有连通孔(8),连通孔(8)的一端与位于密封部(2)和卸压槽(6)之间的连通间隙(7)相连,另一端贯穿阻气塞(4)的上端面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孔(8)包括沿阻气塞(4)不同径向方向分布的多个径向段(801)和与所有径向段(801)的内端相连的轴向段(80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3)的下端设有连接至变速器的外螺纹(5),上端设有连接至透气帽的内螺纹(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管(3)中位于阻气塞(4)上方的位置设有挡环(10),挡环(10)和阻气塞(4)之间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在自然伸长状态下将部分卸压槽(6)顶出连接管(3)外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透气帽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挡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常仁齐李培军李四敏党齐乾韦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