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38332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制备搅拌罐盖,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电动机,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上方另一端贯通连接有添加剂进管,所述添加剂进管一端设置有进管阀门盖,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下方一端设置有搅拌转动轴,所述搅拌转动轴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加热杆,所述搅拌加热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杆外框,所述搅拌转动轴中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下方外侧设置有制备搅拌罐体;启动搅拌电动机控制搅拌转动轴转动,带动上下两组搅拌加热杆和加热杆外框以及中部四组搅拌桨叶同时转动,此时启动搅拌加热杆和罐壁加热片,对混合物内外上下同时加热搅拌混合,这样加热更加均匀且搅拌反应效果更佳。拌反应效果更佳。拌反应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业
,具体是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嵌段硅油为硅氧烷、多胺、聚醚的三元共聚物。有自乳化能力,可以赋予织物亲水性。主要用于棉类织物及棉涤混纺织物,也可与其它阳离子、非离子助剂混合使用。
[0003]嵌段硅油有自乳化能力,所以不漂油、无硅斑、不粘辊;经过嵌段硅油整理后的织物蓬松、柔软、滑糯、丰满、自然;超低黄变,并可提高织物亲水性;耐酸碱、耐高温、耐高剪切。
[0004]嵌段硅油是采用混合反应设备制备而来,现有的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以及设备在使用时不能够很好的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在制备过程中搅拌混合效果差,且反应不够彻底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制备搅拌罐盖,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电动机,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上方另一端贯通连接有添加剂进管,所述添加剂进管一端设置有进管阀门盖,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下方一端设置有搅拌转动轴,所述搅拌转动轴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加热杆,所述搅拌加热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杆外框,所述搅拌转动轴中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下方外侧设置有制备搅拌罐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备搅拌罐体内侧一端设置有罐壁加热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备搅拌罐体侧方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一端设置有出液阀。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添加剂进管和所述进管阀门盖数量均设置多组,位于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上方均匀设置,且所述添加剂进管贯穿所述制备搅拌罐盖。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转动轴贯穿所述制备搅拌罐盖与所述搅拌电动机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加热杆数量设置有三组,位于所述搅拌转动轴外侧所述加热杆外框内部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转动轴下方同样设置有搅拌加热杆与所述加热杆外框,所述搅拌桨叶数量设置有四组,位于所述搅拌转动轴中部外侧对称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中启动搅拌电动机控制搅拌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上下两组搅拌加热杆和加热杆外框以及中部四组搅拌桨叶同时转动,此时启动搅拌加热杆和罐壁加热片,对混
合物内外上下同时加热搅拌混合,这样加热更加均匀且搅拌反应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中制备搅拌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中制备搅拌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制备搅拌罐盖、2

搅拌电动机、3

添加剂进管、4

进管阀门盖、5

搅拌转动轴、6

搅拌加热杆、7

加热杆外框、8

搅拌桨叶、9

制备搅拌罐体、10

罐壁加热片、11

出液管、12

出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制备搅拌罐盖1,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电动机2,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上方另一端贯通连接有添加剂进管3,所述添加剂进管3一端设置有进管阀门盖4,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下方一端设置有搅拌转动轴5,所述搅拌转动轴5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加热杆6,所述搅拌加热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杆外框7,所述搅拌转动轴5中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8,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下方外侧设置有制备搅拌罐体9。
[0021]所述制备搅拌罐体9内侧一端设置有罐壁加热片10,所述制备搅拌罐体9侧方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管11,所述出液管11一端设置有出液阀12。
[0022]所述添加剂进管3和所述进管阀门盖4数量均设置多组,位于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上方均匀设置,且所述添加剂进管3贯穿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
[0023]所述搅拌转动轴5贯穿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与所述搅拌电动机2连接,所述搅拌加热杆6数量设置有三组,位于所述搅拌转动轴5外侧所述加热杆外框7内部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转动轴5下方同样设置有搅拌加热杆6与所述加热杆外框7,所述搅拌桨叶8数量设置有四组,位于所述搅拌转动轴5中部外侧对称设置。
[002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选取适量的改性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冰醋酸以及蒸馏水,首先将改性三元共聚嵌段硅油和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及部分蒸馏水共同倒入制备搅拌罐体9内,此时启动搅拌电动机2控制搅拌转动轴5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加热杆6、加热杆外框7和搅拌桨叶8同时转动,此时启动搅拌加热杆6和罐壁加热片10,对混合物内外上下同时加热搅拌混合,且加热温度控制在五十摄氏度左右,这样加热更加均匀且搅拌反应效果更佳,搅拌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至三十分钟,加热搅拌完毕后再次将冰醋酸以及剩余的蒸馏水通过添加剂进管3倒入制备搅拌罐体9内继续进行搅拌,此时控制温度在不超过五十摄氏度搅拌二十分钟至三十分钟即可得到嵌段硅油柔软剂。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包括:制备搅拌罐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电动机(2),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上方另一端贯通连接有添加剂进管(3),所述添加剂进管(3)一端设置有进管阀门盖(4),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下方一端设置有搅拌转动轴(5),所述搅拌转动轴(5)上方一端设置有搅拌加热杆(6),所述搅拌加热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杆外框(7),所述搅拌转动轴(5)中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叶(8),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下方外侧设置有制备搅拌罐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搅拌罐体(9)内侧一端设置有罐壁加热片(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搅拌罐体(9)侧方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液管(11),所述出液管(11)一端设置有出液阀(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进管(3)和所述进管阀门盖(4)数量均设置多组,位于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上方均匀设置,且所述添加剂进管(3)贯穿所述制备搅拌罐盖(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段硅油柔软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转动轴(5)贯穿所述制备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妹傅越江葛丁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九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