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以及车辆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37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9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以及车辆车身,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与其他物体发生正面碰撞时产生碰撞伤害的问题,该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包括车辆前碰撞横梁,车辆前保险杠,以及导向支架和安全气囊,车辆前碰撞横梁与安全气囊通过导向支架连接,车辆前碰撞横梁与导向支架通过车辆支架焊接,安全气囊响应于所述车辆雷达装置的雷达信号时从车辆前保险杠与导向支架之间的位置起爆。时从车辆前保险杠与导向支架之间的位置起爆。时从车辆前保险杠与导向支架之间的位置起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以及车辆车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以及车辆车身。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辆的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安全气囊主要用于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0003]目前,为了能够降低车辆发生正面碰撞带来的风险,除了在车辆内部设置安全气囊之外,还增加了车辆碰撞横梁的宽度以及长度,车辆碰撞横梁设置在车辆保险杠内部,该车辆保险杠是用于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辆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而该车辆碰撞横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安全装置,当车辆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时,通过增加车辆碰撞横梁的面积,使得车辆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从而能够减少发生碰撞时对车辆的伤害,但是,车辆碰撞横梁由金属材质构成,增大车辆碰撞横梁的面积的同时,将造成车辆碰撞横梁的重量大幅度增加,无法达到车辆轻量化的目的。
[0004]因此,在保持车辆的轻量化的同时,如何降低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风险成了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以及车辆车身,用于在保持车辆轻量化的同时,提前触发被动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安全气囊,降低车辆在发送碰撞时的风险。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所述车辆保护结构包括:车辆前碰撞横梁,车辆前保险杠,以及导向支架和安全气囊,所述车辆前碰撞横梁与所述安全气囊通过导向支架连接,所述车辆前碰撞横梁与所述导向支架通过车辆支架焊接,所述安全气囊响应于所述车辆雷达装置的雷达信号时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与所述导向支架之间的位置起爆。
[000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辆前保险杠与所述安全气囊之间设置起爆位置装置,其中,所述起爆位置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安全气囊的预设起爆位置。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全气囊以卷绕式进行折叠,并通过多个安全气囊安装支架固定,所述各个安全气囊安装支架固定在发生器固定板上。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生器包括卡箍、发生器固定板、定位销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卡箍将所述发生器固定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板上,以及基于所述固定螺栓以及定位销将所述发生器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上。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安全气囊固定支架包括定位板、固定板、平垫、弹垫、螺钉,将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平垫之间,使得所述平垫以及所述弹垫在所述螺钉以及所述定位板之间,防止螺钉脱离。
[00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车辆前碰撞横梁上有两个凹台结构,使得车辆前碰撞
横梁结构在受到碰撞时通过形变缓冲并吸收冲击力。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支架为钝角支架,在所述导向支架的钝角凹陷处安装了所述发生器固定板,使得车辆在确定受到碰撞之前,车辆能够通过所述发生器在所述预设起爆位置起爆所述安全气囊。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4]获取车辆行驶信息,其中,所述车辆行驶信息为车辆速度变化值以及车辆距离正前方障碍物的间隔距离;
[0015]检测所述车辆在所述间隔距离内所述车辆速度变化值是否超过预设车辆速度变化阈值;
[0016]若是,则触发发送安全气囊起爆信号至所述安全气囊连接的发生器,并控制所述发生器点爆所述安全气囊。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检测所述车辆在所述间隔距离内所述车辆速度变化值是否超过预设车辆速度变化阈值,还包括:
[0018]若否,则控制所述安全气囊处于未点爆状态。
[0019]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身,该车辆车身包括:所述车身上连接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点爆后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前碰撞横梁的外力分解示意图;
[0023]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22进行卷绕式折叠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22与安全气囊安装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生器的组成结构正视图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生器的组成结构仰视图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固定支架的组成结构剖视图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气囊固定支架的正视图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碰撞保护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0031]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带来的风险,在车辆内部设置了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点爆后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以速度V与碰撞物体发生碰撞时,车
辆方向控制器上弹出安全气囊,用于确保驾驶员的安全,以及提高改进车身结构,加大家宽车辆前碰撞横梁的尺寸,增加碰撞重合度,造成重量大幅度增加,但是,车辆碰撞横料有金属材质构成,增大车辆碰撞横梁面积的同时,将造成车辆碰撞横梁的重量大幅度增加,无法达到车辆轻量化的目的,因此,在保持车辆的轻量化的同时,如何降低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风险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0032]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用以在车辆发生碰撞之前触发置于车辆前保险杠内的安全气囊,从而能够降低车辆发生碰撞带来的风险。
[003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请参见图2,该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包括车辆前保险杠21,安全气囊22,车辆前碰撞横梁23,导向支架24,车辆前碰撞横梁23与安全气囊22通过导向支架24连接,该导向支架24与车辆前碰撞横梁23通过车辆支架焊接,安全气囊22响应于车辆雷达装置的雷达信号时从车辆前保险杠21与导向支架24之间的位置起爆。
[0034]当车辆前保险杠21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外力首先作用于车辆前保险杠21,车辆前保险杠21将该外力分散至车辆两边的吸能盒,再传递到该车辆前保险杠21后的车辆前碰撞横梁23,车辆前碰撞横梁23用于保障车架的扭转刚度以及承受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前碰撞横梁,车辆前保险杠,以及导向支架和安全气囊,所述车辆前碰撞横梁与所述安全气囊通过导向支架连接,所述车辆前碰撞横梁与所述导向支架通过车辆支架焊接,所述安全气囊响应于所述车辆雷达装置的雷达信号时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与所述导向支架之间的位置起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与所述安全气囊之间设置起爆位置装置,其中,所述起爆位置装置用于确定所述安全气囊的预设起爆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以卷绕式进行折叠,并通过多个安全气囊安装支架固定,所述各个安全气囊安装支架固定在发生器固定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包括卡箍、发生器固定板、定位销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卡箍将所述发生器固定在所述发生器固定板上,以及基于所述固定螺栓以及定位销将所述发生器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导向支架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碰撞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固定支架包括定位板、固定板、平垫、弹垫、螺钉,将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平垫之间,使得所述平垫以及所述弹垫在所述螺钉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军杰于春满黄伟高义冬郑通本
申请(专利权)人:雷达新能源汽车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