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33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及内包材验收;原料及内包材贮存;原料及内包材领用;原料脱包;备料;投料;短时高温杀菌;烘干;气力输送;气流粉碎;过筛,废弃物排出;除铁;内包材杀菌;称重包装处理后原料与内包材;装箱;成品验收;入仓储存;交付运输;在该方法在绿茶原材料的初步处理阶段,通过严格的步骤管控,将每一步的绿茶均处理至合格标准,且不合格的成分均在对应的工艺中剔除,进而可控制后期生产的抹茶成品质量达标,避免在抹茶原材料初步处理的任意一个工艺步骤中出现不合格情况,而导致后期生产的抹茶成品质量不达标,进而影响抹茶口感和影响售卖。售卖。售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抹茶制备
,具体是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抹茶是绿茶的精华浓缩,其一般由茶叶制作,制作后的成品抹茶在食用时,不仅可摄取到其中的水溶性营养元素,也可以摄取到抹茶中的非水溶性营养元素。
[0003]抹茶具体是由碾茶精制加工而来,在制作碾茶时,需要先贮青再切叶,随后经过杀青、冷却及烘干等步骤完成绿茶的初步处理,其中贮青阶段需要按照仓储物流控制程序对绿茶进行管控和筛选,而切叶、杀青、冷却及烘干的步骤需要按照工艺流程进行。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在对原材料绿茶进行筛选时,由于现阶段抹茶的初步处理并没有完整的处理流程和筛选标准,在进行抹茶的初步处理阶段,缺乏完整的处理流程和筛选标准,会导致抹茶的原材料质量较差,因此会直接导致制作的抹茶成品不达标,进而导致抹茶的口感出现异常以及售卖较为困难。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
[0007]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原料及内包材验收;步骤S2:原料及内包材贮存;步骤S3:原料及内包材领用;步骤S4:原料脱包;步骤S5:备料;步骤S6:投料;步骤S7:短时高温杀菌;步骤S8:烘干;步骤S9:气力输送;步骤S10:气流粉碎;步骤S11:过筛,废弃物排出;步骤S12:除铁;步骤S13:内包材杀菌;步骤S14:称重包装处理后原料与内包材;步骤S15:装箱;步骤S16:成品验收;步骤S17:入仓储存;
步骤S18:交付运输。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仓库管理员在原料送达时,需根据产品标识名称、批次号,清点对应批次数量及总量,同时对原辅料的外包装进行评价;对与化学品混装或外包装严重污染或内包装破损的原料,仓库管理员应当场拒收;对轻微污染或外包装破损的产品,应保存在隔离区,由仓库管理员通知品保进行评估;品保按计划抽样并确认检验状态。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贮存时,需按领料单数量进行原辅料领料,随后转运至车间脱包区域;所述步骤S4中,脱包过程中,对含内包装的原料除去外包装,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拆包过程中做好防护,避免包材碎屑等杂质混入原料中;所述步骤S5中,备料阶段,需要将脱包后的原料暂存于备料间,本批原料仅限在本班次使用。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投料阶段,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进行投料,并记录投料重量;投料前检查原料袋子及标签完整性,确认完整无异常后进行投料;所述步骤S7中,短时高温杀菌阶段,控制杀菌压力0.05

0.25Mpa,杀菌温度设为140℃
±
10℃,杀菌时间为4.0

8.0秒。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烘干阶段,需要控制杀菌后的原料经125℃
±
10℃的短时烘干,烘干后经初步冷却后进入气力回收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S9中,气力输送阶段,烘干后茶叶经管道进入,经两道旋风分离器去除茶叶中的粉尘,同时对茶叶起到冷却作用,之后茶叶进入转运车,运至气流粉碎机投料口;所述步骤S10中,在气流粉碎阶段,杀菌后的茶叶进入气流粉碎机,气流粉碎机投料频率为60

80Hz,螺旋转速为3000

6000rpm。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S11中,过筛阶段时,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孔径的筛网,筛除不符合要求的粉渣,生产结束后对筛除物进行清理、清洁;所述步骤S12中,除铁阶段,将过筛后的抹茶经过出料口的磁棒吸附磁性金属异物,磁棒磁力强度为≥6000GS。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13中,内包材杀菌过程中,内包材采用臭氧杀菌,且杀菌时间不少于60min。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在该方法在绿茶原材料的初步处理阶段,通过严格的步骤管控,将每一步的绿茶均处理至合格标准,且不合格的成分均在对应的工艺中剔除,进而可控制后期生产的抹茶成品质量达标,避免在抹茶原材料初步处理的任意一个工艺步骤中出现不合格情况,而导致后期生产的抹茶成品质量不达标,进而影响抹茶口感和影响售卖。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筛选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原料及内包材验收;步骤S2:原料及内包材贮存;步骤S3:原料及内包材领用;步骤S4:原料脱包;步骤S5:备料;步骤S6:投料;步骤S7:短时高温杀菌;步骤S8:烘干;步骤S9:气力输送;步骤S10:气流粉碎;步骤S11:过筛,废弃物排出;步骤S12:除铁;步骤S13:内包材杀菌;步骤S14:称重包装处理后原料与内包材;步骤S15:装箱;步骤S16:成品验收;步骤S17:入仓储存;步骤S18:交付运输。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仓库管理员在原料送达时,需根据产品标识名称、批次号,清点对应批次数量及总量,同时对原辅料的外包装进行评价;对与化学品混装或外包装严重污染或内包装破损的原料,仓库管理员应当场拒收;对轻微污染或外包装破损的产品,应保存在隔离区,由仓库管理员通知品保进行评估;品保按计划抽样并确认检验状态。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中,贮存时,需按领料单数量进行原辅料领料,随后转运至车间脱包区域;所述步骤S4中,脱包过程中,对含内包装的原料除去外包装,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拆包过程中做好防护,避免包材碎屑等杂质混入原料中;所述步骤S5中,备料阶段,需要将脱包后的原料暂存于备料间,本批原料仅限在本班次使用。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中,投料阶段,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进行投料,并记录投料重量;投料前检查原料袋子及标签完整性,确认完整无异常后进行投料;所述步骤S7中,短时高温杀菌阶段,控制杀菌压力0.05Mpa,杀菌温度设为140℃,杀菌时间为4.0秒。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8中,烘干阶段,需要控制杀菌后的原料经125℃的短时烘干,烘干后经初步冷却后进入气力回收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原料及内包材验收;步骤S2:原料及内包材贮存;步骤S3:原料及内包材领用;步骤S4:原料脱包;步骤S5:备料;步骤S6:投料;步骤S7:短时高温杀菌;步骤S8:烘干;步骤S9:气力输送;步骤S10:气流粉碎;步骤S11:过筛,废弃物排出;步骤S12:除铁;步骤S13:内包材杀菌;步骤S14:称重包装处理后原料与内包材;步骤S15:装箱;步骤S16:成品验收;步骤S17:入仓储存;步骤S18:交付运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仓库管理员在原料送达时,需根据产品标识名称、批次号,清点对应批次数量及总量,同时对原辅料的外包装进行评价;对于化学品混装或外包装严重污染或内包装破损的原料,仓库管理员应当场拒收;对轻微污染或外包装破损的产品,应保存在隔离区,由仓库管理员通知品保进行评估;品保按计划抽样并确认检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贮存时,需按领料单数量进行原辅料领料,随后转运至车间脱包区域;所述步骤S4中,脱包过程中,对含内包装的原料除去外包装,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拆包过程中做好防护,避免包材碎屑等杂质混入原料中;所述步骤S5中,备料阶段,需要将脱包后的原料暂存于备料间,本批原料仅限在本班次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抹茶制备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投料阶段,根据产品工艺要求进行投料,并记录投料重量;投料前检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兴徐立李娜王会芳李鹏飞潘涌浦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真金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